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电路-180]:集成运放,在同向放大和反向放大电路中,失调电压与信号一起被等比例放大;但在跨阻运放中,失调电压不会与电流信号等比例放大。
在集成运放的不同应用电路中,失调电压(Vos)的处理方式确实存在差异,这主要取决于电路的拓扑结构和信号类型(电压或电流)。以下从同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跨阻放大器三种典型电路出发,详细分析失调电压的行为差异:
1. 同相放大器与反相放大器:失调电压被等比例放大
(1)同相放大器
- 电路结构:输入信号接运放同相端,反馈网络接反相端。
- 失调电压影响:
失调电压是运放内部的固有直流偏移,等效于在同相端叠加一个直流电压源 Vos。
根据虚短原理(V+≈V−),反相端电压 V− 也会跟随 Vos。
输出电压由反馈网络决定,包含输入信号和失调电压的放大结果:
Vout=(1+R1Rf)Vin+(1+R1Rf)Vos
- 结论:失调电压与输入信号一起被增益 Av=1+Rf/R1 等比例放大。
(2)反相放大器
- 电路结构:输入信号接运放反相端,反馈网络接同相端(通常同相端接地)。
- 失调电压影响:
失调电压等效于在同相端叠加 Vos,根据虚短原理,反相端电压 V−≈Vos。
输入电流 Iin=(Vin−Vos)/R1,反馈电流 If=(Vos−Vout)/Rf。
由虚断(Iin≈If)推导输出电压:
Vout=−R1RfVin+(1+R1Rf)Vos
- 结论:失调电压同样被增益 Av=1+Rf/R1 等比例放大(与同相放大器一致)。
2. 跨阻放大器:失调电压不与电流信号等比例放大
(1)电路结构
- 输入为电流信号 Iin,反馈电阻 Rf 将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
- 运放同相端通常接地(V+=0),反相端通过反馈网络实现虚地(V−≈0)。
(2)失调电压影响
失调电压等效于在同相端叠加 Vos,但此时同相端未直接连接输入信号,而是通过反馈电阻 Rf 与反相端耦合。
根据虚短原理,反相端电压 V−≈Vos(而非0)。
输入电流 Iin 全部流过 Rf,产生输出电压:
Vout=−IinRf+Vos
- 第一项:电流信号 Iin 通过 Rf 转换为电压,增益为 −Rf(跨阻增益)。
- 第二项:失调电压 Vos 直接叠加到输出端,未被跨阻增益放大。
(3)关键差异分析
- 电压放大器(同相/反相):失调电压作为输入端的直流偏移,通过增益网络被放大。
- 跨阻放大器:失调电压不参与电流-电压转换过程,而是作为独立偏移量直接叠加到输出。因此,其影响程度与 Rf 无关,仅取决于运放本身的 Vos 大小。
3. 物理本质与工程意义
(1)物理本质
- 失调电压是运放输入级的对称性缺陷导致的直流偏移,其表现取决于输入信号的类型:
- 电压信号:失调电压与输入电压叠加,共同被放大。
- 电流信号:失调电压不改变电流路径,仅作为输出端的附加偏移。
(2)工程意义
- 电压放大器:失调电压的放大可能导致输出饱和(尤其在高增益时),需通过调零电路或低失调运放(如OPA277)抑制。
- 跨阻放大器:失调电压的直接影响较小(因未被放大),但可能限制动态范围(如光电二极管放大电路中,小电流信号可能被失调电压掩盖)。此时需选择超低失调运放(如LTC6268)或采用交流耦合技术。
4. 总结对比表
电路类型 | 失调电压行为 | 输出表达式 | 关键影响 |
---|---|---|---|
同相放大器 | 与输入信号等比例放大 | Vout=AvVin+AvVos | 高增益时易饱和 |
反相放大器 | 与输入信号等比例放大 | Vout=−AvVin+AvVos | 同上 |
跨阻放大器 | 直接叠加,不放大 | Vout=−IinRf+Vos | 影响小电流信号检测精度 |
5. 设计建议
- 电压放大器:优先选择低失调运放(如Vos<10μV),或通过外部调零电路(如运放调零引脚)补偿。
- 跨阻放大器:若信号电流极小(如pA级),需选择超低失调运放(如Vos<1μV),或采用斩波稳零技术(如LTC1052)消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