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管理学习笔记5-生产和服务设施的选址
运作管理-北京交通大学
5.1.设施选址概述
设施选址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做这个决策的时候会投入比较多的资源,而且未来去改变选址的成本和代价也比较大。
5.1.1.设施选址的重要性
- 设施选址影响企业经营情况
- 设施选址对设施布局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价格、服务质量等有深远的影响。
- 设施选址是一项长期的投资,一旦建成后发现有不当、不合理的地方,后果无法通过简单的措施进行弥补,所以说企业的选址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与企业总体战略密切相关。
- 在决策时,一定要考虑企业自身设施,产品特点,结合充分的调查分析,以长远发展的观点,进行决策。
- 设施选址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竞争的焦点。设施选址是否合理,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成本的高低,不同的选址决策会影响运营的成本,原材料成本,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的成本等。 - 设施选址影响企业社会效益
设施选址决定了企业接触的外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的生活质量、工作情绪以及公共关系都会产生影响。合理的选址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也有利于保护环境,使企业的社会效益达到最优。
5.1.2.设施选址的目标
企业必须以全局的视角来审视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规划。通常来说,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规划有以下几点:
- 服务水平最优化。已经成为企业保持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与选址决策直接相关的客户服务指标包括:交付货物或服务的速度、准时性,企业为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多频次的需求,选择距离终端消费者更近的地点作为最终方案。
- 发展潜力最大化。生产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在作选址决策时,必须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要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能力,增强经济收益等目标,还应该使企业保持发展潜力,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市场扩大的需要。
- 成本最小化。选址决策最传统的目标就是成本最小化,包括土地成本(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费用,如租金)、运输成本(取决于原材料供应地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需求点之间的距离等)。
关系:发展潜力最大化是成本最小化和服务水平最优化的前提保证;而服务最优化和成本最小化有时是矛盾的,服务的优化可能导致成本的相应提高。实际决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
5.1.3.设施选址遵循原则
5.2.设施选址影响因素及步骤
生产运作全球化对设施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选址的机会增多
2.选址问题复杂化
3.选址过程中还要同时考虑该地区是否能够适应生产运作全球化的技术要求
影响全球化选址的因素:
选址影响因素之间的权衡与取舍
第一,分清主次,抓住关键因素;
第二,根据设施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因地制宜;
第三,对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来说,两者考虑的影响因素和同一因素的重要程度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服务型企业重点考虑销售收入,因此在选址中设施与目标市场的接近程度是首要影响因素,设施应接近顾客群。
制造型企业以降低成本为发展首要目标,因此靠近目标市场在这类企业的选址过程中影响程度不高。
选址的一般步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准备阶段
首先确定选址总目标,制定设施选址规划;其次,根据企业的产品类别、特性和规模以及企业职工数、车间构成、运输方案等方面识别设施选址的重要因素,在综合考虑重要因素后进行区域的初步选取。 -
现场勘察阶段
成立选址小组,对初步确定的区域进行现场勘查和调查,收集各方面资料(地形图、城市规划图、交通线路图、水温条件、运输价格、税费等),将所勘查的选址方案整理成选址方案汇总表,以便进行下一阶段的方案评选。
-
评选和确定方案阶段
对候选方案采取合适的评价方法,结合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全面的评价,从中确定一个最佳的方案。
5.3.设施选址的定量分析方法
5.3.1.分级加权法
(1)分级加权法的分类
方法一:赋予各因素相同权重,按照各因素的评价标准,给每一个候选地址打分并求和,每个候选地址的总分即为各因素的分数之和。最后比较各地址的总分,选择总分最高者作为最优选择方案。
方法二:赋予各因素不同的权重,各因素利用共同的评价标准,对每一备选地点进行定级。
方法三:对每一个因素规定不同的权重,然后按照因素规定评价标准,给每一个备选地址进行打分,将每一个因素得分乘以规定的权重,即得各备选地点的每一因素得分。将各因素得分相加得到该地点的总分数。选择总分最高者作为最优选择方案。
(2)分级加权法的步骤
a.将有关因素列出清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b.对每一个因素确定评价标准,按照评价标准对每个备选地点进行打分。
c.分值与权重相乘,并求出每个地点各项因素得分的乘积总和。
d.比较各地点的最终得分,选择分数最高的备选地点为最终方案。
在实际中,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进行快速决策:一、淘汰法; 二、设置最低临界值。
例1:某家服装店打算开一家分店,下表是两个备选地点的信息:
由上表可知,地点2综合得分最高,是比较好的选择。
5.3.2.重心法
模型如下
重心坐标标准公式:
最终求出使总运输成本最小时设施的坐标
重心法的本质是选择一个成本最低的地址,所谓成本最低是指运输距离与运输数量相乘的乘积的运输成本最低(minTC)。
例2:求图中目的地地图中的重心坐标位置(di)。假定从重心运往4个目的地的商品数量一致。
解:首先在图上加上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可以得出目的地的坐标。
根据坐标可以算出重心:
假定前面问题中运往各地商品数量如下所示,请确定重心位置。
解:因为运往各个目的地的商品数量是不同的,因此必须用加权平均公式:
所以,重心的坐标点大约是(3, 3.7),这个点在D2(3, 5)的南方。
5.3.3.Baumol-wolfe模型
5.3.4.线性规划法–运输问题
5.3.5.启发式方法
启发式方法一般基于直观或经验来构造,计算方法简单,遵循成本最小的原则,适用于设施备选点个数较少的情况。
例【5-5】:某公司拟在某市建立两家连锁超市,该市共有4个区,记为甲、乙、丙、丁。各区可能到超市购物的人数权重已经给出。求该超市设置于哪两个区内,使居民到超市购物最方便,即总距离成本最低。各区距离及权重数据如下表所示。
解:(1)将各区人口数与人口权重相乘再乘以各区间的距离,得到总的距离成本,并将各列相加,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5-11中看出,社区丙所在列总成本最低为1147,所以其中一个超市建在丙区。
(2)甲乙丁各列数字与丙列数字相比较,若小于丙列同行数字,则将其保留,若大于丙列数字则将原数字改为丙列数字。得到新表,并将同列数字相加。
如上表所示,社区丁所在列总成本最低,则选丁区为另一超市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