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调查研究-65-机器人 机械臂控制技术的前世今生:从PLC到MPC

点一下关注吧!!!非常感谢!!持续更新!!!

🚀 AI篇持续更新中!(长期更新)

AI炼丹日志-31- 千呼万唤始出来 GPT-5 发布!“快的模型 + 深度思考模型 + 实时路由”,持续打造实用AI工具指南!📐🤖

💻 Java篇正式开启!(300篇)

目前2025年08月18日更新到:
Java-100 深入浅出 MySQL事务隔离级别:读未提交、已提交、可重复读与串行化
MyBatis 已完结,Spring 已完结,Nginx已完结,Tomcat已完结,分布式服务正在更新!深入浅出助你打牢基础!

📊 大数据板块已完成多项干货更新(300篇):

包括 Hadoop、Hive、Kafka、Flink、ClickHouse、Elasticsearch 等二十余项核心组件,覆盖离线+实时数仓全栈!
大数据-278 Spark MLib - 基础介绍 机器学习算法 梯度提升树 GBDT案例 详解

请添加图片描述

构建和控制机械臂的完整技术栈

要构建一套能够执行上述任务的机械臂系统,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软硬件技术。

控制系统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实时控制

1. PLC概述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控制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设备和过程控制等领域。其主要特点包括:

  • 工业级可靠性:采用坚固的外壳设计,具备抗干扰、防尘、防潮等特性
  • 模块化结构:可扩展I/O模块、通信模块等
  • 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典型扫描周期在10-100ms范围

典型应用场景:

  • 汽车装配线控制
  • 包装机械时序控制
  • 楼宇自动化系统
2. PLC在机器人控制中的角色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中,PLC通常承担以下职能:

  1. 产线级控制

    • 协调多个机器人工作站
    • 管理传送带、夹具等外围设备
    • 实现安全联锁(如光栅、急停按钮)
  2. 与机器人控制器的协作

    • 通过工业总线(如ProfiNet、EtherCAT)通信
    • 发送工作指令(如工件到位信号)
    • 接收状态反馈(如机器人完成信号)

典型通信协议:

协议类型传输速率典型应用
Modbus TCP100Mbps简单设备控制
EtherNet/IP1Gbps汽车生产线
PROFINET IRT实时<100μs精密同步控制
3. 实时控制架构

现代机器人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分层架构:

上层控制(PLC)

  • 控制周期:10-100ms
  • 主要功能:
    • 生产流程管理
    • 异常处理
    • 数据采集

底层控制(运动控制器)

  • 控制周期:0.1-1ms(1-10kHz)
  • 关键技术:
    • 多轴联动插补
    • 力矩补偿
    • 振动抑制

典型硬件配置

  • 经济型方案
    PLC(西门子S7-1200) + 通用机器人控制器
  • 高性能方案
    PLC(倍福CX系列) + 实时运动控制器(如KUKA KR C4)
  • 尖端应用
    FPGA(Xilinx Zynq) + DSP(TI C2000)架构,支持μs级控制
4. 技术发展趋势
  1. 软PLC的兴起

    • 基于PC的控制器(如Codesys)
    • 支持Windows/Linux实时扩展
  2. 时间敏感网络(TSN)

    • IEEE 802.1Qbv标准
    • 实现确定性通信
  3. 边缘计算集成

    • 在PLC层面增加AI推理能力
    • 实现预测性维护等功能

注:在选择控制系统时,需要根据应用场景的实时性要求(如焊接机器人通常需要≤1ms的周期)、精度要求和成本预算进行权衡。

嵌入式与分布式架构

现代机器人控制系统正经历从集中式向嵌入式架构的转型,这主要得益于半导体工艺进步带来的硬件性能跃升。以ARM Cortex-M7系列处理器为例,其主频可达400MHz以上,配合FPGA协处理器可满足大多数工业场景的实时控制需求。这种架构的典型应用包括:

  1. 分布式关节控制

    • 以UR5协作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代机械臂,在每个关节集成独立的驱动与控制模块(如STM32H7+DRV8320驱动芯片组),通过工业总线(如CANopen协议栈实现的EtherCAT)与主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
    • 模块化设计带来三大优势:
      • 电气布线简化:传统集中式架构需要20-30根电机动力线,分布式架构仅需4-6根通信总线
      • 计算负载分摊:关节模块可本地完成PID运算、温度监控等任务
      • 维护便捷性:单个关节故障可快速更换而不影响整体系统
  2. 安全控制集成

    • 协作机器人安全标准ISO/TS 15066要求10ms内完成碰撞检测响应
    • 主流方案(如Franka Emika的关节模块)采用双闭环设计:
      • 位置环:主控制器处理(1kHz更新率)
      • 力矩环:关节本地FPGA实现(8kHz带宽)
    • 典型安全机制包括:
      • 动态力矩阈值调整
      • 关节温度实时监控
      • 双编码器冗余校验
  3. 开源方案实现

    • ROS-Industrial生态下的机械臂(如Kinova Gen3)通常采用以下架构:
      • 主控层:搭载Xenomai实时补丁的Ubuntu系统(1kHz控制周期)
      • 驱动层:基于STM32的关节控制板(支持CAN总线通信)
      • 中间件:ROS2实时节点管理数据流
    • 典型案例:
      • MoveIt!实现运动规划
      • ros_control框架管理硬件接口

实时性要求是核心设计准则:

  • 硬实时系统(如KUKA的VxWorks系统)必须保证:
    • 控制周期抖动<50μs
    • 总线通信延迟<1ms
  • 关键实现技术包括:
    • 时间触发架构(TTA)
    • 优先级抢占式调度
    • 内存锁止机制
  • 典型失效案例:
    • 2016年某工业机械臂因CAN总线负载过高导致500μs延迟,引发轨迹偏移事故
    • 2020年某服务机器人因Linux内核抢占延迟造成安全制动失效

操作系统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是当前机器人领域广泛采用的开源框架,同时也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具备以下优势:

  1. 功能全面性

    • 提供完善的通信机制(包括话题、服务、动作等多种通信方式)
    • 包含丰富的功能包(如导航包、运动规划包、视觉处理包等)
    • 支持机器人状态管理、运动规划、传感处理等核心功能
    • 典型应用:SLAM建图、机械臂抓取、自主导航等场景
  2. 开发便捷性

    • 提供跨平台开发环境(支持Linux、Windows、MacOS)
    • 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全球超过10万开发者)
    • 特别适用于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新型机器人开发
    • 显著降低编程和系统集成的工作量(相比传统开发可节省30%-50%时间)
  3. 架构优势

    • 采用节点(node)的模块化设计理念
    • 支持分布式计算架构(可在多台计算机上并行运行)
    • 典型的ROS系统架构示例:
      • 感知节点:处理传感器数据
      • 规划节点:完成运动规划
      • 控制节点:执行具体动作
  4. 兼容性广泛

    • 目前支持ROS的机器人产品超过200种
    • 包括UR、Franka等协作机器人品牌
    • 也适用于TurtleBot等教育机器人平台
    • 便于二次开发和学术研究

注意事项

  • ROS本身并非硬实时系统:
    • 默认Linux内核的实时性不足
    • 通信延迟通常在毫秒级
  • 工业应用中的典型分层架构:
    • 高层:ROS负责任务规划与协调
    • 底层:由RTX、Galil控制卡等实时系统执行伺服控制
    • 中间层:通过ROS-Industrial等桥接方案实现通信

发展现状

  • ROS的普及推动了机械臂软件架构的开放标准化
  • 促进了机器人领域软硬件解耦:
    • 硬件厂商提供标准ROS驱动
    • 软件开发者基于ROS开发应用
  • 形成了完善的生态系统:
    • 社区贡献包超过5000个
    • 年增长率超过30%
    • 应用范围从工业扩展到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

控制算法

机械臂的运动由一系列精密控制算法驱动,其中基础环节是各关节电机的PID闭环控制。PID控制器凭借结构简单、鲁棒性强等优势,成为工业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控制算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增益参数,PID能有效控制关节精准到达目标位置,同时消除稳态误差。目前大多数机器人关节伺服系统都采用PID或其改进版本(如PI-D、带前馈补偿的PID等)。

在需要更高性能的场景中,系统会引入模型前馈控制(基于机械臂动力学模型计算所需关节扭矩以降低误差)和摩擦补偿等技术来提升轨迹跟踪精度。对于更严苛的控制需求,还可集成滑模控制、H∞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先进算法来增强系统鲁棒性。

MPC

模型预测控制(MPC)是一种逐渐应用于机器人控制的前沿算法。其核心原理是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实时求解优化问题,通过预测系统未来行为来计算最优控制输入。

该算法的主要优势体现在:

  1. 能够显式处理系统约束(如关节力矩/速度限制、避免奇异姿态)
  2. 可优化各类控制性能指标

对于机械臂这类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MPC表现出色。它能在确保不违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

  • 高精度轨迹跟踪
  • 振动抑制等优化控制

典型应用案例包括:

  1. 机械臂避障轨迹跟踪:在复杂装配路径中保持高精度
  2. 机械臂力控制:如"插销入孔"装配中动态调节力,确保装配顺利完成

虽然MPC传统上因计算量大而多用于慢速过程,但随着计算硬件的进步,其在机器人实时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部分高端机器人及研究原型已开始采用MPC控制,以满足高动态、高精度的操作需求。

力与柔顺控制技术

为确保机械臂与环境的安全交互,力控制算法发挥着关键作用。主流方法包括阻抗控制与导纳控制,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引入弹簧-阻尼模型,使机械臂在接触受力时能够智能调节——或让步缓冲,或保持预设作用力。

该技术依赖力传感器实时反馈,控制器通过分析力偏差动态调整关节力矩输出,从而实现恒力按压或柔性避障功能。这种能力在装配、研磨、抛光等工艺中尤为重要,机器人可自主调整姿态以适应工件形变。

协作机器人领域尤其重视力/柔顺控制的应用:一旦检测到人机碰撞,系统能在毫秒级触发卸力保护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冲击风险。现代控制方案常将力控与位置控制融合,形成力-位混合控制模式,使机械臂兼具精准定位与柔性施力的双重优势。

安全控制体系

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采用多层次安全防护架构,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主动防护和被动保护:

1. 运动监控系统
  • 采用闭环控制算法实时监测各关节运动状态
  • 动态限制参数:
    • 单轴转速不超过额定值120%
    • 加速度控制在0.5-2m/s²可调范围
  • 电子围栏功能:
    • 通过3D建模预设工作空间几何边界
    • 典型应用:焊接机器人限定在2m×1.5m×0.8m工作范围内
2. 碰撞防护机制
  • 基于电机电流纹波分析技术:
    • 采样频率达10kHz
    • 5ms内识别异常负载变化
  • 三级响应策略:
    • 接触预警(50N力阈值)
    • 减速缓冲(150N力阈值)
    • 紧急制动(300N力阈值)
3. 协作安全配置
  • 符合ISO/TS 15066标准要求:
    • 最大功率限制在80W以下
    • 末端执行器线速度≤0.25m/s
  • 力/力矩传感器集成:
    • 六维力传感器精度±1%FS
    • 安全阈值设置示例:
      轴向允许最大值
      Fx150N
      Mz30Nm
4. 冗余监测系统
  • 双通道校验架构:
    • 主通道:17位绝对值编码器
    • 校验通道:16位增量式编码器
  • 故障处理流程:
    1. 数据偏差>0.5°持续20ms
    2. 触发二级报警
    3. 500μs内切断伺服电源
5. 硬件安全层
  • 独立安全控制器配置:
    • SIL3级安全PLC
    • 双CPU交叉校验架构
  • 符合标准:
    • ISO 10218-1/2
    • GB 11291.1-2011
    • EN ISO 13849 PLd

该安全体系通过V型开发流程验证,包含:

  • 设计阶段的FMEA分析
  • 原型期的1000小时耐久测试
  • 量产前的功能安全认证(如TÜV认证)
    形成从元器件级到系统级的完整防护链条,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可达50,000小时。
http://www.dtcms.com/a/358315.html

相关文章:

  • vscode+cmake+mingw64+opencv环境配置
  • wpf之依赖属性
  • 具有类人先验知识的 Affordance-觉察机器人灵巧抓取
  • C++_多态和虚构
  • 卡片一放,服务直达!实现信息零层级触达
  • Python实现京东商品数据自动化采集的实用指南
  • (双指针)Leetcode283.移动零-替换数字类别+Leetcode15. 三数之和
  • UI前端大数据可视化实战策略:如何设计符合用户认知的数据可视化界面?
  • 【计算机网络】HTTP是什么?
  • Ansible Playbook 调试与预演指南:从语法检查到连通性排查
  • 一体化步进伺服电机在汽车线束焊接设备中的应用案例
  • MongoDB 源码编译与调试:深入理解存储引擎设计 内容详细
  • HarmonyOS元服务开发
  • 深入解析HarmonyOS:UIAbility与Page的生命周期协同
  • TensorFlow 面试题及详细答案 120道(71-80)-- 性能优化与调试
  • 坚鹏请教DEEPSEEK:请问中国领先的AI智能体服务商有哪些?知行学
  • 深度学习系列 | Seq2Seq端到端翻译模型
  • 离线大文件与断点续传:ABP + TUS + MinIO/S3
  • IAR工程如何搭建vscode+clangd编辑环境
  • 如何使用快照将 AWS OpenSearch 服务中的数据从开发环境复制到生产环境
  • 互联网医院系统优势介绍
  • 嵌入式linux相机(2)
  • 设计模式 - 静态工厂模式 + 策略模式,
  • 【Java后端】MySQL 常见 SQL 语句优化指南
  • AI 赋能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开启智慧能源新时代
  • 掌握表单:React中的受控组件与表单处理
  • 详解Vue2、Vue3与React的Diff算法
  • 【Android】OkHttp发起GET请求 POST请求
  • React Router 6 获取路由参数
  • 【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模型】如何进行大模型多模态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