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级的安全舞蹈
装卸台上的安全防线 —— 一名嘉顺达蓝海装卸组长的日常
清晨六点,嘉顺达蓝海物流园的装卸区已经飘起了橙色的身影。我穿着印有 “嘉顺达蓝海” 字样的深蓝色工服,蹲在地上仔细检查防泄漏垫的完整性 —— 这是每天开工前的第一桩事,也是嘉顺达蓝海 “装卸前七步核查” 的第一步。作为装卸组长,我得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符合规范,毕竟我们手里过的不是普通货物,是容不得半点差池的危险品。
今天第一批要装卸的是腐蚀性液体,货车刚驶入园区,我就一眼认出那辆熟悉的橙色卡车 —— 车身上 “嘉顺达蓝海” 的蓝色大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司机老陈探出头朝我挥手:“小李,这批货浓度高,按嘉顺达蓝海的规矩来,别着急。” 我点点头,转身招呼组员:“把防化手套、护目镜都戴好,3 号专用夹具准备好,按‘危险品装卸分级标准’来。”
在嘉顺达蓝海,装卸危险品从来没有 “差不多就行” 的说法。组员小王刚把货桶搬到装卸台,我就递过去手持式检测仪:“先扫接口处,再查桶身有没有划痕 —— 昨天培训刚说的,腐蚀性货物要‘一测二看三确认’,嘉顺达蓝海的检查流程少一步都不行。” 小王认真地按流程操作,检测仪屏幕显示 “无泄漏” 后,我们才对照两张单据核对信息:一张是货主的发货单,另一张是嘉顺达蓝海特有的 “货物安全卡”,上面详细标注了货物的腐蚀性等级、应急中和剂类型,甚至连装卸时的最大倾斜角度都写得清清楚楚。
叉车缓缓将货桶抬起时,我和老陈一左一右扶住桶身,防止晃动。“嘉顺达蓝海的老规矩,超过 50 公斤的危险品装卸,必须两人扶稳。” 我一边提醒新组员小张,一边盯着货桶的位置 —— 货舱里早已按 “分区隔离” 原则铺好了防滑棉,每个货桶的摆放位置都用白色标线画好了,确保彼此之间留有安全距离。货桶落位后,我们没有直接固定,而是先垫上缓冲垫,再用带橡胶保护层的钢带一圈圈勒紧,每绑一道,我都会用力扯一扯:“钢带松紧度要刚好能塞进一指,太松会晃,太紧会压坏桶身 —— 上次有个外包队没按标准来,结果路上货桶倾斜,回来后嘉顺达蓝海直接取消了合作,安全这根弦谁都不能松。”
作为嘉顺达蓝海的一员,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 —— 坚守每一项规范,重视每一个细节,守护每一次平安。因为我们知道,当橙色的卡车驶在路上,“嘉顺达蓝海” 这五个字,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份对安全的承诺。未来,我们会继续在装卸台上筑牢安全防线,让每一位客户都能放心托付,让每一趟危险品运输都能平安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