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器Vim
vim
一、模式切换
Vim 默认处于命令模式,各模式切换方式如下:
- 命令模式 ↔ 插入模式:按
i
(在光标前插入)、a
(在光标后插入)、o
(在当前行下插入新行)等进入插入模式;按Esc
回到命令模式。 - 命令模式 → 底行模式:输入
:
进入底行模式,按Esc
回命令模式。 - 命令模式 → 替换模式:按
R
(Shift + r
)进入替换模式,按Esc
回命令模式。 - 命令模式 → 块可视化模式(VISUAL BLOCK):按
Ctrl + v
进入,按Esc
回命令模式。
二、命令模式常用操作
(一)文本定位
gg
:跳转到文本开头。G
(Shift + g
):跳转到文本末尾。n + G
(n + Shift + g
):跳转到第n
行。$
(Shift + 4
):跳转到当前行结尾。^
(Shift + 6
):跳转到当前行开头。w
:按 “单词” 为单位向右移动光标。b
:按 “单词” 为单位向左移动光标。
(二)文本编辑
- 复制粘贴:
n + yy
:复制从当前行开始的n
行。p
:粘贴到当前行的下一行。
- 删除:
n + dd
:删除从当前行开始的n
行。x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连续按x
向右删除。X
(Shift + x
):向左删除光标前的字符。
- 替换:
r
:替换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符。R
(Shift + r
):进入替换模式,可批量替换字符。
- 大小写转换:
~
(Shift + ~
),快速转换光标所在字符的大小写。
(三)撤销与重做
u
:撤销上一步操作。Ctrl + r
:对u
的撤销操作进行重做(恢复被撤销的操作)。
(四)块操作(批量注释 / 去注释)
- 批量注释:
- 按
Ctrl + v
进入块可视化模式。 - 用
h
(左)、j
(下)、k
(上)键选择要注释的区域。 - 按
I
(大写I
)进入块插入模式。 - 输入注释符号(如
//
)。 - 按
Esc
,所选区域每行开头会添加注释符号。
- 按
- 批量去注释:
- 按
Ctrl + v
进入块可视化模式。 - 用
h
、j
、k
键选择要去注释的区域(选中注释符号部分)。 - 按
d或者x
,删除所选的注释符号。
- 按
三、底行模式常用操作
- 保存与退出:
w
:保存文件。q
:退出 Vim(文件未修改时)。wq
:保存并退出。w!
:强制保存(忽略权限等问题)。q!
:强制退出(不保存修改)。ZZ
(Shift + zz
):保存并退出(在命令模式下操作)。
- 搜索:
/key + n(ext)
,从当前位置向下搜索key
;按N
向上搜索。 - 编译运行:
:!cmd
,不退出 Vim,直接在终端执行cmd
命令(如编译运行代码)。 - 全局替换:
:%s/dst/src/g
,将文件中所有dst
替换为src
。 - 分屏操作:
:vs
,垂直分屏;按Ctrl + ww
在分屏间切换。 - 显示行号:
:set nu
,显示行号;:set nonu
,隐藏行号。
四、特殊场景
- 终端意外退出恢复:若 Vim 打开文件时终端突然退出,会生成
.swp
临时文件(可通过ls -al
查看)。再次打开文件时,Vim 会提示恢复,可选择恢复之前的编辑内容。 - 光标记忆:Vim 退出时,若光标在第
n
行,再次打开文件,光标会回到原来的位置。可通过vim main.c +9
直接打开文件并跳转到第 9 行。
vim的简单配置
直接让豆包等人工智能简单配置即可,注意删掉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