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RH134知识复习(3)
目录
第七章 管理基本存储
1.对 Linux 磁盘进行分区时有哪两种方案?分别加以详细说明。
2.简单说下创建 MBR 磁盘分区涉及哪几个步骤?
3.创建GPT分区与创建 MBR 分区有什么不同?
4.在创建分区时就会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吗?
5.如何持久挂载文件系统?
6.Linux 为什么要使用 swap?
7.过度使用 swap 有什么缺点?
8.如何持久激活交换空间?
9.使用哪个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系统的 UUID?
第8章 管理存储堆栈
1.分别说明LVM中物理卷、物理区块、卷组、逻辑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简单说下创建LVM存储需要哪几个步骤。
3.创建或扩展逻辑卷时,使用-l和-L选项来指定大小有什么区别?
4.什么是VDO?
5.VDO会对数据做哪些处理以减少存储设备上的空间占用?
6.Linux 使用 Stratis 和 VDO 的目的是什么?
第9章 访问网络附加存储
1.NFS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如何安装与配置NFS?
3.说出手动挂载NFS的必要步骤。
4.说出自动挂载NFS的必要步骤。
5.说明创建自动挂载时的间接映射和直接映射的主要区别。
第七章 管理基本存储
1.对 Linux 磁盘进行分区时有哪两种方案?分别加以详细说明。
MBR是BIOS时代沿用的分区方案,用磁盘最前面的512字节存放启动代码与无备份的分区表;它最多只能直接划出4个主分区,如需更多,则必须把其中 1 个主分区改成扩展分区,再在扩展分区内建立最多15个逻辑分区(如vdb5、vdb6)。受 32 位寻址限制,MBR只能识别≤2TiB的磁盘或分区,且分区表单一、无冗余,一旦破坏数据即告丢失,也无法满足现代超大容量硬盘的需求。
GPT 是 UEFI 时代采用的分区方案,用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标识磁盘与分区,支持最多 128 个主分区且无需扩展分区;凭借 64 位寻址可容纳 8 ZiB 的超大磁盘或分区。它在磁盘首端和末端各放置一份分区表并通过 CRC 校验实现双重备份与自动恢复,显著提升可靠性;同时天然支持 UEFI 启动,也可借助 BIOS 的 CSM 兼容模块运行。
2.简单说下创建 MBR 磁盘分区涉及哪几个步骤?
创建 MBR 磁盘分区的核心步骤:
启动分区工具、新建主/扩展分区、划分逻辑分区、设置分区类型、保存分区表
3.创建GPT分区与创建 MBR 分区有什么不同?
MBR 用fdisk,靠16进制代码标记分区,最多4主分区 3主+15逻辑,无备份且 2 TiB 封顶;GPT 需 gdisk/parted,以 GUID 标识,128 个主分区、8 ZiB 上限,首尾双表冗余,损坏可自愈,结构更简、容量更大、可靠性更高。
4.在创建分区时就会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吗?
创建分区(如 parted /dev/vdb mkpart primary xfs 2048s 1000MB)仅划分空间并设置分区类型标签(如 xfs),不创建文件系统。
创建文件系统(如 mkfs.xfs /dev/vdb1)在已存在的分区上格式化实际文件系统。因此,分区创建和文件系统创建是两个独立的步骤。
5.如何持久挂载文件系统?
- 获取设备 UUID
lsblk --fs # 查看设备的 UUID
- 创建挂载点目录(若不存在)
mkdir /your/mountpoint # 例如 /dbdata
- 在 /etc/fstab 添加条目
格式:UUID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defaults 0 0
echo "UUID=你的UUID /your/mountpoint xfs defaults 0 0" >> /etc/fstab
- 重载配置并验证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重载 systemd
mount -a # 测试挂载所有条目
6.Linux 为什么要使用 swap?
内存扩展:当物理内存(RAM)不足时,将不活跃的数据移到磁盘的 swap 空间,避免进程崩溃。
内存管理:内核通过 swap 释放 RAM 给高优先级进程,提升系统稳定性。
休眠支持:休眠(hibernate)时,将 RAM 内容完整保存到 swap 空间。
7.过度使用 swap 有什么缺点?
性能严重下降:磁盘 I/O 速度远低于 RAM(约慢 100~1000 倍),频繁 swap 会导致系统卡顿。
磁盘磨损:固态硬盘(SSD)频繁读写可能缩短寿命。
资源争抢:大量 swap 占用磁盘带宽,拖慢正常文件操作。
##总的来说,过度使用swap会造成性能问题,在对性能有比较大的要求时,尽量避免使用。
8.如何持久激活交换空间?
格式化 swap 分区:
mkswap /dev/sdXN # 如 /dev/vdb2
在 /etc/fstab 添加条目:
/dev/vdb2 none swap defaults 0 0 # 或用 UUID
立即生效并验证:
swapon -a # 激活所有 swap 分区
swapon --show # 检查是否生效
9.使用哪个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系统的 UUID?
查看文件系统 UUID 的命令:
lsblk --fs/-fp
或
blkid
使用示例:
lsblk --fs # 列出所有块设备的 UUID
blkid # 查看所有存储设备的 UUID 及文件系统类型
输出中的 UUID 字段即为唯一标识符。
第8章 管理存储堆栈
1.分别说明LVM中物理卷、物理区块、卷组、逻辑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物理卷(Physical Volume, PV): 一个物理硬盘或者硬盘上的分区,可以被LVM使用。
- 物理区块(Physical Extent, PE): LVM中分配的基本单位,一个物理卷由多个物理区块组成。
- 卷组(Volume Group, VG): 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的集合,可以看作是一块大的存储池。
- 逻辑卷(Logical Volume, LV): 从卷组中分配的空间,可以被格式化和挂载使用。逻辑卷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区块组成。
关系:物理卷组成卷组,卷组中的空间被分配给逻辑卷。
2.简单说下创建LVM存储需要哪几个步骤。
创建物理卷(pvcreate)。
创建卷组(vgcreate)。
创建逻辑卷(lvcreate)。
格式化逻辑卷并挂载使用。
3.创建或扩展逻辑卷时,使用-l和-L选项来指定大小有什么区别?
-l:指定逻辑卷中要分配的物理区块的数量。
-L:指定逻辑卷的大小,通常以K、M、G、T等单位表示。
4.什么是VDO?
VDO(Virtual Data Optimizer)是Red Hat开发的一种数据优化技术,它可以压缩和去重数据,以减少存储设备的占用空间。
5.VDO会对数据做哪些处理以减少存储设备上的空间占用?
数据压缩:减少数据大小。
数据去重:消除重复数据。
6.Linux 使用 Stratis 和 VDO 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存储效率:通过精简配置、压缩和去重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简化存储管理:提供更灵活、更简单的存储管理方式。
提高性能:通过优化数据存储和访问提高系统性能。
第9章 访问网络附加存储
1.NFS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NFS(Network File System)的主要功能是允许用户和程序在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共享文件和目录。它通过Internet或局域网将远程文件系统挂载到本地系统上,使得远程文件可以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被访问和操作。
2.如何安装与配置NFS?
1.安装 NFS 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包:sudo dnf install nfs-utils
2.配置共享目录:编辑 /etc/exports 文件,添加需要共享的目录及其权限。例如:
/mnt/nfs_share *(rw,sync,no_subtree_check)
这行表示将 /mnt/nfs_share 目录共享给所有客户端,允许读写(rw)和同步写入(sync),并且不检查子目录权限(no_subtree_check)。
3.导出共享目录:使用 exportfs 命令使配置生效:
sudo exportfs -arv这将导出所有在 /etc/exports 文件中定义的共享目录。
4.启动 NFS 服务:
启动 NFS 服务器服务:sudo systemctl start nfs-server
5.设置 NFS 服务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enable nfs-server
6.检查 NFS 服务状态:
确认 NFS 服务正在运行:sudo systemctl status nfs-server
3.说出手动挂载NFS的必要步骤。
4.说出自动挂载NFS的必要步骤。
- 安装必要的软件包:
首先,需要安装 autofs 和 nfs-utils 软件包,这些软件包包含使用自动挂载器进行 NFS 导出的所有要求。
sudo dnf install autofs nfs-utils
- 创建主映射:
向 /etc/auto.master.d 添加一个主映射文件。此文件确定用于挂载点的基础目录,并确定用于创建自动挂载的映射文件。
sudo vim /etc/auto.master.d/demo.autofs
在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shares /etc/auto.demo
这行表示将使用 shares 目录作为间接自动挂载的基础目录。
- 创建间接映射:
编辑 /etc/auto.demo 文件,定义自动挂载的挂载点、挂载选项及挂载的源位置。
sudo vim /etc/auto.demo
文件内容可能如下:
Work -rw,sync serverb:/shares/work
这表示将 serverb:/shares/work 目录挂载到本地的 shares/work 目录。
- 启动自动挂载器服务:
最后,使用 systemctl 命令启动并启用 autofs 服务。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autofs
5.说明创建自动挂载时的间接映射和直接映射的主要区别。
间接映射通过一个间接映射文件来定义具体的挂载细节,可以使用通配符来匹配多个子目录,适合于需要挂载多个子目录的情况。
直接映射在主映射文件中直接定义挂载点和源位置,不使用通配符,适合于挂载特定的、已知的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