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算法系列】常见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与插入排序

文章目录

  • 常见排序算法详解:冒泡排序、选择排序与插入排序
    • 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 1.1 基本原理
      • 1.2 时间复杂度
      • 1.3 空间复杂度
      • 1.4 稳定性
      • 1.5 Java 实现示例
    • 2.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 2.1 基本原理
      • 2.2 时间复杂度
      • 2.3 空间复杂度
      • 2.4 稳定性
      • 2.5 Java 实现示例
    • 3.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 3.1 基本原理
      • 3.2 时间复杂度
      • 3.3 空间复杂度
      • 3.4 稳定性
      • 3.5 Java 实现示例
    • 4. 总结
      • 4.1 各算法特点对比
      • 4.2 适用场景

常见排序算法详解:冒泡排序、选择排序与插入排序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问题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种常见的简单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这些算法虽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不如更复杂的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但它们易于理解和实现,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和理解排序的基本原理。

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基本原理

冒泡排序通过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列表,依次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它们的位置,使得每一轮遍历后最大的元素逐渐“冒泡”到列表的一端。

步骤

  1. 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
  2. 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这两个元素的位置。
  3.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元素为止。

1.2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情况:O(n) (已经有序的情况)
  • 平均和最坏情况:O(n^2)

1.3 空间复杂度

  • O(1) (原地排序)

1.4 稳定性

  • 稳定(相同值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1.5 Java 实现示例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for (int i = 1; i < arr.length; i++) {
        int length = arr.length - i;
        boolean swap = false;
        for (int j = 0; j < length; j++) {
            // 交换元素以便将较大的元素冒泡
            if(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swap = true;
            }
        }
        if(!swap) {
            break;
        }
    }
}

2.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2.1 基本原理

选择排序每次从未排序部分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并将其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步骤

  1. 从未排序部分中找到最小的元素。
  2. 将该元素与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3.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2.2 时间复杂度

O(n^2)

2.3 空间复杂度

O(1) (原地排序)

2.4 稳定性

不稳定(相同值的相对位置可能会改变)

2.5 Java 实现示例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Sort(int[] arr)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 1; i++) {
        // 假定当前元素最小
        int minIndex = i;
        // 循环遍历未排序部分,查找最小元素的索引
        for (int j = i + 1; j < arr.length; j++) {
            if(arr[minIndex] > arr[j]) {
                minIndex = j;
            }
        }

        // 把最小元素挪到当前正确位置
        if(minIndex > i)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 temp;
        }
    }
}

3.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3.1 基本原理

插入排序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步骤

  1.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遍历数组。
  2. 将当前元素与前一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当前元素小于前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并继续向前比较,直到找到正确的位置。
  3. 对每个元素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3.2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情况:O(n) (已经有序的情况)
  • 平均和最坏情况:O(n^2)

3.3 空间复杂度

O(1) (原地排序)

3.4 稳定性

稳定(相同值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3.5 Java 实现示例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Sort(int[] arr) {
    for (int i = 1; i < arr.length; i++) {
        int j = i;
        int key = arr[i];

        // 比当前元素大的数往右移动
        while(j > 0 && key < arr[j - 1]) {
            arr[j] = arr[j - 1];
            j --;
        }

        arr[j] = key;
    }
}

4. 总结

4.1 各算法特点对比

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最好)时间复杂度(平均)时间复杂度(最坏)空间复杂度稳定性
冒泡排序O(n)O(n^2)O(n^2)O(1)稳定
选择排序O(n^2)O(n^2)O(n^2)O(1)不稳定
插入排序O(n)O(n^2)O(n^2)O(1)稳定

4.2 适用场景

冒泡排序 和 选择排序 适合小规模数据集或几乎已排序的数据集。
插入排序 在数据量较小或几乎已排序的情况下表现良好。

尽管这些排序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不如更复杂的算法,但它们的简单性和直观性使其成为初学者理解排序原理的理想选择。

http://www.dtcms.com/a/36642.html

相关文章:

  • Unity自定义树(Tree)
  • 城电科技|会追日的智能花,光伏太阳花开启绿色能源新篇章
  • 【无标题】网络安全公钥密码体制
  • html中的元素(2)
  • 云计算相关
  • 苍穹外卖day4套餐管理新增接口个人实现及思考过程记录
  • MaxKB+Ollama+DeepSeek1.5B部署知识库
  • DeepSeek-V3 论文总结
  • React进阶之React核心源码解析(三)
  • Jtti.cc:站群服务器SEO优化建议,如何分配多IP?
  • Java进阶:SpringMVC中放行静态资源
  • Go小技巧易错点100例(二十二)
  • Spring Boot 与 MyBatis 数据库操作
  • 【Java】I/O 流篇 —— 缓冲流
  • 什么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服务(KCS)?最佳实践是什么?
  • STM32+ESP8266局域网通信
  • 【Java项目】基于Spring Boot的交流互动系统
  • 【工欲善其事】2025 年实现听书自由——基于 Kokoro-82M 的开源 TTS 工具 audiblez 本地部署实战
  • AI多模态梳理与应用思考|从单文本到多视觉的生成式AI的AGI关键路径
  • msc2n修改物料有效期
  • 【算法】 ‘abb‘ 型子序列问题——前后缀分解 python
  • 【红队利器】单文件一键结束火绒6.0
  • 2025最新最全【大模型学习路线规划】零基础入门到精通_大模型 开发 学习路线
  • C语言 ——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函数
  • Deepseek 实战全攻略,领航科技应用的深度探索之旅
  • R Excel 文件:高效数据处理的利器
  • 基于SpringBoot+mybatisplus+vueJS的高校选课系统设计和实现
  • [AI]【Comfyui】 生成基本流程图的步骤保姆记录
  • 华为2025年技术发布会: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大爆发
  • Go 之 语言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