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可见光通信系统中OOK调制的误码率性能建模与分析
随着无线通信速率需求的不断增长,可见光通信(VLC)因其巨大的带宽潜力、免频谱许可及抗电磁干扰等优势,成为无线接入的有力补充。本文针对采用开关键控(OOK)调制的VLC系统,建立了基于Lambertian辐射模型的信道模型,并综合考虑了光学集中器增益与光电探测器视场角(FOV)等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方法,本文分析了在不同信噪比(SNR)条件下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结果表明,光学集中器增益和接收角度显著影响系统的误码性能;在合理的FOV设计下,系统能够在高SNR区域实现较低的BER,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作者:张家梁(自研改进)
引言
近年来,移动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对无线通信网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射频(RF)频谱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未来高速率、大容量的传输需求。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可见光通信(VLC)利用 380–780 nm 范围的可见光波段进行数据传输,具备频谱资源丰富、安全性高、抗电磁干扰等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VLC 的典型实现方式是利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射端,通过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方式实现信息传输。在多种调制方式中,开关键控(OOK)因其实现简单和较低复杂度而被广泛应用。然而,VLC 系统的性能不仅取决于调制方式,还受到信道特性和光学参数的显著影响。具体而言,Lambertian 辐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 LED 的发射特性;光学集中器增益和光电探测器的视场角(FOV)直接决定了接收信号强度与链路可靠性。
已有研究表明,FOV 的设计存在折衷关系:过大将引入额外噪声和干扰,而过小则限制接收灵敏度。因此,对 VLC 系统在不同 SNR 条件下的误码率(BER)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对于链路设计和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包含 Lambertian 信道和光学增益的系统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 OOK 调制的 BER 性能进行了仿真与评估,旨在为 VLC 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系统架构
1.系统概述
本系统基于 MATLAB 平台,面向室内可见光通信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VLC) 信道建模与性能分析实验设计,主要实现 在 Lambertian 辐射模型与光学集中器增益约束条件下的 OOK 调制通信系统 BER 性能评估。系统由 参数设置模块、比特生成与调制模块、信道建模模块、噪声叠加模块、检测与判决模块、性能统计模块和结果可视化模块 构成。
参数设置模块:初始化系统关键参数,包括 SNR 范围、比特数、LED 发射半功率角、接收器面积与视场角 (FOV)、光学集中器折射率及增益,为仿真运行提供全局配置。
比特生成与调制模块:产生随机二进制比特流,并采用 OOK 调制映射为发射符号,表示“0”不发光,“1”发光,实现光学链路的数字基带输入。
信道建模模块:对 VLC 链路进行建模,包括几何增益(Lambertian 辐射模型 + 接收器面积 + 光学集中器增益)、接收角度影响 (FOV 限制),共同决定信号传播过程中的功率衰减。
噪声叠加模块:在接收端信号上加入符合设定 SNR 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AWGN),模拟真实光电接收器中的噪声环境。
检测与判决模块:对接收信号进行零强迫均衡 (ZF) 处理,并通过阈值判决将接收信号判定为比特“0”或“1”,实现信息恢复。
性能统计模块:对比发送比特与接收比特,统计误比特数并计算对应的 BER 值,在多次重复仿真后得到平均误码率。
结果可视化模块:绘制 BER–SNR 曲线,以半对数形式直观展示系统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误码性能。
系统设计目标是实现一个 完整、可复现、可扩展的室内 VLC 链路仿真平台,既能用于学术研究与通信性能对比,也可作为可见光通信教学与工程应用的实验基础工具。
2.系统流程图
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 MATLAB 平台,采用 OOK 调制、Lambertian 信道建模与 AWGN 噪声叠加方法,对可见光通信系统的 BER 性能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 Gamma-Gamma 湍流信道下,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的 BER 随 SNR 增加而显著下降,并在约 45 dB 后快速进入低误码区间。
表 1 THz 通信系统 BER 实验结果
由表 1 可见,BER 随 SNR 的提升呈现出典型的指数下降趋势,在高于 50 dB 时系统已接近无误码传输,验证了 THz 通信链路在高信噪比条件下的可靠性。
表 2 VLC 系统 BER 实验结果(OOK 调制)
由表 2 可见,随着 SNR 的提高,系统 BER 呈现指数下降趋势;当 SNR 接近 30 dB 时,BER 已低于10-4,表明系统在高信噪比条件下能够实现可靠传输。
运行THz_main.m
图 1 BER 随 SNR 的变化曲线
Figure 1. Bit Error Rate (BER) versus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分析:随着 SNR 的提升,系统 BER 呈指数级下降,在高 SNR 区域趋近于零,验证了 OOK 调制在 AWGN 信道下的理论特性。
运行VLC_main.m
图 1 OOK 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 BER–SNR 曲线
Figure 1. BER versus SNR for OOK-modulated VLC system.
分析:随着 SNR 的提升,系统 BER 由高位饱和迅速下降,在约 30 dB 时已低于10-4,表明链路在高信噪比下具备可靠通信能力。
系统实现
本系统完全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主要集成以下脚本与模块: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 MATLAB 平台构建了可见光通信 (VLC) 与太赫兹 (THz) 通信系统的链路模型,采用 OOK 与 BPSK 调制方式,分别在 Lambertian 辐射信道与自由空间/吸收衰落信道条件下对系统的 BER 性能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两类系统的 BER 均随 SNR 提升呈现指数级下降趋势,其中 VLC 系统在约 30 dB 时即可实现10-4以下的 BER,表现出良好的误码性能,而 THz 系统在 50 dB 以上时可实现接近无误码传输,展现出高信噪比下的可靠性。整体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所建模型与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并为未来可见光与太赫兹通信链路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实验环境
硬件配置如表:实验所用硬件平台为惠普(HP)暗影精灵10台式机整机,运行 Windows 11 64 位操作系统,作为模型训练与测试的主要计算平台,能够良好支持Matlab的开发需求。
官方声明
实验环境真实性与合规性声明:
本研究所使用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均为真实可复现的配置,未采用虚构实验平台或虚拟模拟环境。实验平台为作者自主购买的惠普(HP)暗影精灵 10 台式整机,具体硬件参数详见表。软件环境涵盖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深度学习框架、MATLAB工具等,具体配置详见表,所有软件组件均来源于官方渠道或开源社区,并按照其许可协议合法安装与使用。
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循学术诚信和实验可复现性要求,确保所有实验数据、训练过程与结果均可在相同环境下被重复验证,符合科研规范与工程实践标准。
版权声明:
本算法改进中涉及的文字、图片、表格、程序代码及实验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由7zcode.张家梁独立完成。未经7zcode官方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传播、修改、转发或用于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本研究内容,请遵循学术规范,注明出处,并不得歪曲或误用相关结论。
本研究所使用的第三方开源工具、框架及数据资源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注,并严格遵守其相应的开源许可协议。使用过程中无违反知识产权相关法规,且全部用于非商业性学术研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