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sson11.static关键字]
目录
前言
一、🧐static关键字是什么?
二、🧐static关键字修饰的对象是什么?
三、📖C 语言中的 static
3.1 static的C用法
3.2static的重点概念
3.3static修饰局部变量
3.4static在修饰局部变量和函数的作用
3.5static修饰全局变量和函数
3.6static在修饰全局变量和函数的作用
四、📖C++中的 static
4.1static的C++用法
4.2static在C++中的重点概念
静态成员为所有类对象所共享,不属于某个具体的实例
静态成员变量必须在类外定义,定义时不添加static关键字
静态成员函数没有隐藏的this指针,不能访问任何非静态成员
访问静态成员变量的特殊方式
静态成员和类的普通成员一样,也有public、protected、private3种访问级别,也可以具有返回值
五、static面试题
static OJ面试题
总结
1. 全局静态变量(文件作用域)
2. 局部静态变量(函数作用域)
3. 静态成员变量(类作用域)
4. 静态成员函数(类作用域)
5. 静态类(C++11 起,仅适用于嵌套类)
6. 静态断言(C++11 起,static_assert)
常见注意事项
示例代码
结束语
前言
static,中文意思是静态的,作为C/C++中常用关键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字,其中用法多样且复杂难以理解,本文将会循序渐进,先从C语言的static讲起,慢慢延申到C++,从易到难,每一步都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一、🧐static关键字是什么?
在 C/C++ 中,
static
关键字主要用于修饰变量和函数,还可用于修饰 C++ 中的类成员,它常被用来控制变量的存储方式和作用范围
具体如下:
- 修饰局部变量:
- 存储位置改变:普通局部变量存储在栈区,进入作用域创建,出作用域释放。而被
static
修饰的局部变量存储在静态区,直到程序结束才释放。- 生命周期延长:静态局部变量只在函数第一次调用时初始化,函数调用结束后其值不会消失,会保留到下一次调用,具有 “记忆” 功能。
- 作用域不变:静态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仍局限于定义它的函数内部,只是生命周期变长,可用于记录函数调用次数等场景。
- 修饰全局变量:
- 作用域缩小:全局变量默认具有外部链接属性,作用域是整个程序,可被其他文件通过
extern
声明后访问。但被static
修饰后,变为内部链接属性,作用域仅限于定义它的文件,其他文件无法访问,可避免命名冲突。- 存储位置与初始化:静态全局变量存储在静态数据区,未赋值时默认初始化为 0。
- 修饰函数:
- 限制函数可见范围:函数被
static
修饰后,成为静态函数,其作用域仅限于定义它的文件,不能被其他文件引用,可用于隐藏函数实现细节,使代码更具封装性。- 修饰 C++ 类成员:
- 静态成员变量:为类的所有对象所共享,不属于某个具体对象。必须在类外定义,定义时不加
static
,可通过 “类名::静态成员变量名” 或 “对象。静态成员变量名” 访问,常被用于表示类的共享状态或全局属性。- 静态成员函数:没有隐藏的
this
指针,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可由类名直接调用,常用于提供与类相关的通用功能,而不依赖于特定对象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将一一进行详解
二、🧐static关键字修饰的对象是什么?
1.局部变量
2.全局变量
3.函数
4.修饰 C++ 类成员
三、📖C 语言中的 static
3.1 static的C用法
1️⃣: 修饰局部变量(称为静态局部变量)
2️⃣: 修饰全局变量(称为静态全局变量)
3️⃣: 修饰函数(称为静态函数)
3.2static的重点概念
1️⃣:在函数中声明变量时, static 关键字指定变量只初始化一次,并在之后调用该函数时保留其状态。
2️⃣:在声明变量时,变量具有静态持续时间,并且除非您指定另一个值。
3️⃣ :在全局和/或命名空间范围 (在单个文件范围内声明变量或函数时) static 关键字指定变量或函数为内部链接,即外部文件无法引用该变量或函数。
4️⃣:static 关键字 没有赋值时,默认赋值为 05️⃣:static修饰局部变量时,会改变局部变量的存储位置,从而使得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变长。
⭐:接下来,将重点讲解上面三个作用个五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3static修饰局部变量
1️⃣:在函数中声明变量时, static 关键字指定变量只初始化一次,并在之后调用该函数时保留其状态。
5️⃣:static修饰局部变量时,会改变局部变量的存储位置,从而使得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变长。接下来用们用一段代码来进行解析: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test() {int x = 0;x++;printf("%d ", x); } int main() {int i = 0;printf("%d\n", i);while (i < 10){test();i++;}return 0; }
这段代码中每次调用test()函数时创建局部变量x赋值为 0,每次局部变量x出了test()函数后都会自行销毁。
所以可以很容易得到输出结果为:1 1 1 1 1 1 1 1 1 1
接着我们用上static关键字来修饰 test()函数中的局部变量 x: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test() {static int x = 0;x++;printf("%d ", x); } int main() {int i = 0;while (i < 10){test();i++;}return 0; }
输出结果变成了:1 2 3 4 5 6 7 8 9 10
原因是static修饰了局部变量x,令局部变量x变成静态的,且只能初始化一次,使得每次test()函数结束时局部变量x都不销毁,再次进入test()函数时则保留原有数值运行,因此x++数值越来越大。
⭐总结:
(1)static关键字修饰局部变量不改变作用域,但是生命周期变长。
(2)本质上,static关键字修饰局部变量,改变了局部变量的存储位置,因为存储位置的差异,使得执行效果不一样。普通的局部变量放在栈区,这种局部变量进入作用域创建,出作用域释放。局部变量被static修饰后成为静态局部变量,这种变量放在静态区,创建好后,直到程序结束后才释放。
4️⃣:static 关键字 没有赋值时,默认赋值为 0
接下来用们用一段代码来进行解析:
int a; int main() {char str[10];printf("integer: %d; string: (begin)%s(end)\n", a, str);return 0;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并没有对全局变量 a 和字符串数组 str 进行赋值,所以在输出时会出现随机值的现象。所以很容易得到如下的结果:
integer: 0; string: (begin)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攼l(end)
⚠ 注意:a 输出为 0 是因为 此时 a 是全局变量,也存放在静态区,所以可以默认值为 0 .
- 接着我们用上 static关键字 来修饰 全局变量 a 和字符串数组 str
static int a; int main() {static char str[10];printf("integer: %d; string: (begin)%s(end)\n", a, str);return 0; }
输出:
integer: 0; string: (begin)(end)
⭐总结:
static的另一个作用是默认初始化为0。其实全局变量也具备这一属性,因为全局变量也存储在静态数据区。在静态数据区,内存中所有的字节默认值都是0x00,某些时候这一特点可以减少程序员的工作量。比如初始化一个稀疏矩阵,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把所有元素都置0,然后把不是0的几个元素赋值。如果定义成静态的,就省去了一开始置0的操作。再比如要把一个字符数组当字符串来用,但又觉得每次在字符数组末尾加‘\0’;太麻烦。如果把字符串定义成静态的,就省去了这个麻烦,因为那里本来就是 ‘\0’。
3.4static在修饰局部变量和函数的作用
⭐作用:
保持变量内容的持久
- static的第一个作用是保持变量内容的持久,即static变量中的记忆功能和全局生存期。
- 存储在静态数据区的变量会在程序刚开始运行时就完成初始化,也是唯一的一次初始化。之后再次运行到含有 static 关键字的初始化语句时不会再执行该语句。共有两种变量存储在静态存储区:全局变量和 static 变量,只不过和全局变量比起来,static 可以控制变量的可见范围。
3.5static修饰全局变量和函数
3️⃣ :在全局和/或命名空间范围 (在单个文件范围内声明变量或函数时) static 关键字指定变量或函数为内部链接,即外部文件无法引用该变量或函数。
针对上面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们一次来解析以下:
1. 首先说一下全局变量,全局变量的作用域十分的广,只要在一个源文件中定义后,这个程序中的所有源文件、对象以及函数都可以调用,生命周期更是贯穿整个程序。文件中的全局变量想要被另一个文件使用时就需要进行外部声明(以下用extern关键字进行声明)。-----也就是说全局变量既可以在源文件中使用,也可以在其他文件中使用(只需要使用extern外部链接以下即可)2. static修饰全局变量和函数时,会改变全局变量和函数的链接属性-------变为只能在内部链接,从而使得全局变量的作用域变小。
接着我们用代码进行解析:
- 首先,在Hello.c文件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char a 和函数 PrintfHello(),之后在test.c文件中进行extern 进行外部链接,运行代码:
- 之后我们进入正题 在全局变量和函数之前用 static进行修饰,看看效果:
会发现生成错误,无法解析外部符号a和PrintfHello()等,全局变量a和PrintfHello()不能被test.c文件调用了。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static修饰后让全局变量a和PrintfHello()的作用域变小了,令全局变量a和PrintfHello()无法被其他文件调用。
⭐总结:
1.全局变量和函数本身是具有外部链接属性的,在Hello.c文件中定义的全局变量和函数,在test.c文件中可以通过【链接】来使用;
2. 但如果全局变量被static修饰,那这个外部链接属性就会被修改成内部链接属性,此时这个全局变量就只能在自己的源文件中使用;
3.6static在修饰全局变量和函数的作用
⭐作用:
如果加了 static,就会对其它源文件隐藏。例如在 a 和 printHello 的定义前加上 static,main.c 就看不到它们了。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不同的文件中定义同名函数和同名变量,而不必担心命名冲突。static 可以修饰函数和变量,将其对其他源文件隐藏起来,从而避免命名冲突。对于函数来讲,static 的作用仅限于该隐藏功能。
四、📖C++中的 static
本小节主要介绍在 C++中引入了面向对象的特性(类)之后,static关键字的一些用途。当然 C++ 是兼容 C 语言的,所以C语言中的 static 在C++中也是成立的。
4.1static的C++用法
声明为static的类成员称为类的静态成员,分为如下两类:
- 用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称之为静态成员变量
- 用static修饰的成员函数,称之为静态成员函数
静态的成员变量一定要在类外进行初始化
4.2static在C++中的重点概念
1️⃣:静态成员为所有类对象所共享,不属于某个具体的实例
2️⃣:静态成员变量必须在类外定义,定义时不添加static关键字
3️⃣:静态成员函数没有隐藏的this指针,不能访问任何非静态成员
4️⃣:访问静态成员变量的特殊方式5️⃣:静态成员和类的普通成员一样,也有public、protected、private3种访问级别,也可以具有返回值
⭐:接下来,将重点讲解上面三个作用个五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
静态成员为所有类对象所共享,不属于某个具体的实例
请看如下代码:
class A { private:static int _n;int _k;char _a; }; int main() {cout << sizeof(A) << endl; //8return 0; }
这里的运行结果为8,这里的计算规则是按照C语言那套计算结构体大小的规则。并没有把我静态成员变量_n考虑进去,因为静态成员变量属于整个类,是类的所以对象,所以静态变量成员不计入总大小。
-
静态成员变量必须在类外定义,定义时不添加static关键字
静态成员变量属于整个类,而不是类的某个特定实例,它在所有类实例之间是唯一的。因此,需要在类外为其分配存储空间并进行初始化。定义时使用类名加作用域解析运算符 “::” 来指明该变量属于哪个类,无需再次使用 static 关键字。
示例:
#include <iostream>class MyClass { public:// 声明静态成员变量(类内声明)static int staticVar;static const int constStaticVar; // 常量静态成员变量// 成员函数可以访问静态成员变量void printStaticVar() {std::cout << "静态成员变量的值: " << staticVar << std::endl;} };// 静态成员变量的类外定义(不添加static关键字) int MyClass::staticVar = 0;// 常量静态成员变量的类外定义 const int MyClass::constStaticVar = 100;int main() {// 通过类名直接访问静态成员变量MyClass::staticVar = 5;std::cout << "通过类名访问: " << MyClass::staticVar << std::endl;// 通过对象访问静态成员变量MyClass obj1, obj2;obj1.staticVar = 10;std::cout << "通过obj2访问: " << obj2.staticVar << std::endl;// 调用成员函数访问静态成员变量obj1.printStaticVar();// 访问常量静态成员变量std::cout << "常量静态成员变量: " << MyClass::constStaticVar << std::endl;return 0; }
- 在类内,我们声明了静态成员变量
staticVar
和常量静态成员变量constStaticVar
- 在类外,我们对这两个静态成员变量进行了定义和初始化,注意没有使用
static
关键字- 静态成员变量可以通过类名直接访问(
MyClass::staticVar
),也可以通过对象访问(obj1.staticVar
)- 所有对象共享同一个静态成员变量,修改一个对象的静态成员变量会影响所有对象
不过,C++17 支持在类内直接初始化静态成员,但需要使用 inline 关键字
class MyClass { public:// C++17特性:inline静态成员变量可以在类内直接初始化inline static int staticVar = 0; };
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在类外单独定义了。
-
静态成员函数没有隐藏的this指针,不能访问任何非静态成员
- 原理:
普通成员函数在编译时,编译器会隐式地增加一个形参 this,并将当前对象的地址赋值给 this,所以普通成员函数能访问调用它的对象的成员。而静态成员函数属于整个类,不与任何对象实例关联,编译器不会为其隐式传递 this 指针。由于非静态成员是属于类的具体对象的,没有 this 指针就无法确定要访问哪个对象的非静态成员,因此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变量和非静态成员函数。
- 代码示例:
#include <iostream> class MyClass { private:int nonStaticVar; // 非静态成员变量 public:static void staticFunc() {// 以下代码会编译错误,因为没有this指针,无法访问nonStaticVar// std::cout << nonStaticVar << std::endl; }void nonStaticFunc() {nonStaticVar = 0; // 非静态成员函数可以访问非静态成员变量} };
- 调用方式:静态成员函数通常通过类名加作用域运算符 “::” 来调用,也可以通过对象调用,但它并不依赖于对象状态。例如
MyClass::staticFunc()
或myObj.staticFunc()
(myObj
是MyClass
的对象),这也体现了它与没有 this 指针、不依赖特定对象的特性。
-
访问静态成员变量的特殊方式
当静态成员变量为公有时,可有如下三种进行访问:
- 通过对象.静态成员来访问
- 通过类名::静态成员来行访问
- 通过匿名对象突破类域进行访问
class A { public: // 声明static int _k; }; // 定义 int A::_k = 0; int main() {A a;cout << a._k << endl; //通过对象.静态成员来访问cout << A::_k << endl; //通过类名::静态成员来行访问cout << A()._k << endl;//通过匿名对象突破类域进行访问return 0; }
当静态成员变量变成私有时,可采用如下方式:
- 通过对象.静态成员函数来访问
- 通过类名::静态成员函数来行访问
- 通过匿名对象调用成员函数进行访问
class A { public:static int GetK(){return _k;} private:static int _k; }; int A::_k = 0; int main() {A a;cout << a.GetK() << endl; //通过对象.静态成员函数来访问cout << A::GetK() << endl;//通过类名::静态成员函数来行访问cout << A().GetK << endl; //通过匿名对象调用成员函数进行访问return 0; }
-
静态成员和类的普通成员一样,也有public、protected、private3种访问级别,也可以具有返回值
- 1、静态成员函数可以调用非静态成员函数吗?
答案:不可以,因为静态成员函数是没有this指针的,无法调用非静态成员函数。
- 2、非静态成员函数可以调用类的静态成员函数吗?
答案:可以,因为静态成员为所有类对象所共享,不受访问限制
五、static面试题
搞清楚了static的特性,来看几道道面试题:
面试题1:
实现一个类,计算中程序中创建出了多少个类对象。
思路:
假设命名该类为A,那么A类型的对象一定是经过构造函数或拷贝构造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别定义两个静态成员变量,在构造函数和拷贝构造里++变量,这样,每创建一次对象,变量就++一次,自然就好求了。如下:
class A { public:A(){++_count1;}A(const A& aa){++_count2;}static int GetCount1(){return _count1;}static int GetCount2(){return _count2;} private:static int _count1; static int _count2; }; int A::_count1 = 0; int A::_count2 = 0; A Func(A a) {A copy(a);return copy; } int main() {A a1;A a2 = Func(a1);cout << a1.GetCount1() << endl; // 1cout << a2.GetCount2() << endl; // 3cout << A::GetCount1() + A::GetCount2() << endl; // 4 }
- 分析:
A a1 调用了一次构造函数;a2 = Func(a1),调用了一次拷贝构造;A copy(a),调用了一次拷贝构造;return copy 返回的时候,copy会销毁,所以提前需要进行拷贝构造进行拷贝保存 。所用总共四次。
static OJ面试题
题目链接:
JZ64 求1+2+3+...+n
思路:
这里我可以自己单独定义一个Sum类,专门进行求和,我定义n个对象,它就会调用n次构造函数,此时就可以在构造函数内实现累加,为了实现累加,需要在Sum类里设定两个静态成员变量,因为静态成员属于整个类,以此确保每次访问的变量都是同一个,最后,返回累加的值即可。注意:
如若不支持变长数组,我们只能用new来完成,在获取返回的累加值时,可以单独在类内写个函数返回私有成员变量,该函数可以是静态成员函数,这样就可以指定类域去调用,不需要借助对象了。也可以借助友元。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um { public:Sum() //构造函数内实现累加{_ret += _i;_i++;}int GetRet() //static int GetRet() 也可以是静态成员函数{return _ret; //返回获取的求和值} private://静态成员变量类内声明static int _i;static int _ret; }; //静态成员变量类外定义 int Sum::_i = 1; int Sum::_ret = 0;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Sum_Solution(int n) {Sum a[n]; //支持变长数组可以这样写return a[1].GetRet(); //注意通过对象去调用成员函数//return Sum::GetRet();静态成员函数支持用类域访问/* 如若不支持变长数组,就用new来开辟n个空间Sum* ptr = new Sum[n];return ptr->GetRet(); */} };
总结
1. 全局静态变量(文件作用域)
- 定义:在全局变量前加
static
,如static int g_var;
- 特性:
- 仅在当前文件可见(文件作用域),其他文件无法通过
extern
访问- 存储在全局数据区,程序生命周期内存在
- 未初始化时默认值为 0
- 用途:限制全局变量的可见范围,避免不同文件中同名变量的冲突
2. 局部静态变量(函数作用域)
- 定义:在函数内部定义的
static
变量,如void func() { static int count = 0; }
- 特性:
- 仅在函数内可见,但生命周期与程序一致(首次调用时初始化,后续调用不再重新初始化)
- 存储在全局数据区,而非栈区
- 多线程环境下需注意线程安全
- 用途:保存函数调用间的状态(如计数器、单例模式)
3. 静态成员变量(类作用域)
- 定义:在类内声明,类外定义的
static
变量- 特性:
- 属于整个类,而非某个对象,所有对象共享同一实例
- 必须在类外定义(C++17 前),定义时不加
static
关键字:int MyClass::var = 0;
- C++17 起可使用
inline
在类内直接初始化:inline static int var = 0;
- 可通过类名直接访问(
MyClass::var
)或对象访问(obj.var
)- 用途:存储类级别的共享数据(如对象计数器、全局配置)
4. 静态成员函数(类作用域)
- 定义:类内声明时加
static
的函数,如class MyClass { static void func(); };
- 特性:
- 无隐藏的
this
指针,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变量 / 函数)- 可访问静态成员变量和其他静态成员函数
- 通过类名直接调用(
MyClass::func()
)或对象调用(obj.func()
)- 不能被
virtual
修饰(无多态特性)- 用途:提供类级别的工具函数,与类关联但不依赖对象状态
5. 静态类(C++11 起,仅适用于嵌套类)
- 定义:在类内部定义的
static
类,如:class Outer { public:static class Inner {public:void func() {}}; };
- 特性:嵌套的静态类无需依赖外部类对象即可使用
- 用途:逻辑上与外部类关联但无需访问外部类成员的辅助类
6. 静态断言(C++11 起,
static_assert
)
- 定义:编译期断言,如
static_assert(sizeof(int) == 4, "int 必须为 4 字节");
- 特性:
- 在编译阶段检查条件,失败则编译报错
- 第一个参数为编译期常量表达式,第二个参数为错误信息字符串
- 用途:验证编译环境、类型大小等编译期条件
常见注意事项
- 存储区域:所有
static
变量(全局 / 局部 / 成员)均存储在全局数据区,程序结束时释放- 初始化顺序:不同编译单元中的全局静态变量初始化顺序不确定,可能导致 "静态初始化顺序问题"
- 访问权限:静态成员变量仍受类的访问控制(
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限制- 继承关系:派生类可访问基类的
public
/protected
静态成员,且不影响基类的静态成员值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1. 全局静态变量(仅当前文件可见) static int global_static = 10;class MyClass { public:// 3. 静态成员变量(类内声明)static int static_var;int non_static_var = 20;// 4. 静态成员函数static void static_func() {std::cout << "static_var: " << static_var << std::endl;// 错误: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 std::cout << non_static_var << std::endl;}// 非静态成员函数可访问静态成员void non_static_func() {static_var++; // 访问静态成员} };// 3. 静态成员变量(类外定义) int MyClass::static_var = 0;void count_calls() {// 2. 局部静态变量(仅初始化一次)static int calls = 0;calls++;std::cout << "调用次数: " << calls << std::endl; }int main() {// 访问全局静态变量std::cout << "全局静态变量: " << global_static << std::endl;// 访问局部静态变量(通过函数)count_calls(); // 调用次数: 1count_calls(); // 调用次数: 2// 访问类的静态成员MyClass::static_var = 5;MyClass::static_func(); // static_var: 5MyClass obj;obj.non_static_func();MyClass::static_func(); // static_var: 6return 0; }
通过上述总结可以看出,
static
关键字的核心是控制存储周期和作用域,合理使用可提高代码的封装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对C/C++ static关键字的理解
感谢你的三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