UC3842/3845/2842/2845 软启动
-
问题描述
我们在改可调电源时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开机瞬间可调电源的输出先达到最高电压,然后再回落到设定数值。
出现这种情况是稳压控制电路外加电源升压慢于电源管理芯片,稳压电路还没有进入调整状态。前期电源管理芯片已经有脉冲输出,造成短时间的电源失控。 -
实现原理
如果刚开机时能将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脉冲宽度降到最低,然后再慢慢升高,给后级稳压电路留出足够的时间,就是使电源具有软启动功能,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使用UC3842的开关电源来说,在震荡频率一定的条件下,UC3842的引脚电压决定了输出脉冲的宽度。
从内部功能框图上可以看出,一脚与电流检测比较器之间串联有两个二极管,压降约为1.4伏。
如果一脚电压低于1.4伏,电流检测比较器的反向端电压为零,只要从三脚反馈回的开关管源极电流信号有很小的电压,都会使输出脉冲关断。利用这一特点即可实现软启动功能。 -
开机时
开机时是一脚电压从零开始慢慢上升,超过1.4伏后,电源才开始有输出,并逐渐升高至设定的电压。
图中增加了两个二极管,一个电阻,一个电容。
刚开机时电容C上电压为零,UC38425驱动脉冲输出一角内部的一毫安电流源通过二极管D1一给电容C充电。
如果电容C的容量为一微法,充电到1.4伏,所需时间与充电电流I电容容量C之间的关系是1.4等于T乘以2,再除以C将C等于1微法,I等于1毫安,代入式中得到T等于1.4毫秒及1.4毫秒后,电源开始有输出,并逐渐升高到设定电压。
这里的二极管D1起隔离作用。 -
软启动结束
当软启动结束,芯片八脚输出的基准电压继续通过一兆电阻给电容C充电,使其达到5伏,D1截止,防止软启动电路影响反馈电路二极管。
-
关机时
第二是放电,二极管停机后,C上的电压通过D2基准电压源的内部阻抗放电,确保下次启动时身上的电压从零开始上升。
电阻R的作用是电源启动结束,继续给电容器充电,使其电压继续上升到5伏,二极管D1承受反压而截止。
有的资料上说一兆电阻的作用是启动期间给电容是提供充电电流。其实这个电阻提供的电流仅五微安,芯片内电流源提供的充电电流是一毫安,是该电阻提供电流的200倍。所以芯片外部决定软启动时间的因素只有电容C的容量。
以上是UC3842软启动功能的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