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YOLO实战应用案例100讲-相机 ISP(三)
目录
前言
算法原理
什么是ISP
ISP分类
1 RAW 域(Raw Domain)
2 RGB 域(RGB Domain)
3 YUV 域(YUV Domain)
ISP的内部组成
ISP关键处理模块
3.1 黑电平补偿(Black Level Compensation, BLC)
3.2 镜头阴影校正(Lens Shading Correction, LSC)
3.3 坏像素校正(Defective Pixel Correction, DPC)
3.4 去马赛克(Demosaicing)
3.5 噪声去除(Noise Reduction, NR)
3.6 自动白平衡(Auto White Balance, AWB)
3.7 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ion)
3.8 伽马校正(Gamma Correction)
3.9 色彩空间转换(Color Space Conversion)
3.10 边缘增强与锐化(Sharpening)
3.11 自动曝光控制(Auto Exposure Control, AEC)
ISP主要处理流程
前言
在图像处理领域,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图像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说,ISP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呈现的图像效果。无论是手机拍照和录像功能的竞争,还是AI技术的运用,ISP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例如,华为与小米在手机摄影领域的激烈竞争,其核心就在于ISP技术的比拼。同样,AI技术的效果也深受ISP性能的影响,若ISP表现不佳,后续的AI处理将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在视觉处理流程中,ISP位于成像引擎的关键位置,负责接收并处理图像信号。过去,了解ISP内部构成时,往往会面临一张庞大的图表和冗长的名词解释,使得重点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