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lm模型训练防遗忘与同义词训练理解

Llm模型训练防遗忘与同义词训练理解
训练大模型过程是模型参数拟合数据特征,不断做梯度计算更新,那么在预训练、微调、强化学习等阶段,模型都会更新参数,训练的数据也会有所不同。怎么能确保模型参数更新后能力更优,而不是遗忘之前训练数据的特性。 这是大模型训练领域的关键挑战之一,通常被称为“灾难性遗忘”。应对这个问题,答案是一套组合策略,贯穿于预训练、微调学习的各个阶段。

核心思想:不是“防止”更新,而是“管理”更新
关键目标不是让参数完全不变,而是引导参数的更新方向,使其在获得新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核心知识。多阶段、持续训练中非常核心且有效的一种策略。这种做法的专业术语通常被称为持续学习或增量微调。

从预训练到各后续微调,通常是预训练所有数据训练。海量且多样化的数据,预训练使用的数据量是万亿级别的,覆盖了互联网上几乎所有领域和语言。这种极端的多样性使得模型学到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通用的、可泛化的底层规律和世界模型。然后从预训练数据中精选、优化高质量数据并加入新的高质量数据微调。再后续微调,会在上次微调数据集中挑选高质量的各方面数据,再加上本次微调数据集。 之后做业务微调,仍然会从之前的微调数据集中挑选高质量各方面数据加入到新的数据集做下次训练数据集。这样做是为了每次训练能保持之前的模型能,并获取新的数据集能力。核心原理: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预训练等于博览群书,学习海量通用数据,建立了对世界的基础认知和通识能力。这是知识的“地基”。
第一次微调 (SFT),策略一:数据层面的“混合喂养”。从预训练数据中精选高质量数据,加入新的高质量数据,教他如何更好地理解问题、组织语言、进行逻辑推理。不仅巩固了通识,更变得更会“说话”。策略二:算法层面的“高效微调”。核心思想是:不更新全部参数,只更新一小部分参数。代表技术:LoRA (Low-Rank Adaptation)做法:将原始大模型的全部参数“冻结”,不让它们更新。然后在模型的某些层(如注意力层)旁边,增加非常小的、可训练的“旁路”矩阵(称为Adapter)。在微调时,只训练这些新增的小矩阵。策略三:算法层面的“重要性加权”。这类方法在更新参数时,会“区别对待”不同参数的重要性。代表技术:EWC (Elastic Weight Consolidation)做法:在开始微调前,先评估一下原始模型(通用模型)的每个参数对于“旧知识”(通用知识)的重要性。重要的参数,在微调时如果发生大的变化,就会受到一个“惩罚项”。策略四:架构层面的“模块化设计”。代表技术:MoE (Mixture of Experts) 模型。做法:模型内部有多个“专家”网络,每个专家可以专注于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有一个“门控网络”,负责根据输入的问题,动态地选择激活哪几个专家来回答。另外强化学习(RLHF)阶段:对齐而非注入。需要明确的是,RL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的主要目标不是注入新知识,而是对齐模型的价值观、行为和风格。目标:让模型回答更真实、有用、无害,并且遵循指令。

第二次微调 (领域适配)是学习新专项业务知识,但不丢掉失原能力。好的做法是在上次微调的“提高对话能力数据”中,挑选出最能代表其核心能力的数据,比如逻辑推理、语言组织、常识问答,再混合上新的业务专项数据。
显式地对抗遗忘:通过在每次训练数据中都加入对过往能力的“样本提示”,是在显式地告诉模型:“别忘了这些你之前会做的事情”。这为模型提供了一个“锚点”,防止参数在拟合新数据时漂移得太远。
维持能力分布的平衡:模型的能力可以看作是一个多维度的分布。如果新数据只集中在某一个专项维度,模型的能力分布就会向这个维度严重倾斜,导致其他维度(如科学、历史)的能力衰退。混合数据可以有效地“拉平”这个分布,保持模型的通用性和鲁棒性。
数据质量优于数量:“精选高质量”是关键。在构建微调数据集时,选择那些最能代表模型核心能力、质量最高的数据样本,可以用最小的数据量达到最好的“防遗忘”效果。
数据配比:旧数据和新数据按什么比例混合?10%旧数据 + 90%新数据?还是30% + 70%?这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数据去重与清洗:要确保混合的数据是干净且没有重复的,避免模型对某些样本产生过拟合。
计算成本:每一次完整的微调都是昂贵的。因此,像LoRA这样的参数高效微调方法,可以与这种数据策略相结合,用更低的成本实现类似的效果。

大语言模型怎么训练理解不同名称相同含义的词语,例如a的含义等同与b,怎么让模型理解?
1)显式知识注入
训练数据中确实需要存在“a 是 b”这类直接陈述(例如百科中的“苹果,又称柰、滔婆”),让模型在词向量空间里把 a、b 的向量拉近。这一步相当于给模型一个“字典”,解决冷启动问题。

2)隐式语境验证
仅靠字典不够,模型会继续在海量句子中观察 a、b 是否能在相同上下文窗口互换而不破坏语义。例如:

  • “吃苹果” ↔ “吃柰”
  • “苹果手机” ↔ “柰手机”(不成立,触发模型区分)
    这种高频共现+可替换性检测,会进一步强化或修正初始的同义关系。

3)向量空间对齐
通过词嵌入(Transformer 的 token 向量),模型把 a、b 映射到相近坐标;后续微调阶段,若发现二者在特定任务中不可互换(如“苹果公司”vs“柰公司”),会局部调整向量,使“同义”仅保留在合理语境内。
因此,显式定义是“锚点”,隐式共现是“校验器”,两者缺一不可。若数据中缺乏“a 是 b”的直接线索,模型只能依赖共现统计,容易把相关词(如“苹果-香蕉”)误判为同义词;反之,若只有定义而无丰富语境,模型也无法泛化到真实场景。

题外内容:
一些视频生成模型的训练是先训练小尺寸图片,然后训练短片视频,之后训练高清长视频数据。为什么是逐步训练引导模型学习,不是直接学习长视频内容?
原因是提供良好的初始化:每一阶段的训练结果,都为下一阶段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起点”(参数初始化)。这比从随机初始化开始要高效得多。
平滑的损失函数:简单的任务(图片)通常有更平滑、更容易优化的损失函数景观。模型先在这里找到一个不错的“局部最优解”,然后以此为基点,去解决更难的任务(短视频),更容易找到更好的全局最优解。
分而治之:将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生成高清长视频)分解成一系列相对简单的子问题(学习空间 -> 学习时间 -> 学习叙事),逐个击破,大大降低了训练的难度。
这种渐进式训练策略,本质上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引导模型的参数更新路径,让它从简单到复杂,稳步地掌握生成高质量视频所需的各种能力,而不是一开始就把它扔进一个“数据炼狱”里。从一开始就从长视频学习会浪费训练资源、时间,模型参数更新复杂、混乱效果差。

http://www.dtcms.com/a/475205.html

相关文章:

  • 晒豆网站建设新泰网页设计
  • ssh 密钥怎么配置不同网站用不同密钥,对应不同Git仓库以及帐号
  • 网站建设网站设计哪家专业企业管理系统的构成
  • Razor VB 逻辑:深入理解与最佳实践
  • 怎样做易支付网站网页组件
  • 绥化网站建设兼职python 创建wordpress
  • 陕西交通建设集团蓝商公司网站seo咨询
  • 带偏置的三级运放仪表放大电路与仿真
  • 深度学习优化算法深入分析:从 SGD 到 LAMB
  • 建外贸营销型网站WordPress的light
  • 案例较少如何做设计公司网站视频网站开发费用
  • Shiro
  • 【2025PC端多模态大模型部署推荐】
  • [数据集][xlsx]电力变压器油色谱数据集介绍
  • 基于LoRa的果园智能灌溉无线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源码)
  • 网站自助服务建设策划佛山电脑培训班哪里有
  • 网站的统计代码是什么意思交互设计要学什么
  • 视频网站怎么做服务器网页代码怎么写
  • 站点可用性监测实验
  • 教育一对一直播网站建设有做火币网这种网站的吗
  • JVM字节码与类的加载(二):类加载器
  • 两轮自平衡车原理详解与代码实现
  • 手机网站开源系统wordpress 商务主题
  • 网站建设体会心得wordpress文章图片本地化
  • 长春市做网站的公司比较好的网页制作公司
  • 网站推广营销策略erp系统有哪些软件
  • 深圳网站官网建设wordpress如何建栏目
  • linux下添加zookeeper开机自动启动流程引擎camunda集群部署方案
  • 工业设计作品集网站微信点赞网站怎么做
  • 《Java异步编程实战从CompletableFuture到虚拟线程的架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