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俗名词解析8:CT和PT
核心问题:为什么需要CT和PT?
电网输送的电流非常大(几千安培),电压非常高(几千到几十万伏特)。我们家里用的电表如果直接接入这种高压大电流,会瞬间被烧毁,而且极其危险。所以,我们需要CT和PT这样的“中介”来把信号按比例缩小,变成电表能安全、准确测量的标准信号。
CT - 电流互感器
通俗理解:一个大电流的“缩小器”或“复印机”。
工作原理: 它就像一个“电流复印机”。有一根输送巨大电流的粗电缆从CT中间的圆孔穿过,CT本身不直接接触电缆,就能通过电磁感应,“复印”出一个小比例的、一模一样的电流信号。
作用: 把几百、几千安培的大电流,按比例(比如1000:5)缩小成5安培的标准小电流,然后输送给电表去测量。
比喻: 就像你不能直接把一条大河的水引入家里看水流多急,而是造一个小的水车放在河边,通过看小水车转得多快来推算河水的流速。CT就是那个“小水车”。
PT - 电压互感器
通俗理解:一个高电压的“降压器”或“分压器”。
工作原理: 它利用变压器原理,像一个“电压分压盒”。它直接并联在高压线上,把高电压按比例降低。
作用: 把几千、几十万伏特的高电压,按比例(比如10000:100)降低成100伏特的标准低电压,然后输送给电表去测量。
比喻: 就像你想知道一个非常高的水塔的水压有多大,但不能直接把水管接到塔底(压力会冲爆水管),于是你在水塔上接一根细长的竖管,通过测量这根小管子里的水柱高度来推算总水压。PT就是那根“细长的竖管”。
总结一下CT和PT在计量中的角色:
你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电表的“左膀右臂”。
电表是大脑,负责最终的计算。
CT告诉大脑“电流有多大”。
PT告诉大脑“电压有多高”。
有了电流和电压,电表这个大脑就能计算出 功率(电压×电流),并最终积分计算出你用了多少电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