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应用指南:利用GET请求获取懂车帝某车型口碑评论数据
懂车帝(Dongchedi)作为中国汽车内容生态与用户口碑平台的引领者,始终秉持“真实、专业、可信赖”的产品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面、客观、结构化的汽车评价数据与购车决策支持。在中国市场,懂车帝依托其海量用户生成内容(UGC)与专业评测体系,构建了覆盖数万款车型的结构化口碑数据库,形成以“提车时间、购车地点、裸车价格、续航表现、六大维度评分(外观、内饰、配置、空间、续航能耗、驾驶感受)、评论内容、互动数据”为核心的多维用户反馈体系。
用户口碑数据不仅是汽车消费者进行横向对比、理性决策的关键依据,更是主机厂洞察用户需求、优化产品定义、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数据资产。懂车帝通过其前端页面与动态加载机制,向公众开放了高价值的车型评论数据,融合用户画像、购车场景、用车体验与情感表达等多源信息,打造“结构化、可追溯、可分析”的数字口碑图谱。尽管官方未提供标准 API,但其 Web 端评论接口可通过标准 HTTP GET 请求进行程序化访问,为开发者与研究者提供了合法、高效的数据采集路径。
本文将系统探讨如何通过程序化数据采集技术,模拟浏览器行为,构造合规的 HTTP GET 请求,自动化获取懂车帝平台上特定车型(如特斯拉 Model Y)的用户口碑评论数据。依托 Python 生态中的 requests、lxml、pandas 与 geopandas 等工具链,高效解析页面返回的 HTML 结构,精准提取核心字段——包括用户名称、提车时间、购买地点、裸车价格、续航里程、六维评分、评论内容、点赞数、评论时间等,并同步捕获其语义上下文与交互元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缺失值补全、字段对齐与格式标准化(如统一价格单位、时间格式、评分维度),最终可构建符合数据分析规范的结构化数据集(CSV/Excel)。
懂车帝小米su7口碑评价查询网址:小米SU7怎么样_小米SU7值得买吗_懂车帝
首先,我们找到体验店数据的存储位置,然后看3个关键部分标头、负载、 预览;
标头:通常包括URL的连接,也就是目标资源的位置;
负载:对于GET请求:负载通常包含了传递的参数,有些网页负载可能为空,或者没有负载,因为所有参数都通过URL传递,这里我们可以看到series_id(具体车型编码)、auto_web_pc(网页端)、count(每页评论数)等标签,没有进行加密;
预览:指的是对响应内容的快速查看或摘要显示,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返回的数据结构或内容片段,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在data里;
接下来就是数据获取部分,先讲一下方法思路,一共三个步骤;
方法思路
- 找到对应该车型的评论数据存储位置,找到对应数据的标签和对应含义;
- 我们通过改变查询负载的内容(page值),来遍历页码,获取所有相关评论标签数据;
- 评论数据可视化:指标量化展示、生成词云、情感分析;
首先,我们观察到它的查询方式是通过GET进行对应查询的,那我们直接在"Fetch/XHR"先找到对应数据存储位置, 另外,根据负载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数据是直接通过改变车型编码进行传递的,如果需要查询不同车型,直接查询和修改对应的series_id即可;
第一步:利用requests库发送HTTP请求获取当前车型下的所有口碑评论数据(以小米SU7为例),并根据标签进行保存,另存为csv;
完整代码#运行环境 Python 3.11
import requests
import csv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def to5(v):return round(v / 100, 1) if v > 0 else ""# 配置
url = "https://www.dongchedi.com/motor/pc/car/series/get_review_list"
base_params = {"aid": 1839,"app_name": "auto_web_pc","series_id": 6187,"part_id": "S0","sort_by": "default","only_owner": 0,"car_id": 0,"count": 15
}
headers = {"User-Agent": "Mozilla/5.0"}all_reviews = []
page = 1print("正在爬取所有评论页...")
while True:params = {**base_params, "page": page}res = requests.get(url, params=params, headers=headers)if res.status_code != 200:print(f"请求失败(状态码 {res.status_code}),停止在第 {page} 页")breakdata = res.json()if data.get("status") != 0:print(f"接口错误:{data.get('message')},停止在第 {page} 页")breakreviews = data["data"]["review_list"]if not reviews:breakall_reviews.extend(reviews)print(f"已获取第 {page} 页,累计 {len(all_reviews)} 条")if not data["data"]["has_more"]:breakpage += 1if not all_reviews:print("未获取到任何评论")exit()# 构建 CSV 数据
score_map = {"appearance_score": "外观","interiors_score": "内饰","space_score": "空间","configuration_score": "配置","driving_score": "驾驶感受","continuation_score": "续航评分","comfort_score": "舒适性","power_score": "动力","assist_driving_score": "辅助驾驶","smart_cockpit_score": "智能座舱"
}rows = []
for r in all_reviews:b = r.get("buy_car_info", {}) or {} # 如果 buy_car_info 是 None,则返回空字典s = r.get("score_info", {})ct = r.get("create_time", 0)try:post_time = datetime.fromtimestamp(ct).strftime("%Y-%m-%d %H:%M:%S")except:post_time = ""# 直接使用原始购买时间字符串(如 "Sep-24"),不再转换bought_time = b.get("bought_time", "")row = {"发布时间": post_time,"车型系列": b.get("series_name", ""),"车型版本": b.get("car_name", ""),"购买时间": bought_time, "购买地点": b.get("location", ""),"价格": b.get("price", ""),"续航(km)": b.get("continuation", ""),"综合评分": to5(s.get("score", 0)),**{label: to5(s.get(key, 0)) for key, label in score_map.items()},"评论内容": r.get("content", "").replace("\n", " ").replace("\r", " ").strip(),"点赞数": r.get("digg_count_en", 0) }rows.append(row)# 保存 CSV
fieldnames = ["发布时间", "车型系列", "车型版本", "购买时间", "购买地点","价格", "续航(km)", "综合评分"
] + list(score_map.values()) + ["评论内容", "点赞数"]filename = "懂车帝该车型口碑评论数据.csv"
with open(filename, "w", encoding="utf-8-sig", newline="") as f:writer = csv.DictWriter(f, fieldnames=fieldnames)writer.writeheader()writer.writerows(rows)print(f"\n共爬取 {len(all_reviews)} 条评论,已保存至:{filename}")
这里有一个tips:1、如果需要查询不同车型,直接查询和修改对应负载的series_id值即可;
获取数据标签如下:post_time(发布时间)、series_name(车型系列)、car_name(车型版本)、bought_time(购买时间)、location(购买地点)、price(价格)、continuation(续航(km))、score(综合评分)、content(评论内容)digg_count_en(点赞数),其他一些非关键标签,这里省略;
接下来,让我们基于得到的评论数据来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用户的评论特征;
基于对懂车帝平台真实车主评论数据的统计分析,小米SU7在多个核心维度上展现出高度均衡且富有竞争力的用户口碑表现。从9项关键指标的分布来看,用户整体满意度较高,产品力在设计、性能与智能化方面获得广泛认可。
综合评分均值达4.41分(满分5分),反映出用户对车辆整体表现持积极态度。其中,外观设计成为最大亮点,均值高达4.84分,大量用户称赞其“轿跑姿态”“灯组辨识度高”“媲美百万级豪车”,颜值已成为小米SU7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内饰设计同样获得4.35分的高分,体现出用户对其用料、布局与科技感的肯定。
在驾驶体验方面,驾驶感受(4.67分)与动力表现(4.33分)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充分印证了其“性能电轿”的定位。用户普遍反馈加速迅猛、底盘扎实、操控精准,驾驶乐趣突出。同时,续航评分均值为4.43分,说明在实际使用中,CLTC续航达成率相对可靠,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相比之下,空间(3.98分)与舒适性(3.61分)成为相对短板。部分用户指出后排腿部空间局促、座椅支撑性一般、高速风噪略大等问题,反映出其在家庭实用性与长途舒适性方面仍有优化空间。配置评分(4.35分)则保持在高位,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功能获得普遍好评。
基于用户评论关键词云图的分析显示,小米SU7在真实车主群体中已建立起鲜明且积极的口碑形象。整体来看,“不错”“满意”“喜欢”等高频词构成了用户评价的主基调,反映出大多数车主对车辆的整体表现持肯定态度,产品交付与预期基本吻合。尤为突出的是,“颜值”“好看”“设计”“轿跑” 等词汇在词云中占据显著位置,说明外观设计已成为小米SU7最核心的吸引力之一,大量用户将其与高端车型对标,认为其“颜值越级”“回头率高”,成功塑造了差异化的产品标签。
在驾驶体验方面,“操控”“加速”“动力”“性能”等关键词密集出现,印证了其“性能电轿”的定位深入人心。用户普遍反馈车辆响应灵敏、推背感强、底盘扎实,驾驶乐趣远超同价位竞品。同时,“智能”“车机”“辅助驾驶”“屏幕”等词也频繁出现,表明小米在智能化体验上的投入获得了用户认可,尤其是流畅的交互和丰富的功能生态,成为科技爱好者选择SU7的重要理由。
然而,词云中也透露出部分用户的隐忧。“后排”“空间”“小”“挤”等词集中出现,说明车内空间,尤其是后排腿部与头部空间,成为主要短板;而“风噪”“胎噪”“隔音”等词则指向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表现仍有提升空间。此外,“充电”“续航”虽高频出现,但结合评分数据可见,用户对续航达成率整体满意,但对充电速度或超充网络覆盖仍存期待。
根据对懂车帝平台小米SU7用户评论数据的系统分析,整体用户情感倾向高度积极:正面评价占比高达92.3%,负面评价仅占7.2%,中性评价微乎其微(0.5%)。情感得分分布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绝大多数评论的情感得分集中在0.8至1.0区间,表明用户普遍对小米SU7持肯定甚至赞赏态度,反映出该车型在上市初期已成功赢得广泛市场认可。
在价格维度,用户讨论主要聚焦于两个核心价格带:约22万元和30万元。前者对应标准版或Pro版车型,主打高性价比与基础智能配置,吸引注重实用性的家庭用户;后者则多指向Max或高性能版本,配备更强动力系统、激光雷达及高阶智能驾驶功能,满足对科技体验和性能有更高要求的用户群体。这种清晰的价格梯度策略,有效覆盖了不同消费层级的需求。
在续航方面,500至600公里(CLTC工况)是用户提及最频繁的区间,这与小米SU7主力车型的官方续航数据高度吻合。大量用户表示实际城市通勤或短途出行中续航表现“基本符合预期”或“略优于宣传”,说明其电池管理系统和能耗控制获得了初步验证。不过,也有部分用户提到冬季续航衰减较明显,建议官方在后续OTA或用户手册中提供更透明的使用建议。
关键词挖掘进一步揭示了用户关注的具体维度。正面评论中,“驾驶”、“空间”、“外观”、“操控”、“智能座舱”、“音响效果”、“座椅舒适性”等词汇高频出现,凸显用户不仅认可其先锋设计语言和轿跑姿态,也对内饰质感、人机交互流畅度以及乘坐体验给予高度评价。尤其“驾驶乐趣”成为反复被强调的亮点,说明小米在底盘调校和动力响应上确实下了功夫。
相比之下,负面评论虽占比较低,但集中反映在“没有”、“辅助驾驶不完善”、“高速NOA未开放”、“充电速度慢”、“车机偶发卡顿”、“App连接不稳定”等具体痛点。部分早期车主对高阶智驾功能“宣传与落地存在时间差”表示失望,也有用户反馈快充峰值维持时间较短,影响长途补能效率。这些反馈虽属少数,但恰恰指出了产品从“惊艳亮相”迈向“长期可靠”过程中亟需打磨的关键细节。
文章仅用于分享个人学习成果与个人存档之用,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所有信息均基于作者的个人理解和经验,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或权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