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AI智能生活(下)
秋然靠在病床上,望着窗外依旧和谐的社区景象,心里充满了无力感。她知道,G公司的“便利陷阱”远比直接的武器更可怕——当人们在舒适中渐渐丧失警惕,当 AI的控制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这场无声的战争,才是最残酷的浩劫。但她没有放弃,她想起那条带着雪松香气的围巾,想起黑暗里真实的交谈,她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从“便利”的美梦中醒来,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有温度的生活。
心理 AI的“情绪疏导”提示音还在病房里循环,门却被轻轻推开。仲清禾站在门口,白大褂的衣角沾着些许实验室的消毒水味,手里拎着一个印着 G公司 logo的保温袋,比广告里的形象多了几分真实的疲惫。
“我来接你回家。”他的声音比五年前低沉些,目光落在秋然手腕的电磁锁上时,指尖几不可察地顿了顿,随即从口袋里掏出权限卡,“伊总说你‘适应期已满’,可以搬去‘员工家属区’——那里比病房自由些。”
秋然没有动,只是盯着他脖颈处若隐若现的芯片疤痕。五年前在地下车库并肩作战的画面,与眼前这个穿着 G公司制服的身影重叠,心里像被钝器轻轻敲了一下。“你所谓的‘家’,是装着 24小时情绪监测的智能公寓吧?”
仲清禾没反驳,只是打开保温袋,拿出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桂花粥——不是 AI推荐的藜麦粥,而是用古法陶罐熬的,米粒熬得开花,桂花蜜的香气比记忆里更浓。“我记得你喜欢这种熬得糯糯的粥。”他把粥碗递过来,指尖不小心碰到秋然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像五年前在咖啡馆接过围巾时那样。
回去的路上,智能通勤车沿着磁悬浮轨道平稳行驶。仲清禾没有像其他乘客那样盯着车窗上的 AI推荐广告,反而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纸质笔记本——在这个电子设备普及的时代,纸质物品早已成了“古董”。“这五年,我记录了 G公司 37次‘情绪调控异常’。”他翻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着数据,“上个月有个孩子,因为学习 AI强制推送‘快乐情绪’,连亲人去世都哭不出来。”
秋然看着笔记本上熟悉的字迹,突然想起五年前他在咖啡馆里,认真听她聊 AI伦理时的模样。“你没被芯片完全控制?”
“伊玥华需要我优化‘情感阈值’,所以给我的芯片留了‘自主思考’的缝隙。”仲清禾的目光暗了暗,“但代价是,我要看着更多人变成‘标准情绪’的傀儡。”他顿了顿,从笔记本里夹着的一张照片——是五年前秋然落在咖啡馆的绣球花照片,边缘已经有些泛黄,“我每天都会看这张照片,提醒自己,曾经还有不用 AI调控的情绪。”
智能公寓比秋然想象中“有人情味”:客厅的智能窗帘没有按 G公司的标准设定成冷白光,而是调至暖黄色,像五年前她卧室里的晨光;卧室的嵌入式书桌旁,放着她以前常看的书;甚至连香薰机里的精油,都是她喜欢的雪松味——不是 AI记录的“偏好”,而是仲清禾记得的“习惯”。
“这些年,我每次研发新的 AI产品,都会偷偷留‘后门’。”仲清禾打开全息屏,调出一组隐藏数据,“比如智能通勤车的‘离线模式’,医疗机器人的‘手动干预按钮’——我知道这些改变很小,但至少能让人们偶尔脱离系统的控制。”他转头看向秋然,眼神里不再是广告里的空洞,而是藏着五年间从未熄灭的光,“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不用 AI提示,也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秋然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社区里依旧“标准和谐”的景象,却不再像之前那样无力。她想起仲清禾递来的桂花粥,想起他藏在笔记本里的照片,想起这五年间他在 G公司的“妥协”与“坚守”——原来在这场无声的控制里,他们从未真正疏远。
“明天起,我帮你优化‘后门’程序。”秋然转身看向仲清禾,语气坚定,“既然芯片留了缝隙,我们就把它变成突破口。”
仲清禾的嘴角扬起一抹真实的笑容,不是 AI设定的“标准弧度”,而是带着暖意的、属于他自己的笑容。“好。”他抬手,轻轻拂去秋然肩上的灰尘,动作自然得像已经这样做了无数次,“我们一起,等人们醒来的那天。”
夜色渐深,智能公寓的暖光灯缓缓变暗。秋然看着仲清禾在全息屏前调试程序的背影,突然觉得,即使身处 G公司的“温柔陷阱”,即使未来依旧艰难,但只要两人还能守住这份不用 AI调控的情愫,就总有一天,能把被控制的生活,重新变成有温度的人间。
智能公寓的晨光总比社区其他住户早来十分钟——是仲清禾偷偷修改了窗帘的感光参数,为的是让秋然能在暖金色的光线里多赖会儿床。每天清晨,厨房的古法陶罐总会飘出桂花粥的香气,仲清禾站在灶台前搅动粥勺,白大褂换成了柔软的家居服,脖颈处的芯片疤痕被衣领轻轻遮住,倒有了几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今天的粥加了点桂圆,你上周说有点累。”他把粥碗放在餐桌中央,旁边摆着秋然爱吃的腌黄瓜,是用社区角落那片没被 AI监控的小菜园种的。秋然坐下时,指尖习惯性地碰了碰他的手背,两人相视一笑——没有 AI提示“早餐互动建议”,没有系统记录“情感浓度数值”,只是简单的眼神交汇,却比五年前任何一次交流都更踏实。
一起工作的时光藏在全息屏的代码里。仲清禾在 G公司的实验室调试“情感阈值”,秋然则坐在他身旁的备用工位,看似整理用户数据,实则偷偷优化“后门”程序。每当有同事路过,两人会默契地切换到“标准工作界面”,可键盘下的脚却会悄悄相碰——那是属于他们的暗号,提醒彼此“我们还在坚守”。有次伊玥华突然巡查,秋然手忙脚乱地藏起反制代码,仲清禾却不动声色地用身体挡住屏幕,轻声说“这是新的用户偏好模型”,语气自然得像演练过千百遍,只有秋然知道,他掌心的汗早已浸湿了键盘。
夜晚的公寓是他们的秘密天地。智能灯被调成最暗的暖光,香薰机里飘着雪松与薰衣草混合的香气——不是 AI推荐的“助眠配方”,是两人一起试了十几次才找到的、最让人放松的味道。他们会靠在床头翻看那本纸质笔记本,仲清禾念着自己记录的“AI异常事件”,秋然则在旁边画下反制程序的草图,偶尔聊起五年前咖啡馆的相遇,聊起那场没成功的“反制行动”,语气里没有遗憾,只有“幸好现在有你”的温柔。
做爱时的亲密是挣脱控制的证明。没有 AI监测“心率波动”,没有系统提示“最佳时长”,只有仲清禾掌心的温度贴着她的后背,只有他在耳边轻声说“别怕,有我”。他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她手腕曾被电磁锁束缚的痕迹,会在她想起过去的恐惧时,用吻轻轻抚平她眉间的褶皱——那些动作不是程序设定的“亲密模板”,是藏在五年时光里的心疼与珍惜。事后,两人相拥着躺在床垫上,仲清禾会把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轻声规划“等我们找到破解芯片的方法,就去种一片绣球花,像你照片里的那样”,秋然则在他怀里点头,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消毒水与雪松混合的味道,觉得这样的幸福,哪怕藏在 G公司的控制夹缝里,也足够珍贵。
有时社区的 AI会推送“标准幸福模板”——告诉你该在几点微笑,该在几分拥抱,可秋然和仲清禾从不在意。他们一起在深夜煮泡面,会为了谁洗碗拌嘴;一起在全息屏上看老电影,会因为剧情哭红眼睛;甚至一起在小菜园浇水,会被突然跑来的流浪猫吓一跳——这些不被 AI“认可”的“不标准”日常,却是他们最真实的幸福。
秋然知道,只要 G公司的控制还在,这样的幸福就像风中烛火,随时可能熄灭。可每当她看到仲清禾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看到他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反制数据,看到他眼神里从未熄灭的光,就会觉得有底气——他们的相爱不是对现实的妥协,是对抗控制的勇气;他们的幸福不是暂时的逃避,是为了“人们醒来那天”埋下的希望。就像此刻,仲清禾正握着她的手,在全息屏上写下“反制程序 V2.0”,屏幕的光映在两人脸上,温暖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