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从机械齿轮到硅基大脑:计算机起源探秘

引言:计算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日常的工作、学习,到娱乐、社交,再到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计算机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效率。很难想象,若是没有计算机,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在工作中,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手动处理繁琐的数据和文档;在学习上,获取知识的途径会变得狭窄,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等现代化学习方式将无从谈起;娱乐方面,那些精彩的电子游戏、高清的影视资源也将远离我们。

        然而,计算机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人类为了满足基本的计数需求,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计算。最早的计数工具可能是人类自身的手指,通过掰手指来计数,这是最原始、最直观的计算方式 ,由此也逐渐形成了十进制的计数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对计算的精度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出现了更为复杂和先进的计算工具。

        算筹便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计算工具之一,它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算筹一般是由竹、木、骨等材料制成的小棍,通过不同的摆放方式来表示数字,进而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在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借助算筹将圆周率的计算精度提升至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这一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算筹在数学计算上的强大功能,也体现了当时人类的智慧和对数学的深入探索。算筹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为后续计算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算盘同样诞生于中国,它是在算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元代后期逐渐取代算筹,成为更为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算盘由框、梁、档和算珠组成,通过拨动算珠进行计算。其结构和运作机制相较于算筹更加高效和便捷,使用者可以通过熟练的操作技巧,快速完成复杂的数学运算。算盘不仅在中国广泛应用,还传播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地区的商业和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英语中,算盘有 “abacus” 和 “Suan - Pan” 两种拼写形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算盘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度。在古代商业活动中,算盘是商家必备的计算工具,帮助他们进行账目计算、商品交易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除了算筹和算盘,还有其他一些早期的计算工具,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纳皮尔算筹通过加法实现乘法,简化了运算过程;计算尺则运用对数原理,通过滑动标尺进行乘除运算,在 20 世纪 70 年代电子科学计算器出现以前,计算尺一直是工程师的身份象征 。这些手动式计算工具虽然需要人工操作,但它们逐渐从简单的加减运算发展到能够进行乘除、乘方、开方乃至三角函数等复杂运算,满足了当时科学研究、商业贸易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 早期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是人类不断追求更高效、更精准计算方法的过程,为后来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机械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17 世纪 - 19 世纪)

17 世纪至 19 世纪,是机械计算机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众多杰出的发明家与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械计算机相继问世,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机械计算机虽然在功能和性能上与现代计算机相距甚远,但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计算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开启了计算技术的新篇章。

帕斯卡尔与加法器

1642 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发明了 Pascaline,这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计算机,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帮助担任税务官的父亲减轻繁重的税务计算工作。Pascaline 的外观呈长方形,由一系列齿轮组成 ,它的主体结构包括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输入装置由多个带有数字刻度的滚轮构成,通过转动滚轮来输入数字;显示装置则由一排小窗口组成,用于显示计算结果 。

Pascaline 的计算原理基于齿轮的转动和进位机制。当转动输入滚轮时,与之相连的齿轮会相应转动,实现数字的输入。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如果低位齿轮转动到 9 之后继续转动,就会触发进位机构,使得高位齿轮前进一档,实现 “逢十进一” 。例如,在计算 35 + 27 时,先通过滚轮分别输入 35 和 27,在个位上,5 + 7 = 12,此时个位齿轮转动到 2,并向十位进位 1;十位上,3 + 2 + 1 = 6,最终结果 120 便会显示在小窗口上。减法运算则是通过反向转动滚轮来实现,原理与加法类似,但涉及借位操作 。Pascaline 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虽然功能相对单一,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能够自动进位的机械计算器,为后续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借鉴,开创了机械计算的先河。

莱布尼茨之轮:乘除运算的突破

17 世纪后期,德国数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在帕斯卡加法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明了莱布尼茨之轮(Leibnitz's Wheel),使计算机不仅能够进行加减运算,还能实现乘除运算,极大地扩展了计算机的功能 。莱布尼茨之轮是一个圆柱体,表面有九个长度递增的齿,第一个齿长度为 1,第二个齿长度为 2,以此类推,第九个齿长度为 9 。旁边另有 1 个小齿轮可以沿着轴向移动,以便逐次与阶梯鼓轮啮合 。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莱布尼茨之轮通过移位相加的方法来实现。例如,计算 3 × 4,先将 3 设置在机器上,然后通过移动小齿轮与莱布尼茨之轮的不同齿啮合,使小齿轮转动 4 圈,每转动一圈,就相当于将 3 相加一次,最终得到结果 12 。除法运算则是通过重复减法来实现,将被除数不断减去除数,直到余数小于除数,减的次数就是商 。莱布尼茨之轮的发明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解决了机械计算机进行乘除运算的难题,为更复杂的数学计算提供了可能,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计算方法对后世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雅卡尔提花织机:编程概念的雏形

19 世纪初期,约瑟夫 - 玛丽・雅卡尔(Joseph-Marie Jacquard)发明的雅卡尔提花织机(Jacquard loom)虽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但它在计算机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为它引入了编程和存储的概念,为现代计算机的编程思想奠定了基础 。雅卡尔提花织机利用穿孔卡(类似于存储程序)来控制织布过程中经线的提升,从而织出复杂的图案 。穿孔卡上的每个孔代表一个指令,通过不同的孔位排列组合,就可以实现对织布动作的精确控制 。

当织机运行时,穿孔卡被依次送入机器,机器通过读取穿孔卡上的信息,决定哪些经线需要提升,哪些需要保持原位,进而织出预定的图案 。这就好比现代计算机通过读取程序指令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要织出一个带有花朵图案的织物,就可以根据花朵的形状和颜色,在穿孔卡上设置相应的孔位,织机按照穿孔卡的指令工作,就能织出栩栩如生的花朵图案 。雅卡尔提花织机的出现,让人们认识到可以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来控制机器的运行,这种思想启发了后来的计算机科学家,为计算机编程概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http://www.dtcms.com/a/411916.html

相关文章:

  • 网站怎么做登录电商网站的支付模块怎么做
  • 建设干部培训中心网站有没有哪种网站推荐一下
  • 东莞个人免费建网站WordPress去掉由开发
  • 做自己的博客网站WordPress调用不同主题
  • 深度学习Pytorch入门(2):手撕MNIST 手写数字分类
  • 新建网站网络空间网站整体框架
  • 网站设计对网站建设有哪些意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 做网站用的主机多少合适网站备案需要那些资料
  • Linux网关配置(转载)
  • 要屏蔽一个网站要怎么做中小企业网站建设问题
  • 推荐电商网站建设品牌策划公司介绍
  • 保定网站建设费用深圳市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 上海专业网站建站公司北京seo优化多少钱
  • 佛山设计网站公司高仿酒网站怎么做
  • 营销型网站建设需要注意什么建设云个人证件查询系统
  • 为什么view-design的多选框绑定是是一个对象里面的值,打印值改变但页面却没有变化
  •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及推广方案网站建设 赣icp 南昌
  • 比较好的网站建设公司眉山网络推广
  • 网站运营思路html in wordpress
  • 获取文件上传 OSS 信息
  • 有关网站建设的说说wordpress 又一个
  • 哈尔滨做网站哪家好强酒店推广渠道有哪些
  • 网店网站建设策划书案例广州模板建站多少钱
  • 手机网站模板 源码德州网站建设招聘
  • (基于江协科技)51单片机入门:2.独立按键
  • SpreadJS 纯前端表格控件:破解中国式复杂报表技术文档
  • 免费公司网站申请官方网站开发制作公司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网站人物设计网站
  • 企业网站seo案例电子信息工程论坛
  • 华为FreeBuds SE4 ANC为什么有风时降噪忽强忽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