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理解O(1)调度算法的设计精髓

目录

一、从厨房看调度器本质

二、O(1)算法的核心架构

1.时间复杂度的革命

2.动态优先级魔法

三、算法运行的全景图

1.时间片分配策略 

2.上下文切换的艺术


前言:前面文章提到关于并发的概念,并发针对的是单核的CPU上同时运行很多情况,并不是某个程序在CPU上运行就一直运行,而是根据一定的时间片和调度算法来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引出了优先级的概念,造成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让每一个进程都享受到CPU上的资源,否则会导致进程饥饿。

一、从厨房看调度器本质

想象一家米其林餐厅的后厨:主厨需要同时处理 10 位客人的订单,5 个灶台同时开火,3 位帮厨待命。此时:

  • 牛排需要每 30 秒翻面

  • 浓汤需要持续搅拌防糊底

  • 甜点装饰需要精确到秒

  • 突发 VIP 订单要优先处理

优秀的主厨会动态调整任务顺序,既保证出餐速度又维持菜品质量。这正是操作系统进程调度的现实映射——O(1) 调度算法就是 Linux 内核这位"数字主厨"的调度秘籍。

二、O(1)算法的核心架构

1.时间复杂度的革命

传统调度器(如 Linux 2.4 的 O(n) 调度器)像新手主厨逐个检查每个订单:

// 伪代码示意 O(n) 遍历
for_each_process(p) {
    if (p->priority > max_prio)
        max_prio = p->priority;
}

这种线性扫描在面对数千进程时效率骤降。O(1) 调度器通过创新数据结构实现质的飞跃:

  • 双数组结构:active(待运行)和 expired(已耗尽时间片)

  • 位图索引:140 级优先级(0-139),每个优先级对应队列

  • 常数时间查询:通过 __ffs() 指令直接定位最高优先级队列

2.动态优先级魔法

算法通过智能调整避免"饿死"交互式进程:

// 动态优先级计算(简化版)
bonus = CURRENT->sleep_avg / 32 - MAX_BONUS/2;
priority = MAX_RT_PRIO + (bonus > 0 ? bonus : 0);
  • 睡眠时间统计:记录进程在可运行状态外的停留时间

  • 交互式奖励:频繁等待 I/O 的进程获得优先级提升

  • CPU 密集型惩罚:持续占用 CPU 的进程优先级衰减

三、算法运行的全景图

1.时间片分配策略 

# 时间片计算公式
if priority < 120:
    time_slice = (140 - priority) * 20 / CPU_LOAD
else:
    time_slice = (140 - priority) * 5 / CPU_LOAD
  • 实时进程:获得更长的时间片(20ms 级)

  • 普通进程:短时间片(5ms 级)

  • 负载自适应:根据系统负载动态调整

2.上下文切换的艺术

在学习 C 语言时,会接触到各类函数,部分函数有返回值,能被函数外部的变量接收。从函数栈帧的原理来看,函数创建后执行至结束,其栈帧会被销毁。而函数的数据以及外部程序要接收的数据,其来源与函数栈帧的传值方式相关。函数栈帧的传值是通过 CPU 寄存器进行的,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时数据也都存储在寄存器里。

当 CPU 进行进程切换时,会将当前正在运行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起来。在早期版本的内核中,这些数据存储于进程的进程控制块(PCB)中,而在当前版本中,虽并非直接存储在 PCB 中,但也是与 PCB 相关的存储位置。这意味着程序运行时的数据是直接或间接存储于 PCB 中的。

如此一来,当该进程后续被重新调度回来时,寄存器便能从进程的 PCB 中获取当时运行位置所产生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运行,从而实现进程切换,且保证程序运行时产生的数据不会丢失。

 

    A[时钟中断] --> B{检查时间片}
    B -- 未耗尽 --> C[继续运行]
    B -- 已耗尽 --> D{优先级调整}
    D --> E[移入expired数组]
    E --> F{active数组空?}
    F -- 是 --> G[交换active/expired]
    F -- 否 --> H[选择新进程]

这个状态机确保了:

  1. 硬件定时器驱动调度节奏

  2. 双数组实现无锁切换

  3. 位图操作保持 O(1) 复杂度

上下文数据的保存和恢复:

  • 上下文数据的保存:当一个进程在运行中,因为某些原因(比如时间片到了),需要暂时停止运行,让出 CPU,此时进程需要保存好自己所有的临时数据(即当前进程的上下文数据)到对应的 PCB 中,保存的目的是为了恢复。
  • 上下文数据的恢复:当这个进程又被切换回来时,或者切换到下一个新进程运行时,只需要把该进程的 PCB 中的上下文数据重新写入到 CPU 寄存器中,即可恢复运行。

【总结】

O(1) 调度器的设计体现了 Unix 哲学的经典原则:

  • 机制与策略分离:核心调度框架与具体优先级策略解耦

  • 时空平衡:用空间换时间(双数组+位图)

  • 渐进式优化:通过历史行为预测未来需求(sleep_avg)

虽然 CFS (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在 2.6.23 后取代了 O(1),但前者继承并发扬了其精髓:

  • 红黑树代替优先级数组

  • 虚拟时间替代静态优先级

  • 纳秒级精度替代毫秒级时间片

这种演进如同从机械手表到原子钟的跨越,但核心思想始终如一: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中,寻找最优的任务执行轨迹。理解 O(1) 算法,不仅是学习一个经典案例,更是掌握系统设计的底层思维——在约束中创造秩序,在混沌中寻找最优解。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总结
  • vscode 版本
  • Vscode无法加载文件,因为在此系统上禁止运行脚本
  • 大语言模型学习路径与开源模型推荐
  • 【第六节】C++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Bridge(桥接)模式
  • SGLang中context-length参数的默认值来源解析
  • 【Python修仙编程】(二) Python3灵源初探(2)
  • 代码异常(js中forEach)NO.3
  •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烟株提取和计数研究
  • EX_25/2/24
  • 【ISP】畸变校正 LDC
  • Ubuntu 下 nginx-1.24.0 源码分析 - ngx_set_inherited_sockets
  • DeepSeek回答:AI时代Go语言学习路线
  • 神卓 S500 组网设备连接交换机的详细步骤
  • 从零开始玩转TensorFlow:小明的机器学习故事 6
  • 鸿蒙ArkTs如何实现pdf预览功能?
  • Spring 源码硬核解析系列专题(五):Spring Boot 自动装配的原理
  • MySQL 中表和视图的关系
  • React进阶之前端业务Hooks库(三)
  • 娛閑放鬆篇2
  •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 “大国重器”、新型反隐身雷达……世界雷达展全面展示尖端装备
  • “80后”萍乡市安源区区长邱伟,拟任县(区)委书记
  • 篮球培训机构东方启明星被指停摆,家长称已登记未退费用超百万
  • 媒体:中国女排前队长朱婷妹妹被保送浙大受质疑,多方回应
  • 王伟妻子人民日报撰文:81192,一架永不停航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