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速度规划方法的不同情况介绍
梯形速度规划是一种常用的运动控制策略,其速度-时间曲线呈梯形,包含加速段、匀速段和减速段。根据目标位移和速度/加速度限制的不同,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存在匀速段(完整梯形)
当目标位移足够大时,速度曲线为完整梯形,包含加速、匀速和减速阶段。
参数定义:
s:总位移
vₘₐₓ:最大允许速度
a:加速度(假设加速度与减速度相等)
tₐ:加速时间
tₑ:匀速时间(也称恒速时间)
tₑ:减速时间
tₜₒₜₐₗ:总运动时间
公式:
加速时间:
tₐ = vₘₐₓ / a
减速时间:
tₑ = vₘₐₓ / a
加速段位移:
sₐ = ½ · a · tₐ² = vₘₐₓ² / (2a)
减速段位移:
sₑ = ½ · a · tₑ² = vₘₐₓ² / (2a)
匀速段位移:
sₑ = s − sₐ − sₑ = s − vₘₐₓ² / a
匀速段时间:
tₑ = sₑ / vₘₐₓ = s / vₘₐₓ − vₘₐₓ / a
总时间:
tₜₒₜₐₗ = tₐ + tₑ + tₑ = 2vₘₐₓ / a + (s / vₘₐₓ − vₘₐₓ / a) = s / vₘₐₓ + vₘₐₓ / a
情况二:无匀速段(三角形速度曲线)
当目标位移较小,系统尚未达到 vₘₐₓ 就必须开始减速,此时速度曲线为三角形,无匀速段。
判断条件:
s < vₘₐₓ² / a
此时实际达到的最大速度 v < vₘₐₓ。
公式:
加速时间 = 减速时间:
tₐ = tₑ = √(s / a)
实际达到的最大速度:
v = √(2a · (s/2)) = √(a·s)
总时间:
tₜₒₜₐₗ = 2tₐ = 2√(s / a)
情况三:对称梯形(给定总时间,无匀速段)
在某些控制场景中,总时间 tₜₒₜₐₗ 被固定,且加减速对称,无匀速段。
公式:
加减速时间各为:
tₐ = tₑ = tₜₒₜₐₗ / 2
最大速度:
v = a · tₐ = a · tₜₒₜₐₗ / 2
总位移:
s = ½ · a · tₐ² + v · tₐ − ½ · a · tₑ²
但因对称,简化为:
s = ½ · a · (tₜₒₜₐₗ/2)² × 2 = ½ · a · (tₜₒₜₐₗ² / 4) × 2 = (a · tₜₒₜₐₗ²) / 4
即:
s = (a · tₜₒₜₐₗ²) / 4
总结判断逻辑
计算达到 vₘₐₓ 所需最小位移:
sₘᵢₙ = vₘₐₓ² / a若 s ≥ sₘᵢₙ → 情况一(有匀速段)
若 s < sₘᵢₙ → 情况二(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