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day1
1.电阻(R)
定义:电阻器是一种能够阻碍电流通过的元器件。(简称电阻)
按制造材料不同分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捷比信电阻,薄膜电阻等。
按阻值特性可分为:固定电阻、可调电阻、特种电阻(敏感电阻)。
作用:分流、限流、分压、降压、隔离、偏置等。
性能指标
(1)标称阻值
(2)允许误差
(3)额定功率---规定环境->长时间工作没有损坏->电阻器允许消耗的功率->常见(1/16W、1/8W等)
用途:阻碍电流流过,应用于限流、分流、降压、分压、负载与电容配合作滤波器及阻匹配等,在
在数字电路中功能有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上拉电阻:将悬空引脚 “拉向高电平”,适用于需要默认高电平的场景(如按键接地、OD 门输出);
下拉电阻:将悬空引脚 “拉向低电平”,适用于需要默认低电平的场景(如按键接 VCC)。
补充知识点:
热敏电阻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好坏判别:万用表电阻挡测得实际阻值与标称值一致或在充许误差范围内为好(烧坏一般变黑色)。在路测量实际阻值≤标称值。
2.电容器(C)
定义:电容器是一种容纳贮存电荷的器件(简称电容)分无极和有极两类,有极性电容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
电容器构造:由两片金属膜紧靠引出脚,中间用绝缘介质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
特性:隔直流电通交流电
作用: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
如何理解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
利用电容的储能特性可以实现关断延时
好坏判别:
两极短路放电后,用万用表电阻挡测,表针摆出后能返回到原处为好;表针摆出后不返回为短路;表针摆出后返回不到原处为好漏电;表针不摆出为开路;短路、开路、漏电严重为损坏。
对于小电容,测量表针不摆动,再用串联“电笔法”或“交流信号法” 判定好坏。
主要参数:
耐压:表示容量在长期工作过程中能接受的最高电压值,单位:伏特(V)。
代换电容时,容量一般上要相同,耐压要≥电源电压的1.414倍。
容量: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
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3.电感器(L)
定义:电感线圈是将绝缘的导线在绝缘的骨架上绕一定的圈数制成,有的还加上磁芯或铁芯材料,通电后产生电感量,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
电感的特性:通直流电阻交流电
直流可通过线圈,直流电阻就是导线本身的电阻,压降很小;
当交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两端将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阻碍交流的通过,交流电频率越高,线圈阻抗越大。
作用:滤波、升压、谐振、分频等。
在电路中可与电容组成串、并联振荡电路。
好坏判别:万用表电阻挡测有一定阻值不开、短路为好(烧坏一般变黑色)。
如何理解电感两端电流不能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