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RP 和堆叠
1. VRRP 和堆叠的概念
(1)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VRRP 是一种网关冗余协议,用于避免单点故障。
多台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组成一个虚拟路由器,对外只提供一个虚拟 IP 地址作为网关。
主设备(Master)负责转发流量,从设备(Backup)处于待命状态,主设备故障后由 Backup 自动接管,保证网关的高可用性。
(2)堆叠(Stack)
堆叠(iStack)将多台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在一起,使多台设备在逻辑上变成一台交换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数据转发。堆叠是交换机的硬件虚拟化技术。
多台物理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逻辑上组成“一台设备”,统一控制和管理。
堆叠系统对外有一个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可以共享路由表、MAC 表,实现高可用性和链路冗余。
常见的华为堆叠技术有 iStack(交换机堆叠) 和 CSS(集群交换系统)。
2. VRRP 和堆叠的区别
对比项 | VRRP | 堆叠 |
---|---|---|
本质 | 三层网关冗余协议 | 多台物理设备虚拟成一台 |
设备独立性 | 各台设备逻辑上独立 | 逻辑上合并为一个整体 |
IP/MAC | 对外提供一个虚拟 IP 和虚拟 MAC | 对外只有一个 IP/MAC,所有成员共享 |
故障切换 | 主备切换(热备份,可能有瞬时中断) | 主控引擎冗余,业务无缝切换 |
扩展性 | 增加新设备需新建 VRRP 组 | 可以横向扩展端口、性能 |
典型应用 | 网关高可用,三层冗余 | 核心/汇聚交换机一体化管理,高可靠高带宽 |
3. VRRP 和堆叠的应用场景
VRRP 应用场景
企业网络出口双路由器,保证外网网关冗余。
核心层双机冗余,给接入层设备提供高可用网关。
当不能使用堆叠或设备型号不同,VRRP 是更灵活的选择。
堆叠应用场景
核心层或汇聚层交换机部署,提升可靠性和带宽。
数据中心接入层大规模部署,简化管理和配置。
对带宽、可用性和扩展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简单来说:
VRRP 解决 网关冗余;
堆叠 解决 设备冗余与带宽扩展。
4. 华为产品配置示例
(1)VRRP 配置示例
假设核心交换机 SW1 和 SW2 作为双网关,为 VLAN 10 提供虚拟网关 192.168.10.254:
在 SW1 上:
[SW1] interface Vlanif 10
[SW1-Vlanif10] 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SW1-Vlanif10] vrrp vrid 1 virtual-ip 192.168.10.254
[SW1-Vlanif10] vrrp vrid 1 priority 120 # 设置优先级较高,使 SW1 为主
[SW1-Vlanif10] vrrp vrid 1 preempt-mode # 允许抢占
在 SW2 上:
[SW2] interface Vlanif 10
[SW2-Vlanif10] ip address 192.168.10.2 255.255.255.0
[SW2-Vlanif10] vrrp vrid 1 virtual-ip 192.168.10.254
[SW2-Vlanif10] vrrp vrid 1 priority 100 # 优先级较低,作为备份
[SW2-Vlanif10] vrrp vrid 1 preempt-mode
(2)堆叠(iStack)配置示例
假设有两台华为交换机 SW1 和 SW2,通过堆叠线缆连接:
在 SW1 上:
[SW1] stack
[SW1-stack] stack enable
[SW1-stack] stack member 1 priority 200 # 设置堆叠优先级,保证 SW1 为主控
[SW1] interface stack-port 1/0/1 # 定义物理接口为堆叠口
[SW1-stack-port1/0/1] port enable
在 SW2 上:
[SW2] stack
[SW2-stack] stack enable
[SW2-stack] stack member 2 priority 100 # SW2 作为从设备
[SW2] interface stack-port 1/0/1
[SW2-stack-port1/0/1] port enable
两台设备重启后会自动形成一个逻辑设备,堆叠成功。
✅ 总结:
VRRP:虚拟网关冗余协议,主备切换,适合不同设备间的冗余。
堆叠:物理交换机虚拟化,逻辑一体化,适合核心/汇聚层一体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