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技术解析:AI如何“边查边答”,还要守住数据安全底线?
一、什么是检索增强生成(RAG)?
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简称 RAG)是一种结合了信息检索与自然语言生成的人工智能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在生成回答之前,先从外部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作为上下文输入到生成模型中,从而生成更准确、更具上下文感知的回答。
传统的语言模型(如 GPT)依赖于训练数据进行回答,无法访问实时信息。而 RAG 模型则通过集成检索机制,能够在生成过程中动态获取最新数据。例如:
当用户询问“2025年中国的网络安全新规有哪些?”时,RAG模型会先检索相关法规文件或新闻报道,然后结合这些内容生成回答,而不是仅依赖模型记忆。
二、RAG 的工作流程
RAG 的典型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用户输入查询(如一个问题或请求)。
-
检索模块启动,从外部数据库、文档库或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查询相关的内容。
-
生成模块接收检索结果,将其与原始查询一起输入到语言模型中。
-
模型生成回答,融合检索内容与语言理解,输出更具事实性和上下文的响应。
这种方式使得模型不仅“会说”,更“有依据”。
三、RAG 的优势
1. 实时数据检索
RAG 可以在生成过程中访问最新信息,适用于快速变化的领域,如金融、法律、技术等。
在金融行业中,用户询问“今天美联储是否加息?”时,RAG 能检索当天的新闻或公告,生成实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