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极空间Z425:全 “芯” 升级,AI加持,为NAS突破“边界”
引言
极空间旗舰机型从Z423发布到现在已过了两年,常说 “三年磨一剑”,在潜心打磨了两年后,极空间也是终于推出了它的2025年度旗舰新品 —— 极空间私有云 Z425。
产品开箱
包装和上一代Z423保持了一致,甚至连标语依然是“追逐性能巅峰”,这个标语用在这个系列上也恰到合适,不管是上一代的Z423还是现在的Z425,性能上都属于一流梯队。
NAS 的主要配件还是老样子,两根超六类网线、替换螺丝、螺丝刀、A to C 转接头,还有电源和适配器。
瞅了瞅这电源,依然是航嘉的,最大支持 150W 的输出功率。对 NAS 来说,150W 是完全够了,而且还留了足够的冗余。
除了这些,Z425 出厂就带 UPS,不过型号跟上一代不一样。Z425 用的是 U3500T,容量上有差别。
拿出 NAS,新的磨具在细节上有些变化,这个后面细说。这外观Z423 刚上市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喜欢,跟那种常规四四方方的 NAS 不一样,保证了差异化,同时也不乏科技感。
Z425 是竖置结构,四个盘位的拿取位置在顶部。而且仔细看的话,能看见盘位底部有盘位符标志,这里面第一和第二盘位能兼容 U.2 硬盘,这些都是上一代没有的细节处理,这一代加上了。
顶部的接口这次也做了非常大的升级。因为 CPU 的升级,PCIE 带宽数量增多,Z425 这一回增加了两个雷电 4 接口,这样在后续扩展设备方面,就有了更丰富的空间。
这一代还有个细节变化,背面 IO 接口的顶部多了一排散热孔。它和顶部硬盘灯的散热孔,再加上底部和侧面的散热风扇,正好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环散热风道。这样一来,内部的热气就能被有效排出去。
既然聊到了风扇,那就来说说这次的散热配置。底部风道做了垫高设计,防尘网也是大尺寸的蜂窝状,能让空气有效流通。这一代的CPU为双风扇设计,加上底部风扇形成三驱散热,后面会测试这一代详细的散热表现。
除了顶部的接口,背面的 IO 接口和上次一样,双网口是万兆和千兆的组合,除此之外就是电源接口、USB3.2 Gen2 接口、HDMI2.1 接口和 eSATA 接口。
这次的 U3500T,容量比上一代增加了些。但由于NAS整体性能提升了,实际上续航跟老款比起来,没增加太多。不过呢,UPS 本来就是为了应对突然断电,好让 NAS 能做出反应自动关机,又不是拿来当续航工具用的。
这次的快拆方便太多。拧掉底部两颗螺丝,往外一顶就能打开盖板。内存是双插槽,Z425 出厂就预装了一根 16G 的 DDR5 - 4800 内存,最大能扩展到 128G。M.2 扩展还是四个插槽,第一个是 PCIE3.0 的,另外三个都是 PCIE4.0 的,四个盘加起来最大能支持 32T 的固态存储空间。
硬盘架和上一代没啥差别,依然是卡扣式的设计,稳定性和便携性都非常不错。
整体外观就介绍完了。虽说模具一样,但实际上和上一代比,还是能发现不少细节处有改变,像增加的盘符标示、散热孔,还有更方便的快拆,这些都是在追求细节方面的进步。
准备工作
为了搭配这次的性能怪物,这次实测熊猫也是奢侈的搭配了一张希捷酷狼的30T机械硬盘。
在 NAS 硬盘的挑选上,熊猫还是推荐 CMR 硬盘。而希捷酷狼全系列用的都是 CMR 技术,CMR也就是传统的磁记录,在随机读写、稳定性和寿命上相较于叠瓦盘表现都更好,而NAS的工作环境恰好是需要这些性能的。
为了保证 NAS 的数据安全,希捷给酷狼全系列产品都免费送一次 3 年的原厂数据恢复服务。同时,希捷酷狼还有专门的 IronWolf Health Management(IHM)酷狼健康管理软件,这软件具备预防、干预和恢复功能,能提升 NAS 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捷酷狼内置了 RV(旋转震动)传感器。像 Z425 这种多盘位的 NAS,能提供更好的抗振能力,还能保证硬盘一致性。30TB 的盘,设计的年工作负荷是 550TB / 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有 250 万小时,用起来完全可以放心。
硬件参数
前面熊猫一直在提到这次的性能升级非常大,接下来就到了实战环节了。
Z425 用的处理器是 Intel Core Ultra 5 225H,有 14 核 14 线程。这里面 4 个性能核最高睿频能到 4.9GHz,8 个能效核最高睿频是 4.3GHz,剩下那俩低功耗核睿频也有 2.5GHz。
GPU 为 Intel Arc 130T,支持 AV1 编解码和 XeSS 超采样技术,算力方面提供了 63 个 TOPS。再加上 NPU 的 13 个 TOPS,理论上峰值算力性能差不多在 83TOPS 左右,这对本地的 AI 模型帮助非常大。
通过 Geekbench6 测试,这颗 U 在 Z425 上单核性能是 2358,多核性能是 9292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用虚拟机测的,所以跟常规物理机比,差不多有一个小核的差距,大概在 5 - 10% 。
这里在高压测试过程中熊猫也特意观察了一下CPU的占用以及设备的温度情况。能看到,在CPU和内存都几乎满载的情况下,设备的温度控制在70°以内,这个散热表现的确是不错,不过因为其风扇数量增加了,所以满载下的噪声的确是高一些。
算力方面,用内置的Deepseek R1模型进行测试,模型选择为7B。输入费马的高斯不可能性定理问题,解答过程能看到思考过程的速度还算不错,同时观察CPU的占用,在进行8B模型运算时,CPU占用回来到40%,而对比Z423的70%有非常大的提升。
接着就是这次升级的双雷电接口。双雷电口对 NAS 后续的扩展性提升非常大,像后续能进行网口扩展、盘位扩展,甚至显卡扩展都不在话下。通过雷电接口,还能搭建雷电网桥,连接后在网络信息里就能看到对应的网络信息。
软件体验
讲完了硬件,回过头我们来聊聊作为一台NAS最为重要的部分——软件体验。
极空间Z425出厂就搭载最新的ZOS2.0系统,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应用商店的增加。 应用商店是极空间的应用程序中心,让私有云成为更加强大的私人数据中心。
应用商店上线之后,极空间将升级成更易于第三方应用接入的平台,能给广大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商店体验到更好的应用升级及管理服务,无论是新手用户还是资深极客都可以通过应用商店找到提升效率、娱乐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极空间将现在的应用分为了三大类,分别为官方应用、第三方应用以及Docker应用。通过应用商店我们能进行但应用的升级,安装、停用以及卸载。
应用商店的加入,看着功能好像挺简单,可实际上,它意味着 ZOS 系统从一个封闭的系统,逐渐走向开放,开始慢慢培养自己的应用生态。
熊猫写过不少 Docker 教程,可还是经常有人私信问我咋操作。做一个假设,以后这些 Docker 说不定都能直接内置在应用商店里,你只要点一下就能用,让 NAS 的操作越来越“小白化”,开箱即用,这就是极空间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AI空间
熊猫说过,极空间一直是那种走在创新和时代前沿的公司。从 T2 那时候起,极空间就在不断尝试让 NAS 打破固有圈子。T2 是硬件形态,这次 Z425 ,则展现出另一种软件形态 ——AI 空间。
要用算力空间,需要进行模型下载,还要添加对应的学习内容。因为 Z425 加了雷电口,能外接显卡,所以模型选择有 Intel - CPU 和 NVIDIA 显卡这两种。安装硬盘的话,建议选固态,读写速度能快很多。
模型下载好后,在内容管理里添加文件夹。紧接着,系统就会自动读取文件夹里的图片、视频还有音频,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学习和解析。
那么它能做些什么呢?首先就是内容检索,和常规的内容搜索不一样,AI 空间用的是基于模型的 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说大白话就是,它的搜索更口语化、更智能。
举个例子,平常常规搜索,咱我们没办法精准定位到某个时间段、某个场景下,某个人物的特定画面。但通过 AI 空间,就能实现像平常说话那样的描述搜索。比如说,我想找今年小熊猫开学时候的照片,AI 空间就能超精准地定位到人物、时间还有事件。
点开搜索到的照片,能看到AI对照片进行了内容解析,提取了内容中的信息,通过内容的描述、检测以及文字等信息来对进行搜索的增强校对,从而更为精准的匹配搜索目的。
AI空间对于素材的处理不限于图片,对于视频、音频也会进行内容总结,在搜索上也支持对内容、描述以及字幕进行搜索,精准定位。
AI 空间除了能精准搜索定位,还支持按类别筛选,而且类别相当丰富。你既可以按图片格式、大小、分辨率、比例这些常规类别筛选,也能在高级筛选里,对 ISO、快门、焦距这些更专业的参数进行筛选。
AI 空间全程本地化部署,本地化计算,本地化呈现,不管是内容学习,还是后续 AI 检索这些所有操作全程不上云,保护用户隐私不泄漏。刚开始进行内容学习的时候,相对来说比较占性能,CPU 利用率会在 40 - 60% 之间波动,到了后续使用阶段,占用稳定在 10% 左右。
极影视2.0
在AI的利用上,极空间算得上是物尽其用,而其中熊猫最喜欢的功能就是AI智能片头片尾了。
在极影视设置里开启这功能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剧集的片头片尾。算完后,再看剧集,就能看到已经被切掉片头片尾了。多数情况下,AI 算得都特准。不过,有些海外剧集,难免会算错,这时候就可以手动调整一下。
如今极影视 2.0 完全体,不管是功能还是体验,都已经相当完善。就像我之前说的,极空间一直致力于打造最适合新手小白上手的 NAS。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影视和相册功能就是他们最看重的。
极相册2.0
大家都只记得极影视在圈子里地位有多高,可很多时候都忽略了极相册。但实际上熊猫觉得,极相册的细节,才最真实的体现出极空间 ZOS 系统的精髓。
极相册在细节处理和功能设计方面,下了非常多功夫。且极相册的各种功能,总是走在用户前面去设计,提前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像宝宝相册、纪念册这些,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细节方面,你会发现宝宝相册右边的时间线特意把农历标出来了,照片排序也带有对应的时间属性。另外,还能在大事记里记录视频或图片的特定事件,让内容形成专属的回忆录。
AI选片新功能的上线也加强了极相册的专业需求,例如,我能选特定时间、人物或者事物的照片,把它们加到 AI 选片库里。这时候,AI 就会去分析每张照片的内容。
最后 AI 得出计算结果,系统会给每张照片做分数评估,得出一个品质排行。同时,还能挑选出像闭眼、虚焦、过曝这些情况的照片。这功能真的超好用,属于直男拍照救星了。
总结
相较于传统NAS,ZOS不管是从UI设计还是整个操作体验上,都是在尽可能的降低用户的操作步骤,为每个功能去做减法,让用户能直接上手即用。
极空间Z425整体的使用体验下来,其实是ZOS系统的一次变革,AI空间的加入为NAS这一传统产物带来个更多可能,不管是硬件上的创新还是软件上的突破,熊猫一直非常喜欢极空间这种精神,毕竟这个行业总要有人去尝试不是吗?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还算有趣或者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最后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