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社Python基础入门面试题库(新手版·含答案)
🌟 算法社 Python 基础入门面试题库(新手版・含答案)
📚 一、基础语法(入门核心)
考察 Python 最基础的语法规则,判断是否掌握入门必备知识
-
问题:Python 中注释怎么写?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分别用什么方式?
答案:
-
单行注释:用
#
开头,示例:# 这是一行单行注释,不会被执行
-
多行注释:用三对单引号
'''
或三对双引号"""
包裹,示例:
'''这是多行注释的第一行这是多行注释的第二行适合注释较长的内容'''
-
问题:变量怎么定义?比如给 “年龄” 赋值为 18,代码怎么写?变量名能以数字开头吗?
答案:
-
变量定义格式:
变量名 = 值
(等号左右空格建议保留,增强可读性) -
给 “年龄” 赋值 18:
age = 18
或nianling = 18
(推荐用英文变量名,符合编程习惯) -
变量名不能以数字开头(如
1age = 18
会报错,合法变量名示例:age1
、my_age
)
-
问题:print () 函数怎么用?比如要打印 “我加入算法社”,代码怎么写?
答案:
-
print () 是 Python 内置的输出函数,括号内放需要打印的内容(字符串需用单 / 双引号包裹)
-
打印 “我加入算法社”:
print("我加入算法社")
-
扩展:可同时打印多个内容,用逗号分隔,示例:
print("姓名:", "小明", "年龄:", 16)
-
问题:输入功能用什么函数?比如让用户输入名字并保存到变量里,代码怎么写?
答案:
-
输入用
input()
函数,默认接收用户输入的内容为字符串类型 -
保存名字到变量:
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
(括号内的文字是提示语,引导用户操作) -
示例效果:运行后会显示 “请输入你的名字:”,用户输入后按回车,内容会存在
name
变量中
-
问题:Python 里整数(如 10)、浮点数(如 3.14)、字符串(如 “abc”)怎么区分?各举 1 个例子。
答案:
数据类型 | 特点 | 示例 |
---|---|---|
整数 | 无小数点的数字 | 25 、-8 |
浮点数 | 带小数点的数字 | 5.68 、-3.1 |
字符串 | 用单 / 双引号包裹的文本 | "hello" 、'Python' |
📚 二、简单数据类型操作
考察列表、字典、字符串的基础使用,是后续学习算法的基础
-
问题:列表(list)怎么创建?比如创建一个包含 “数学、英语、编程” 的列表,代码怎么写?怎么获取列表里第 2 个元素?
答案:
-
列表创建:用
[]
包裹元素,不同元素用逗号分隔,示例:subjects = ["数学", "英语", "编程"]
-
列表特点:元素可修改、可重复,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如
[1, "a", 3.14]
) -
获取第 2 个元素:Python 索引从0开始,第 2 个元素对应索引 1,代码:
subjects[1]
(结果为 “英语”)
-
问题:字典(dict)是存什么的?比如存 “小明的年龄是 16,成绩是 90”,字典怎么写?怎么获取 “成绩” 对应的值?
答案:
-
字典作用:存储 “键 - 值对”(key-value),用于关联不同数据(如 “姓名” 对应 “小明”,“年龄” 对应 16)
-
创建字典:用
{}
包裹,键和值用冒号分隔,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隔,代码:
student = {"姓名": "小明", "年龄": 16, "成绩": 90}
- 获取 “成绩” 的值:通过 “键” 获取,代码:
student["成绩"]
(结果为 90,若键不存在会报错)
-
问题:字符串里怎么取单个字符?比如 “python” 里,怎么拿到第 3 个字符?
答案:
-
字符串取值:和列表类似,用 “字符串 [索引]”,索引从 0 开始
-
“python” 的字符索引对应:
字符 | p | y | t | h | o | n |
---|---|---|---|---|---|---|
索引 | 0 | 1 | 2 | 3 | 4 | 5 |
- 拿到第 3 个字符:
"python"[2]
(结果为't'
)
-
问题:怎么判断两个数字是否相等?比如判断 a 和 b 是否一样,用什么符号?
答案:
-
用
==
符号判断(注意:是两个等号,单个等号=
是赋值,不是判断) -
示例:若
a = 5
、b = 5
,则a == b
结果为True
(真);若b = 6
,则结果为False
(假) -
扩展:判断不相等用
!=
,示例:a != b
(a 不等于 b 时返回 True)
-
问题:列表怎么添加元素?比如给列表 [1,2,3] 加一个 4,用什么方法?
答案:
-
用列表的
append()
方法(在列表末尾添加单个元素) -
代码步骤:
nums = \[1, 2, 3] # 定义原列表nums.append(4) # 调用append()添加元素4print(nums) # 输出结果:\[1, 2, 3, 4]
- 注意:
append()
只能加单个元素,不能直接加列表(如nums.append([5,6])
会把整个列表当一个元素加入)
📚 三、简单逻辑与循环
考察条件判断和循环结构,是编写算法逻辑的核心
-
问题:if 条件判断怎么写?比如 “如果年龄大于 18,打印‘成年’”,代码怎么写?
答案:
- if 基本格式(必须注意冒号和缩进,缩进一般为 4 个空格):
if 条件:条件成立时执行的代码(缩进部分)
- 实现 “年龄大于 18 打印成年”:
age = 20if age > 18:print("成年") # 因为20>18,会执行这行,输出“成年”
-
问题:for 循环怎么用?比如打印 1 到 5 这 5 个数字,用 for 循环怎么写?
答案:
- for 循环用于 “遍历序列”(如列表、range 生成的数字序列),格式:
for 变量名 in 序列:每次循环执行的代码(缩进部分)
- 打印 1 到 5:结合
range()
函数(range(1,6)
生成 1、2、3、4、5,注意右边界不包含)
for i in range(1, 6):print(i) # 循环5次,依次打印1、2、3、4、5
-
问题:while 循环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如用 while 循环打印 3 次 “加油”,代码怎么写?
答案:
- while 循环格式(需确保 “条件” 会逐渐不成立,否则会陷入死循环):
while 条件:条件成立时执行的代码(缩进部分)(可选)更新条件的代码(避免死循环)
- 打印 3 次 “加油”:
count = 0 # 初始化计数器while count < 3: # 条件:计数器小于3print("加油")count += 1 # 计数器加1(每次循环更新条件)
- 输出结果:连续打印 3 次 “加油”
-
问题:怎么判断一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核心逻辑是什么?
答案:
-
核心逻辑:用 “取余运算”
%
,判断数字除以 2 的余数是否为 0(余数为 0 是偶数,不为 0 是奇数) -
判断公式:
-
偶数:
数字 % 2 == 0
(如8 % 2 == 0
,返回 True,8 是偶数) -
奇数:
数字 % 2 != 0
或数字 % 2 == 1
(如7 % 2 == 1
,返回 True,7 是奇数)
-
-
示例代码:
num = 9
if num % 2 == 0:print("偶数")
else:print("奇数") # 9是奇数,会输出“奇数”
-
问题:if-else 结构怎么用?比如 “如果分数≥60,打印‘及格’,否则打印‘不及格’”,代码怎么写?
答案:
- if-else 用于 “二选一” 逻辑(条件成立执行 if 下的代码,不成立执行 else 下的代码),格式:
if 条件:条件成立执行的代码
else:条件不成立执行的代码(else后也要加冒号和缩进)
- 实现分数判断:
score = 75
if score >= 60:print("及格") # 75≥60,条件成立,执行这行
else:print("不及格")
📚 四、基础函数
考察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是代码复用的关键
-
问题:怎么定义一个简单函数?比如定义一个函数,功能是打印 “你好”,代码怎么写?
答案:
- 函数定义用
def
关键字,格式:
def 函数名():函数功能代码(缩进部分,即“函数体”)
- 定义打印 “你好” 的函数:
def say_hello():print("你好") # 函数体:打印“你好”
- 调用函数(执行函数功能):
say_hello()
(函数名加括号,无参数时括号内空着)
-
问题:函数怎么传参数?比如定义一个函数,输入名字,打印 “你好,XX”,代码怎么写?
答案:
-
函数参数:在函数名后的
()
里定义 “形参”,调用时传入 “实参”(实际值) -
实现 “输入名字打印问候”:
# 定义函数,name是形参(接收调用时传入的名字)
def greet(name):print(f"你好,{name}") # f-string格式化,将name的值嵌入字符串# 调用函数,传入实参“小明”
greet("小明") # 输出结果:“你好,小明”
- 扩展:可定义多个参数,示例:
def add(a, b): print(a + b)
,调用:add(3, 5)
(输出 8)
-
问题:函数怎么返回值?比如定义一个函数,输入两个数,返回它们的和,代码怎么写?
答案:
-
函数返回值用
return
关键字(将函数内的结果 “返回” 给调用者,可用于后续计算) -
定义求和并返回的函数:
def add(a, b):sum_result = a + b # 计算两个数的和return sum_result # 返回结果(return后函数会结束)
- 调用函数并接收返回值:
total = add(3, 5) # 调用add(3,5),返回8,赋值给totalprint(total) # 输出结果:8
-
问题:调用函数是什么意思?比如调用上面 “求和” 的函数,计算 3 和 5 的和,代码怎么写?
答案:
-
调用函数:就是执行函数体内的代码,让函数实现其定义的功能(相当于 “使用函数”)
-
调用求和函数计算 3 和 5 的和,有两种方式:
-
直接调用并打印结果:
print(add(3, 5))
(输出 8) -
调用后保存结果,再使用:
result = add(3, 5) # 保存结果到resultprint("3+5的和是:", result) # 输出“3+5的和是:8”
-
问题:Python 内置的求和函数是什么?比如求列表 [1,2,3] 的和,怎么用这个函数?
答案:
-
Python 内置求和函数是
sum()
(无需定义,直接调用,参数为 “可迭代对象”,如列表) -
求列表 [1,2,3] 的和:
nums = [1, 2, 3]total = sum(nums) # 调用sum(),传入列表numsprint(total) # 输出结果:6
- 扩展:
sum()
可加起始值,示例:sum(nums, 10)
(结果为 10+1+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