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从网络层接入控制过渡到应用层身份认证的过程

这个过程非常经典,它涉及到了现代企业网络管理中几项核心的安全和控制技术。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从网络层接入控制过渡到应用层身份认证的过程。

其核心原理是:先保证设备是合法的(加域),再保证使用设备的人是合法的(网页认证)

下面我为您详细分解其中的技术原理:


第一阶段:加域前,连入网线(网络基础访问)

当您只是插上网线时,您的电脑会通过DHCP协议自动获取到一个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此时,您的电脑获得了基础的网络连接能力,可以访问互联网(如果策略允许)和网络中的一些基本服务。

但是,这时的访问权限是极其有限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或安全设备(如防火墙)会根据您的IP地址或MAC地址,将您划入一个访问权限极低的初始VLAN访客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您通常只能做两件事:

  1. 访问互联网(可能也被限制)。
  2. 访问进行身份认证所必需的那个特定网页(即认证门户网站)。

技术关键词:VLAN、ACL(访问控制列表)、DHCP


第二阶段:加域(设备身份认证)

“加域”指的是将您的计算机加入到企业的Active Directory域中。

  • 目的: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向网络证明您的设备是一台受公司管理和信任的合法设备,而不是一台随便带来的个人电脑或潜在的不安全设备。
  • 过程:在加域过程中,您需要输入域管理员账号密码。计算机会与域控制器(AD Domain Controller)通信,在AD中创建一个计算机对象,并建立一种安全信任关系。之后,您就可以用域账号登录这台电脑。
  • 影响:加域成功后,您的电脑身份得到了网络的认可。网络设备(如支持802.1X的交换机)或安全系统(如NAP/NAC)可能会根据策略,将您的电脑切换到另一个权限更高的VLAN中。这个VLAN可以访问更多的内部网络资源,如文件服务器、内部网站等。

技术关键词:Active Directory (AD), 域控制器 (DC), 计算机身份认证, 802.1X协议(可能)


第三阶段:网页登录认证(用户身份认证)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通常由一个叫做网络接入控制(NAC) 的系统来完成。

  • 目的:这一步的目的是验证正在使用这台已受信任设备的人,是否是一个合法的授权用户。它实现了基于用户的精细访问控制。
  • 过程(技术原理详解)
    1. 强制门户(Captive Portal):当您的浏览器尝试访问任意网站时,NAC系统会拦截您的HTTP请求,并将其重定向到一个特定的认证网页(这就是您需要登录的页面)。您会感觉“好像只有打开这个页面才能上网”。
    2. 认证方式:在这个网页上,您需要输入您的域用户名和密码(即您登录电脑时用的账号密码)。
    3. 后台验证:您提交的账号密码不会被这个网页直接处理,而是被传递给后台的RADIUS服务器
    4. RADIUS与AD联动:RADIUS服务器会去找企业的域控制器(AD) 核实您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
    5. 授权:如果认证成功,RADIUS服务器会通知网络设备(如交换机或防火墙):“这个IP地址/MAC地址的用户XXX认证成功了”。
    6. 动态授权:网络设备会根据RADIUS服务器下发的指令,动态地为您的网络连接应用一套新的访问控制列表(ACL),或者确认您已经在正确的VLAN中。至此,您才获得了访问内部网络特定资源(如财务系统、研发服务器等)的完整权限。

技术关键词:网络接入控制 (NAC)、强制门户 (Captive Portal)、RADIUS协议、AD/RADIUS集成、用户身份认证


总结与类比

您可以这样理解:

  1. 插网线:就像是走进了公司大楼的大门(物理连接建立)。
  2. 加域:就像是给您的电脑配发了一张公司门禁卡(设备身份)。有了这张卡,你可以通过门禁进入办公区(更高级的VLAN),但办公区里的各个会议室、机密档案室的门你还是打不开。
  3. 网页认证:就像是你在电脑上打开一个内部系统时,它要求你再次输入你的个人工号和密码(用户身份)。系统确认你是哪个部门的员工后,才允许你访问你有权访问的特定数据(应用层权限)。

这种双重认证(设备+用户)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内网的安全性。即使一台受信任的电脑丢失或被非授权人员使用,他不知道用户的密码,依然无法访问核心内网资源。同时,网络管理员可以基于用户的角色(如财务部、技术部)来制定极其精细的访问策略。

http://www.dtcms.com/a/361489.html

相关文章:

  • 电源相关零碎知识总结
  • 如何把指定阿里云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移动到另一个文件夹下,移动文件时把文件名称(不包括文件后缀)进行md5编码
  • @Autowired注入底层原理
  • 吴恩达机器学习补充:决策树和随机森林
  • AUTOSAR AP R24-11 Log and Trace 文档总结
  • 贪心算法解决钱币找零问题(二)
  • CentOS10安装RabbitMQ
  • [特殊字符]【C语言】超全C语言字符串处理函数指南:从原理到实战
  • ARM的编程模型
  • TikTok Shop 物流拖后腿?海外仓系统破解物流困局
  • nginx是什么?
  • MQ使用场景分析
  • OpenHarmony 分布式感知中枢深度拆解:MSDP 框架从 0 到 1 的实战指南
  • 2025年- H104-Lc212--455.分发饼干(贪心)--Java版
  • 电动自行车淋水安全测试的关键利器:整车淋水性能测试装置的技术分析
  • 零基础深度学习技术学习指南:从入门到实践的完整路径
  • 大语言模型对齐
  • 中宇联SASE解决方案荣获最佳实践奖,助力国际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
  • 像信号处理一样理解中断:STM32与RK3399中断机制对比及 Linux 驱动开发实战
  • Kali自带的录屏工具:recordmydesktop
  • 响应式编程框架Reactor【8】
  • LINUX 91 SHELL:删除空文件夹 计数
  • 【C++】内存管理机制:从new到delete全解析
  • 如何对嵌入式软件进行单元测试
  • 增强现实—Gated-attention architectures for task-oriented language grounding
  • 8K4K图像评估平台
  • Shader开发(十九)统一变量纹理亮度调节
  •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算法--高频脉振方波注入法(新型位置跟踪策略)
  • Linux常用命令行大全:14个核心指令详解+实战案例
  • 第8篇c++Expression: (L“Buffer is too smal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