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实践指南(中文版):章节梳理/主要知识体系和知识点
一、按知识体系
章节 | 知识体系 | 知识点 |
---|---|---|
1 引论 | 敏捷实践指南概述 | - 敏捷实践的目的和愿景 - 指南的开发过程与贡献者 - 敏捷方法的普遍性与适用性 |
2 敏捷概述 | 可确定的工作与高度不确定的工作 | - 可确定的工作与高度不确定的工作的定义与区别 - 不同工作类型对项目方法的选择影响 |
《敏捷宣言》及思维模式 | - 《敏捷宣言》的四大价值观 - 《敏捷宣言》的十二大原则 - 敏捷思维模式的定义与应用 | |
精益与看板方法 | - 精益思想的核心概念 - 看板方法的起源与应用 - 精益与看板方法与敏捷的关系 | |
不确定性、风险和生命周期选择 | - 项目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模型 - 不同生命周期方法对不确定性的应对策略 | |
3 生命周期选择 |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 - 预测型、迭代型、增量型、敏捷型生命周期的特征 - 不同生命周期的适用场景与比较 |
生命周期的连续区间 | - 生命周期连续区间的概念 - 不同生命周期在连续区间中的位置 | |
混合生命周期 | - 混合生命周期的定义与特征 - 混合生命周期的适用场景与实例 | |
结合了敏捷和预测的方法 | - 敏捷与预测法结合的策略 - 以预测法为主、敏捷方法为辅的策略 - 以敏捷方法为主、预测法为辅的策略 | |
4 实施敏捷:创建敏捷环境 | 从敏捷思维模式开始 | - 敏捷思维模式在项目团队中的应用 - 敏捷团队如何快速交付价值并获得反馈 |
仆人式领导为团队赋权 | - 仆人式领导的职责与特征 - 仆人式领导如何促进团队成功 | |
团队构成 | - 敏捷团队的角色与构成 - 跨职能团队的重要性 - 专职小组成员的影响 | |
团队工作场所 | - 团队工作场所的布局与设计 - 远程协作的工具与技术 | |
克服组织孤岛 | - 组织孤岛的定义与影响 - 克服组织孤岛的策略与方法 | |
5 实施敏捷:在敏捷环境中交付 | 项目章程和团队章程 | - 项目章程的重要性与内容 - 团队章程的制定与实施 |
常见敏捷实践 | - 回顾会议的目的与实施 - 待办事项列表的编制与细化 - 每日站会的组织与实施 - 展示/评审会议的意义与流程 - 迭代和增量交付的价值 | |
解决敏捷项目的挑战 | - 敏捷项目中常见的痛点与解决方案 - 敏捷项目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 |
敏捷项目的衡量指标 | - 敏捷团队衡量结果的方式 - 燃尽图、燃起图等工具的应用 - 速度、交付周期等关键指标的解释 | |
6 关于项目敏捷性的组织考虑因素 | 组织变革管理 | - 变革管理的重要性与驱动因素 - 变革就绪情况的评估与改进 |
组织文化 | - 组织文化对敏捷方法的影响 - 创建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 评估组织文化的方法 | |
采购和合同 | - 敏捷环境下的采购策略与合同类型 - 协作型合同的设计与实施 | |
商业实践 | - 敏捷环境下的商业实践调整 - 透明和开放协作的重要性 | |
多团队协作和依赖关系 | - 多团队协作的框架与方法 - 跨团队依赖关系的管理 | |
敏捷和项目管理办公室 (PMO) | - 敏捷PMO的角色与职责 - 不同类型敏捷PMO的特征 | |
组织结构 | - 组织结构对敏捷性的影响 - 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与特点 | |
组织演变 | - 敏捷转型的累积方式 - 组织演变的策略与步骤 | |
7 行动呼吁 | 持续改进与反馈 | - 持续改进的重要性与方法 - 反馈循环的建立与优化 |
参与敏捷社区 | - 参与敏捷社区的意义与途径 - 推动敏捷实践的持续发展 |
二、按章节
章节名称 | 子主题 | 具体知识点 |
---|---|---|
1. 引论 | 1.1 编写背景与目的 | - 编写《敏捷实践指南》的原因和目的 - 敏捷方法的应用范围扩展至非软件开发环境 |
1.2 敏捷实践指南的愿景 | - 提供项目团队相关工具、指导方针和技术理解 - 促进更好的项目成果 | |
1.3 核心创作团队介绍 | - 核心委员会成员背景与多样性 - 使用敏捷思维模式管理编写过程 | |
2. 敏捷概述 | 2.1 可确定的工作与高度不确定的工作 | - 可确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 高度不确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
2.2 《敏捷宣言》及思维模式 | - 《敏捷宣言》的四大价值观 - 《敏捷宣言》的十二大原则 | |
2.3 精益与看板方法 | - 精益思想的核心概念 - 看板方法的起源与应用 | |
2.4 不确定性、风险和生命周期选择 | - 不确定性对项目的影响 - 风险管理与生命周期选择的关系 | |
3. 生命周期选择 | 3.1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 - 四种生命周期(预测型、迭代型、增量型、敏捷型)的特征 |
3.2 预测型生命周期 | - 预测型生命周期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 |
3.3 迭代型生命周期 | - 迭代型生命周期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 |
3.4 增量型生命周期 | - 增量型生命周期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 |
3.5 敏捷生命周期 | - 敏捷生命周期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 迭代与增量在敏捷中的应用 | |
3.6 敏捷适用性筛选器 | - 评估模型与方法 - 敏捷适用性筛选工具 | |
3.7 混合生命周期 | - 混合生命周期的定义与特征 - 结合预测与敏捷方法的混合模型 | |
3.8 影响裁剪的项目因素 | - 项目属性对方法裁剪的影响 - 裁剪指南与建议 | |
4. 实施敏捷:创建敏捷环境 | 4.1 从敏捷思维模式开始 | - 敏捷思维模式的核心要素 - 项目团队如何以敏捷方式行动 |
4.2 仆人式领导为团队赋权 | - 仆人式领导的定义与职责 - 仆人式领导在敏捷环境中的角色 | |
4.3 团队构成 | - 敏捷团队的定义与特点 - 敏捷团队角色与职责 - 跨职能团队与通才型专家 | |
4.4 团队工作场所 | - 集中办公与分布式团队 - 团队工作场所的设计原则 | |
4.5 克服组织孤岛 | - 组织孤岛的定义与影响 - 克服组织孤岛的策略 | |
5. 实施敏捷:在敏捷环境中交付 | 5.1 项目章程和团队章程 | - 项目章程的重要性与内容 - 团队章程的制定与作用 |
5.2 常见敏捷实践 | - 回顾会议的目的与流程 - 待办事项列表的编制与细化 - 每日站会的组织与实施 - 展示/评审会议的意义与流程 | |
5.3 解决敏捷项目的挑战 | - 敏捷项目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敏捷项目的风险管理 | |
5.4 敏捷项目的衡量指标 | - 敏捷项目的经验指标与定量指标 - 敏捷团队衡量结果的方法 | |
6. 关于项目敏捷性的组织考虑因素 | 6.1 组织变革管理 | - 组织变革管理的模型与框架 - 变革管理驱动因素与就绪情况 |
6.2 组织文化 | - 组织文化对敏捷方法的影响 - 创建安全环境与评估文化 | |
6.3 采购和合同 | - 敏捷环境下的采购策略与合同类型 - 敏捷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 |
6.4 商业实践 | - 敏捷方法对商业实践的影响 - 支持敏捷工作的商业实践调整 | |
6.5 多团队协作和依赖关系 | - 多团队协作的框架与考虑事项 - 敏捷环境下的团队协作策略 | |
6.6 敏捷和项目管理办公室 (PMO) | - 敏捷PMO的角色与职责 - 敏捷PMO为价值驱动型、面向创新型、多学科型的特点 | |
6.7 组织结构 | - 组织结构对敏捷性的影响 - 不同组织结构下的敏捷实施策略 | |
6.8 组织演变 | - 组织敏捷性的逐步提升 - 变更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 |
7. 行动呼吁 | 7.1 持续改进与创新 | - 敏捷实践的持续改进过程 - 参与更广泛的项目管理和敏捷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