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统计师-统计法规-第三章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统一统计原则 ★
一、统计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 以实现统计法既定任务和特定功能为目的的基本法律思想
- 统计法基本精神的体现
- 统计法所调整的统计法律关系的集中反映
- 贯穿于整个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法律制度和所有统计法律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准则
- 反映统计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对各种统计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是统计法的基础,又是统计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依据
二、统一统计原则的具体体现
- 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
-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 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第二节 独立统计原则 ★★
一、国际统计准则
- 联合国《统计组织手册》将独立性作为统计机构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观和原则的第一条
二、我国法律规定
-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第三节 科学统计原则 ★
一、科学统计的内涵
- 科学统计原则始终贯穿于统计立法过程中
二、具体规定
- 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
第四节 规范统计原则 ★★
一、规范统计的重要性
- 统计调查过程和行为的规范是统计数据可靠性的前提
- 失去了规范性,统计数据就很难说是可靠的
- 不可靠的数据很难让人信任,也就失去了可信性
二、法律保障
- 严格按照统计法律规定制定统计调查制度
- 按照制度组织实施统计调查
- 为提高统计调查的可靠性、可信性建立扎实的法制保障
第五节 如实统计原则 ★★
一、统计调查对象的义务
-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 个体工商户和个人
- 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
二、统计机构的责任
-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
三、法律责任
- 对不如实提供、搜集、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惩戒措施
第六节 公共统计原则 ★★★
一、政府统计的性质
- 由政府统计是由公共资源支撑的调查活动
- 获得的各类统计资料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公共产品
- 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统计资料的公开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
- 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 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第七节 诚信统计原则 ★★★
一、保密义务
- 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
- 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二、保密范围
-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以下内容应当予以保密:
- 国家秘密
- 商业秘密
- 个人信息
第八节 国家统计优先原则 ★★★
一、政府统计的组成
- 国家统计
- 部门统计
- 地方统计
二、基本原则
-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
- 明确分工
- 相互衔接
- 不得重复
三、数据权威性
- 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主要内容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内容重复、矛盾
第九节 统计违法必惩原则 ★
一、惩戒措施的层次性
- 轻微违法:批评教育、警告
- 较重违法:罚款处罚
- 严重违法:
- 有关责任人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的处分
- 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律适用范围
- 统计法律制度对所有违背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和法律义务的统计违法行为都规定了惩戒措施
统计法基本原则体系总结
原则名称 | 重要程度 | 核心内容 |
---|---|---|
统一统计原则 | ★ | 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
独立统计原则 | ★★ | 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报告、监督职权 |
科学统计原则 | ★ | 调查项目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审查 |
规范统计原则 | ★★ | 统计过程和行为的规范化 |
如实统计原则 | ★★ |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提供统计资料 |
公共统计原则 | ★★★ | 统计资料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
诚信统计原则 | ★★★ | 保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 |
国家统计优先原则 | ★★★ | 国家统计优先,避免重复调查 |
统计违法必惩原则 | ★ | 对违法行为实行分级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