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文件编辑基础教程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通过简单的符号组合实现文本格式化(如标题、列表、链接等),最终可转换为 HTML 或其他格式。它以「易读易写」为核心,广泛应用于技术文档、博客、笔记工具(如 Typora、VS Code、Obsidian)和协作平台(如 GitHub、Notion)。本教程将从基础语法到实用技巧,带你快速掌握 Markdown 编辑。
一、Markdown 文件基础
1. 什么是 Markdown?
Markdown(.md
后缀文件)是一种用纯文本编写、通过特定符号标记格式的轻量级语言。它的核心优势是:
- 简单:只需记住少量符号(如
#
、*
、[]()
),无需复杂操作; - 通用:几乎所有代码编辑器、笔记工具和文档平台都支持;
- 可转换:可通过工具渲染为 HTML/PDF 等格式,适合写文档、博客或 README。
2. 如何开始编辑?
- 工具推荐:Typora(实时预览)、VS Code(插件支持)、Obsidian(知识管理)、GitHub(直接在线编辑);
- 创建文件:新建一个后缀为
.md
的文件(如demo.md
),用任意文本编辑器打开即可编写。
二、基础语法详解
1. 标题(层级结构)
通过 #
符号定义标题,#
数量代表标题级别(共 6 级),左对齐且 #
后需加空格。
示例:
# 一级标题(最大)
## 二级标题
### 三级标题
#### 四级标题
##### 五级标题
###### 六级标题(最小)
效果: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依此类推,层级越深字号越小)
📌 提示:建议最多用到三级/四级标题,保持文档结构清晰。
2. 文本格式(加粗、斜体、删除线等)
通过符号包裹文本实现格式化:
效果 | 语法示例 | 说明 |
---|---|---|
加粗 | **这是加粗文本** 或 __这是加粗文本__ | 双星号/双下划线包裹 |
斜体 | *这是斜体文本* 或 _这是斜体文本_ | 单星号/单下划线包裹 |
*加粗斜体* | ***加粗斜体*** 或 ___加粗斜体___ | 组合使用 |
删除线 | ~~这是被删除的文本~~ | 双波浪线包裹 |
==高亮== | ==这是高亮文本== (部分编辑器支持) | 需工具兼容(如 Typora) |
示例:
**这是加粗**,*这是斜体*,***加粗斜体***,~~错误内容~~,==重点内容==
3. 段落与换行
- 段落:直接换行输入文本即为一新段落(需空一行分隔,否则会连在一起);
- 换行:若想在同一段落内换行(软换行),需在行尾加 两个空格 + 回车;
或直接空一行(硬换行,生成新段落)。
示例:
这是第一段。这是第二段(空一行分隔)。 这是同一段落内的换行(行尾加两个空格→
换到了下一行但属于同一段落)。
4. 列表(有序/无序)
无序列表(项目符号)
用 -
、*
或 +
开头(符号后加空格),层级通过缩进控制:
- 一级项目 1
- 一级项目 2- 二级项目 1(缩进 2/4 空格或 Tab)- 二级项目 2
效果:
- 一级项目 1
- 一级项目 2
- 二级项目 1
- 二级项目 2
有序列表(数字编号)
用数字 + .
开头(数字后加空格),实际渲染按数字顺序,但编写时数字可随意(如全写 1.
也能正确排序):
1. 第一步
2. 第二步1. 子步骤 1(缩进)2. 子步骤 2
3. 第三步
效果:
- 第一步
- 第二步
- 子步骤 1
- 子步骤 2
- 第三步
📌 注意:符号与内容间必须有空格,否则可能不生效!
5. 引用(块引用)
用 >
开头(后加空格),可嵌套多层(继续加 >
):
> 这是一级引用
> > 这是二级引用(嵌套)
> > > 三级引用...
效果:
这是一级引用
这是二级引用
三级引用...
6. 代码(行内/代码块)
行内代码
用反引号 `
包裹(键盘左上角,和波浪线同一个键):
这是 `print("Hello")` 行内代码示例。
效果:这是 print("Hello")
行内代码示例。
代码块
用 三个反引号 ``` 开头和结尾,首行可选标注语言(实现语法高亮):
```python
# 这是一个 Python 代码块(带语法高亮)
def hello():print("Hello, Markdown!")
```
效果:
# 这是一个 Python 代码块(带语法高亮)
def hello():print("Hello, Markdown!")
📌 若编辑器不支持语法高亮,三个反引号也可省略语言标识(如
```
)。
7. 分割线
用三个或以上的 -
、*
或 _
连续书写(中间可空格,但不能为空行):
---
或
***
或
___
效果:
(显示为一条横线分隔内容)
三、进阶功能(常用扩展)
不同编辑器/平台支持的扩展语法可能不同,以下是常见的高级用法:
1. 链接与图片
链接
语法:[显示文本](链接地址)
示例:[访问 GitHub](https://github.com)
→ 访问 GitHub
图片
语法:
(替代文本用于图片加载失败时显示)
示例:
本地图片:
(需确保路径正确)
2. 表格
用 |
分隔列,---
定义表头分隔线(对齐方式可选):
| 姓名 | 年龄 | 城市 |
|--------|------|--------|
| 张三 | 25 | 北京 |
| 李四 | 30 | 上海 |
效果:
姓名 | 年龄 | 城市 |
---|---|---|
张三 | 25 | 北京 |
李四 | 30 | 上海 |
对齐控制(可选):
:---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3. 任务列表(待办事项)
部分编辑器(如 GitHub、Typora)支持:
- [x] 已完成的任务
- [ ] 未完成的任务
- [x] 学习 Markdown
- [ ] 写一篇教程
效果:
- 已完成的任务
- 未完成的任务
四、实用编辑技巧
- 实时预览:用 Typora/VS Code(安装 Markdown 插件)边写边看效果;
- 快捷键:部分编辑器支持快捷操作(如 Typora 中
Ctrl+B
加粗); - 兼容性:复杂排版(如表格、公式)可能因平台差异显示不同,建议先预览;
- 导出:多数工具支持将
.md
导出为 PDF/HTML(如 Typora 的「文件→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