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石科技HQL与Agentic BI技术深度解析:构建下一代智能数据分析引擎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企业对于数据分析的需求正从被动的报表生成向主动的智能洞察跃迁。衡石科技通过其核心技术HQL(Hengshi Query Language) 与Agentic BI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打造了一套既能理解业务语言又能自主决策的智能数据分析系统。本文将深入探讨HQL的技术架构、Agentic BI的实现原理,以及二者如何共同推动企业数据分析范式的革命。
一、HQL:统一语义层的技术基石
1. HQL的设计哲学与架构创新
HQL是衡石科技自主研发的计算过程描述语言,其核心目标是解耦业务指标与底层数据逻辑。与传统SQL直接操作数据库表不同,HQL通过JSON格式的分层结构定义计算过程,每一层由HE(Hengshi Expression)节点组成。这种设计使得业务人员能够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指标,而技术团队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HQL表达式,从而屏蔽底层数据的复杂性。
关键技术创新点:
-
动态语义解析:HQL的
kind
字段支持多种节点类型(如字段、函数、常量、表达式等),通过op
字段指定具体操作,args
字段传递参数,形成完整的计算链。例如,计算“销售额”指标时,HQL会将业务语言映射为预定义的原子指标(如SUM(order.amount)
),并根据维度自动生成查询。 -
窗口函数与过滤机制:HQL支持复杂的窗口计算(如
partition
和order
)和条件过滤(filter
),使得多维度分析和实时数据处理成为可能。例如,在计算“区域销售排名”时,HQL可通过window
字段定义分组和排序规则,无需编写冗长的SQL代码。 -
跨数据源统一查询:HQL的虚拟数据集能力允许整合MySQL、Hive、Kafka等异构数据源。通过计算下推技术,将聚合操作下放至数据源执行,显著减少数据传输开销。
2. HQL在指标中台中的实战价值
在某金融企业的案例中,HQL通过指标元数据管理解决了“风险暴露”口径不一致的问题:
-
原子指标定义:将贷款余额、债券风险等逻辑抽象为HQL表达式,并存储为YAML元数据。
-
派生指标动态计算:根据监管规则(如“逾期90天贷款按50%权重计算”),通过HQL表达式组合原子指标,实现动态调整。
-
业务侧透明查询:业务人员只需查询
risk_exposure
指标,HQL引擎自动展开为物理SQL并优化执行。结果:指标一致性从82%提升至99%,规则变更上线时间从2周缩短至2小时。
二、Agentic BI:从工具到智能体的范式革命
1. Agentic BI的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衡石科技在HENGSHI SENSE 6.0中引入了AI Agent一级入口,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架构,实现了从“被动查询”到“主动决策”的跃迁。其核心组件包括:
-
Text2Metrics引擎:将自然语言直接映射至HQL语义层,而非传统NL2SQL。例如,用户提问“华东区Q1销售额Top 10品类”时,Agent自动解析时间、地域、指标等维度,生成HQL查询,准确率从传统方案的30%提升至80%以上。
-
多智能体协作:系统内置用户洞察Agent、策略生成Agent、内容创作Agent等,形成端到端决策链。例如,当用户请求“分析理财产品销售情况”时,Agent通过反问机制确认细节,调用语义层接口,并生成包含归因分析与行动建议的报告。
-
权限沙箱与安全控制:通过行级动态过滤和Agent操作审计,确保数据访问的颗粒度控制。某金融机构应用后,数据泄露事件归零,合规审计成本下降80%。
2. NL2DSL:语义层与AI的双向奔赴
衡石科技选择NL2DSL(自然语言到领域特定语言) 而非NL2SQL的技术路线,是Agentic BI成功的关键。其优势在于:
-
降低大模型要求:大模型只需将自然语言翻译为HQL中间的语义层语言,而非复杂的SQL,显著提升准确性与可行性。
-
语义层自动构建:利用大模型从自然语言描述中提取指标定义、维度关系等元数据,减少人工配置工作量。例如,系统可自动识别“销售额”中的异常波动,并建议补充维度拆解。
-
生态集成能力:衡石Agent可作为企业级BI服务被外部系统(如Dify工作流)调用,承担复杂任务中的智能问数环节。
三、HQL与Agentic BI的协同:实战案例解析
1. 零售行业全渠道智能化
某零售企业通过衡石6.0整合POS、会员、库存系统,实现以下场景:
-
自然语言问数:业务人员输入“最近7天华东区便利店销售额”,Agent通过Text2Metrics生成HQL查询,自动关联数据集中的字段与计算逻辑。
-
动态归因分析:当销售额下滑时,Agent自动拆解为渠道、促销、竞品动作等多维度原因,并通过HQL的窗口函数计算影响权重。
-
实时决策闭环:分析结果通过API对接业务系统,触发自动调价或库存调整,形成“感知-分析-决策”闭环。
2. 金融风控的实时预警
某银行基于HQL构建统一风险指标平台,并嵌入Agentic BI能力:
-
跨源数据整合:HQL虚拟数据集整合MySQL信贷数据、Snowflake市场数据、Kafka实时交易流,计算“实时风险暴露”。
-
Agent自主监测:风险Agent持续监控指标异常,例如识别“逾期贷款集中度超阈值”时,自动生成预警报告并推送至风控团队。
-
合规与审计:权限沙箱确保不同部门仅能访问授权数据,所有Agent操作被记录审计,满足金融监管要求。
四、技术前瞻:Agentic BI的未来演进
-
动态本体学习
通过强化学习持续校准HQL指标计算逻辑。例如,系统可自动优化“客户流失率”的定义,基于历史查询反馈调整维度组合。 -
语义层自动构建
大模型直接从业务文档中提取指标逻辑,并转化为HQL元数据。未来,业务人员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系统即可自动创建和维护指标体系。 -
边缘智能体部署
将HQL引擎与Agent轻量化后部署至边缘设备,支持制造业、物流等场景的实时本地决策。
结语:技术哲学与行业启示
衡石科技的HQL与Agentic BI技术,体现了“自由与安全的平衡术”——通过HQL构建统一的指标语义层,确保数据的规范性与一致性;通过Agentic BI赋予系统自主探索能力,解放业务人员的创造力。这种“上层灵活、底层严谨”的架构,不仅解决了企业数据孤岛和指标混乱的痛点,更重新定义了BI的价值:从“展示数据”到“让数据主动服务业务”。
在AI加速渗透企业服务的今天,衡石科技以NL2DSL路线和指标中台能力构建了技术壁垒,其轻量化、嵌入式、智能化的产品理念,正推动BI从“工具时代”迈向“智能体时代”。对于企业而言,拥抱这一技术范式,意味着将决策权从“事后复盘”移交至“实时干预”,最终实现数据智能的终极愿景——让每一个业务动作都由数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