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实际应用中选择Blaze或Apache Gluten?
Blaze 与 Apache Gluten 深入研究报告:技术实现、性能对比与选型指南
一、项目背景与技术演进
1.1 大数据处理性能瓶颈与 Native 引擎兴起
随着大数据量处理需求的不断增长,基于 JVM 的 Spark 在 CPU 密集型场景下的性能瓶颈日益凸显。从 Spark 2.4 版本后,Spark 在特定算子(如 HashAgg、HashJoin、TableScan 等)的性能提升变得缓慢,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JVM 的内存管理和 GC 开销成为性能提升的主要障碍。Databricks 等公司的测试表明,在 Intel CPU 上运行 Spark 时,CPU 使用率常常达到 80%-90%,成为性能瓶颈。
为应对这一挑战,业界开始探索将 Spark 与 Native 引擎结合的解决方案,通过将部分计算任务下推到本地计算引擎执行,充分利用现代 CPU 特性(如 SIMD 指令集)和内存管理优势。这一趋势催生了多个 Spark Native 执行引擎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Blaze 和 Apache Gluten。
1.2 Blaze 与 Gluten 项目发展历程
Blaze是由快手公司于 2021 年底开始调研、2022 年正式立项开发的 Spark 向量化引擎。该项目基于 Apache DataFusion 开发,采用 Rust 语言实现,旨在通过向量化技术提升 Spark SQL 的执行效率。Blaze 于 2023 年开源,目前已在快手内部覆盖近一半的例行作业,每天使用的资源开销占据整个集群总量的 30%(优化前这部分作业占资源达 40-50%)。
Apache Gluten项目则由 Intel 和 Kyligence 等公司发起,其前身是 Gazelle 项目。Gluten 作为一个中间层,负责将基于 JVM 的 SQL 引擎的执行任务分流到原生引擎处理。该项目于 2023 年进入 Apache 孵化器,目前已获得 1300+ GitHub 星标,吸引了来自超过 25 家公司的 163 位以上的贡献者参与。Gluten 进一步增强了 Spark 工作负载对英特尔架构的依赖性优化,已被 18 家客户采用,包括 2024 年新增的 8 家。
二、技术架构与实现原理
2.1 Blaze 技术架构与实现
Blaze 是一个基于 Apache DataFusion 项目封装的向量化执行引擎中间件,通过该组件既能够充分发挥 Spark 分布式计算框架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利用 DataFusion Native 向量化算子执行的性能优势。
2.1.1 核心组件与执行流程
Blaze 的核心架构可以抽象为四个主要组件:
- Blaze Session Extension:主要负责控制整个 Spark 执行过程中算子的检查和转换操作
- Plan SerDe:通过 protobuf 来对 DataFusion 执行计划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JNI Gateways:通过 JNI 实现数据和执行计划的传递转换
- Native Operators:将 Spark 的执行计划映射到 Native 引擎的具体执行
- Blaze 的执行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
- 物理执行计划的转换:将 Spark 生成的物理执行计划转换为对应的 Native Plan
- Native Plan 的生成和提交:将转换后的计划通过 JNI 传递给底层的 DataFusion 执行
- Native 执行:由 DataFusion 引擎执行向量化计算
Blaze 采用 Spark 3.0 引入的 Session Extension 机制,在生成物理执行计划到每个 Stage 实际执行之前,通过 Blaze 的 Extension 组件对整个 Stage 中的所有算子进行检查和翻译。对于无法转换为 Native 执行的算子,Blaze 会在算子前后加入列转行和行转列的算子,通过 FFI 实现数据在 Native 和 JVM 之间的交换。
2.1.2 向量化执行与内存管理
Blaze 底层技术实现采用的是 Rust,是基于 Apache 的 DataFusion 引擎开发的。DataFusion 项目采用列式计算,并对主要的表达式计算实现了 Native 向量化支持,经过翻译后的 Native 算子执行效率远高于 Spark 原生 JVM 执行。
在内存管理方面,Blaze 实现了一套独特的策略:
- 堆外内存管理:Blaze Native 代码直接申请堆外内存,避免了 JVM GC 的影响
- 二级 Spill 策略:当堆外内存不足时,Blaze 会在堆内开辟空间,通过 JNI+NIO 方式将需要 Spill 的数据直接写入堆内,这样就能够把堆外空间释放出来;当堆内空间也不足时,将这部分内存块写到磁盘文件
- 自定义内存分配器:Blaze 在 Agg 算子中使用 hashbrown 进行 hash 表的维护,它是 google SwissTable 的高效实现,在性能和内存开销上都有很大优势
2.1.3 列式 Shuffle 与优化
Blaze 对传统行式 shuffle 进行了优化,采用列式 shuffle 来更好地提速。在 Shuffle 数据转换上,Blaze 最初采用 Arrow-RPC 格式,但发现处理字符串列时压缩效率不理想。为此,Blaze 实现了自定义的格式,通过把字符串存储改成按顺序写入每行的长度和字符串字节数组,并且使用前缀编码的处理方式,让长度在大部分 case 下只占 1~2 字节,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触发 ZSTD 的压缩。
2.2 Apache Gluten 技术架构与实现
Apache Gluten 是一个负责将基于 JVM 的 SQL 引擎的执行任务分流到原生引擎处理的中间层设计项目。其核心思路是通过本地化(Native)引擎优化 Spark 的执行效率,解决 Spark 在 CPU 密集型场景下的性能瓶颈。
2.2.1 架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Gluten 的核心架构设计是一个中间层,向上承接 Spark 框架,向下对接不同类型的后端本地计算引擎。其工作原理如下:
- 物理执行计划转换:Gluten 将 Spark 生成的物理执行计划转换为 Substrait 格式的计划(基于 Protobuf 的跨语言序列化协议)
- 计划分发与执行:将 Substrait 计划发送至不同的后端引擎(如 Velox 或 ClickHouse)执行
- 结果整合:将后端引擎的执行结果整合,返回给 Spark 框架
Gluten 采用 Spark 2.4 版发展出的为拓展 GPU 而设定的 public common API 接口,以插件形式实现 Spark 对接,使得本地计算引擎得以在 Spark 里运作。在单一任务执行时,Gluten 监测 Operator 是否能被本地库执行,若能执行,就通过 Gluten 插件,对接 JNI 接口下推算子,然后选择后端引擎类型执行;若不能执行,就执行 fallback,回到 JVM 计算引擎做执行。
2.2.2 多后端引擎支持
Gluten 支持多种后端引擎,目前主要支持两种主流的计算引擎:
- Velox:由 Meta(Facebook)公司开源的 C++ 向量化执行引擎库,由 Gluten 团队主要负责维护,包括查询计划的转换、算子下推等
- ClickHouse:由 Kyligence 团队维护的高性能 OLAP 引擎,包括源码管理和规划
Gluten 项目当前只能够选择单一后端引擎,即选择 Velox 引擎,那么在编译阶段和执行阶段都使用 Velox 引擎。未来计划通过成本模型(Cost Model)进行后端引擎的消费分析,以进行引擎的策略选用,即有多个不同种类型后端,在实际分析时,通过在 Gluten 中的成本模型,去分析在哪一个后端的消费是最低的,性能是最优的。
2.2.3 列式 Shuffle 与内存管理
Gluten 改写了传统行式 shuffle,使用列式 shuffle 来更好地提速,这样也可以避免 fallback 问题(即 C2R\R2C 的数据转换问题)。列式 shuffle 带来的好处包括:
- 硬件特性发挥:使用列式 shuffle 可以使得一些硬件特性得以发挥,例如 AVX 技术带来的提速
- 数据通信减少:在实际引擎计算层面,使用列式 shuffle 可以减少 10% 到 20% 的数据通信,能够大幅减少 shuffle 的执行时间
在内存管理方面,Gluten 采用 Spark 统一的参数变量,对内存做统一的管理,实现的模式是 Off Heap Memory(堆外内存)。调整 Spark 中的 Off Heap 参数,通过调用这个参数做内存的统一管理,调整过程中,当流转到本地计算库时候,本地计算是可以直接通过 Off Heap 部分的内存做分配,即直接让本地计算的内存调用直接在 Off Heap 内存中使用。
2.3 技术架构对比分析
Blaze 和 Apache Gluten 在技术架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关键差异:
- 相似点:
- 两者都基于 Spark 插件机制实现,不改变 Spark 的分布式控制流和资源管理
都采用将 Spark 物理执行计划转换为中间格式(Blaze 使用 ProtoBuf,Gluten 使用 Substrait)的方式,交由后端 Native 引擎执行 - 都支持向量化执行和列式 Shuffle,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减少数据转换开销
- 都实现了 fallback 机制,当遇到不支持的算子时回退到 Spark 原生执行
- 两者都基于 Spark 插件机制实现,不改变 Spark 的分布式控制流和资源管理
- 差异点:
- 中间格式:Blaze 将 Spark 物理执行计划转换为 Rust DataFusion 的向量化执行计划,通过 JNI 方式传递给底层的 DataFusion 执行;Gluten 将 Spark 的物理执行计划转化为 Substrait plan,然后再传递给底层的 Native 执行引擎(如 Velox 或 ClickHouse)
- 开发语言:Blaze + DataFusion 是基于 Rust 编写;Gluten + Velox 是基于 C++ 编写
- 执行引擎:Blaze 依赖 DataFusion 引擎;Gluten 支持 Velox 和 ClickHouse 双引擎
- 序列化协议:Blaze 在物理执行计划传递部分采用 ProtoBuf 格式;Gluten 在物理执行计划传递部分采用 Substrait 格式
- 内存管理:Blaze 实现了二级 Spill 策略;Gluten 采用统一的 Off Heap 内存管理
三、性能对比与优化效果
3.1 Blaze 性能表现与优化效果
Blaze 在多种基准测试和实际生产环境中表现出显著的性能提升
3.1.1 基准测试结果
在 TPC-DS 1TB 数据测试中,Blaze 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表现:
- 单个查询最高能达到 10 倍的性能提升
- 整体平均性能提升超过 2 倍
- 在 80 个 Task 并发的测试环境下,Blaze 能够跑通所有的 TPC-DS 查询,并且在多个查询中表现突出。这一结果证明了 Blaze 在复杂数据分析场景下的高效性。
3.1.2 生产环境收益
Blaze 在快手内部生产环境的实际落地情况如下:
- 目前已在一部分生产 ETL 任务上灰度上线
- 单个任务最大可以达到四倍多的性能提升
- 平均性能提升已经达到两倍以上
- 已覆盖近一半的例行作业,每天使用的资源开销占据整个集群总量的 30%(优化前这部分作业占资源达 40-50%)
这些数据表明,Blaze 不仅在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也能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和资源节省。
3.1.3 内存使用与 API 复杂度
Blaze 在内存使用方面也表现出色。在单机测试中,Blaze 在 PageRank、KMeans 和 GMM 等算法上的内存消耗比 Spark 低 10 倍。这主要得益于 Blaze 的向量化执行和高效的内存管理机制。
此外,Blaze 在 API 复杂度方面也有优势。Blaze 使用的不同 API 数量远少于 Spark,降低了认知负担。Spark 的内置实现使用约 30 个不同的并行原语来完成不同的任务,而 Blaze 只使用 MapReduce 函数和不到 5 个实用函数。
3.2 Apache Gluten 性能表现与优化效果
Apache Gluten 在多种测试环境和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3.2.1 基准测试结果
Gluten 在 TPC-H 和 TPC-DS 等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
- 在 TPC-H 测试中,Gluten 比原生 Spark 快 3.3 倍
- 在 TPC-DS 测试中,Gluten 比原生 Spark 快 2.7 倍
- TPC-H 测试单查询最高加速 14.5 倍
- 用户不用修改一行代码就可以带来 Spark SQL 任务性能 2 倍左右的提升
在英特尔的协助下,Gluten 已被 18 家客户采用,其中包括 2024 年新增的 8 家。美团在私有云环境中,已经有超过 10 万个任务采用 Gluten。
3.2.2 生产环境收益
Gluten 在生产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如下:
- 可使 ETL 任务成本降低 40% 以上
- 在 CPU 使用率方面,使用 Gluten 后,CPU 使用率明显降低,从 80%-90% 降至更合理的水平
- 实现了对 92% 的 Spark 通用函数和 84% 的操作符的支持
3.2.3 硬件加速与能效比
Gluten 特别针对 Intel CPU 进行了优化,能够充分发挥现代 CPU 的特性:
- 在英特尔 ® 至强 ® 6960P 处理器上实现了最高 3.3 倍性能提升
- 在英特尔 ® 至强 ® 6780E 上实现了每瓦性能 2.74 倍提升
- Intel QAT 技术可带来额外 20% 的性能提升(须搭配 Intel 最新硬件平台)
3.3 性能对比分析
将 Blaze 和 Apache Gluten 的性能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 相同点:
- 两者在 TPC-DS 和 TPC-H 等基准测试中都表现出比原生 Spark 显著的性能提升
-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都能带来 2 倍以上的平均性能提升
- 都能显著降低资源消耗和作业成本
- 差异点:
- 峰值性能:Blaze 在单个查询上最高可达 10 倍性能提升,而 Gluten 在 TPC-H 单查询上最高加速 14.5 倍,两者在不同测试场景中表现出不同的峰值性能
- 平均性能:Blaze 的平均性能提升约为 2 倍,Gluten 的平均性能提升约为 2-5 倍,Gluten 在某些场景下的平均性能提升更显著
- 硬件优化:Gluten 特别针对 Intel CPU 进行了优化,能更好地发挥 Intel 架构的特性,在 Intel 平台上的能效比提升更为明显
内存使用:Blaze 在内存使用方面表现更为出色,特别是在 PageRank、KMeans 和 GMM 等算法上的内存消耗比 Spark 低 10 倍
四、社区生态与发展现状
4.1 Blaze 社区生态与发展
Blaze 社区经历了从相对不活跃到逐渐活跃的发展过程:
4.1.1 社区参与度
Blaze 开源社区的发展历程如下:
- 前期活跃度不高,国内参与公司较少
- 最近有开始活跃的趋势
- 已吸引了一些社区用户贡献,如对 ORC 文件格式的集成和 Paimon Scan 算子的实现
快手 Blaze 团队在开发过程中也向 DataFusion 社区反馈了很多代码,包括内存管理机制、支持 HDFS 读写的 Remote Storage API、以及各种关于 sort 的深度优化。
4.1.2 功能扩展与生态建设
Blaze 的功能覆盖和生态建设进展如下:
- 算子覆盖度:开发工作基本是按照线上使用频率来推进的,最常见的算子基本都支持;已支持 Parquet 格式,但文本、ORC 等格式暂时还没有支持;SortMergeJoin 暂时还不支持 Post Filter;BroadcastHashJoin 暂时还不支持在 Driver 端构建 HashMap 和内存管理
数据类型支持:复杂数据类型 Struct、List 等已开发完成,正在进行全面测试 - 生态扩展:2024Q4 与阿里云进行合作共建,完成了 Blaze 对 Celeborn 的支持;社区用户贡献了对 ORC 文件格式的集成;社区用户实现了 Paimon Scan 算子,支持 Blaze 读取 Paimon 表功能
4.1.3 版本更新与功能演进
Blaze 的版本演进和功能更新情况如下:
- 最新版本:v5.0.0(2024 年 11 月 15 日发布)
- 新功能:支持 UDAF falling back;支持原生 round-robin partitioner 和 range partitioner;支持 Spark 3.5 引入的 WindowGroupLimitExec;支持当构建侧过大时将 SHJ 回退到 SMJ;完全支持 Apache Celeborn shuffle 服务;初步支持 Apache Uniffle shuffle 服务;初步支持 Apache Paimon 数据源
- 改进:改进了 AggExec/SortMergeJoinExec 中的内存管理,减少 OOM 发生次数;改进了指标统计
- 修复:修复了字符串到数据类型转换不一致问题;修复了 Bloom Filter Join 不一致问题;修复了动态分区写入时的排序顺序错误;修复了 sha2x 函数不一致问题
4.2 Apache Gluten 社区生态与发展
Apache Gluten 作为 Apache 项目,拥有更为活跃的社区生态和更广泛的参与度:
4.2.1 社区规模与贡献
Gluten 社区的规模和贡献情况如下:
- 已获得 1300+ stars
- 吸引了来自超过 25 家公司的 163 位以上的贡献者参与
- 英特尔 Gluten 团队主导委员会并领导该项目
已被 18 家客户采用,其中包括 2024 年新增的 8 家
4.2.2 功能覆盖与生态集成
Gluten 的功能覆盖和生态集成情况如下:
- 算子覆盖:实现了对 84% 的 Spark 操作符的支持
- 函数支持:实现了对 92% 的 Spark 通用函数的支持
- 数据类型支持:实现了对 93% 的常见数据类型的支持
- 安装与文档:安装和文档覆盖率达到 60%
- 云原生集成:与 Apache Celeborn 集成,通过 Remote Shuffle Service 解决本地 Shuffle 的存算耦合问题
- 生态支持:支持 DeltaLake、Iceberg 和 Hudi 等数据湖格式,主要支持 Read 功能,Write 功能正在与特定客户合作定制化开发
4.2.3 版本演进与未来规划
Gluten 的版本演进和未来规划如下:
- 最新版本:v1.4.0(2024 年 12 月 20 日发布)
- 新功能:添加了更多 Spark 算子支持,包括 range、collect limit 等;更新了 OAP 的 Velox 代码库到 2025/05/12 版本
- 未来计划:2025 年上半年聚焦于对 Spark 4.0 框架的支持;持续提升性能表现,包括 BHJ、SMJ 等;处理阶段 fallback 中涉及到 OnHeap/OffHeap 的内存管理工作;持续推进 shuffle 优化;实现对 Flink 的支持,将 Gluten 打造成流批一体的框架
4.3 社区生态对比分析
将 Blaze 和 Apache Gluten 的社区生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 相同点:
- 都在不断扩展功能覆盖和生态支持
- 都在积极与其他大数据组件集成,如 Celeborn 和数据湖格式
- 都在持续优化性能和稳定性
- 差异点:
- 社区活跃度:Blaze 社区前期活跃度不高,最近开始活跃;Gluten 作为 Apache 项目,社区活跃度更高,参与公司和贡献者更多
- 功能覆盖:Gluten 的算子、函数和数据类型覆盖度更高,达到 80% 以上;Blaze 的算子覆盖度按使用频率推进,部分格式和功能尚未支持
- 生态集成:Gluten 支持更多的数据湖格式和更完善的云原生集成;Blaze 虽然也在扩展生态,但目前支持的生态系统相对较少
- 版本演进:Gluten 有更明确的版本发布计划和未来路线图;Blaze 的版本更新相对不那么规律
五、部署与使用对比
5.1 Blaze 部署与使用
Blaze 的部署和使用流程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
5.1.1 部署流程
Blaze 的部署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环境准备:
- 需要安装 Rust 环境
- 需要编译 Blaze 的 Native 库
- Spark 配置:
- 通过 Spark 的 Session Extension 机制配置 Blaze 插件
- 配置 Blaze 相关参数,如是否启用 Blaze、内存分配等
- 执行计划转换:
- Blaze 通过 Spark 3.0 引入的 Session Extension 机制,在生成物理执行计划到每个 Stage 实际执行之前,对整个 Stage 中的所有算子进行检查和翻译
- 对于无法转换为 Native 执行的算子,Blaze 会在算子前后加入列转行和行转列的算子,通过 FFI 实现数据在 Native 和 JVM 之间的交换
5.1.2 使用难度
Blaze 的使用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栈要求:需要对 Rust 和 DataFusion 有一定的了解,因为 Blaze 是基于 Rust 和 DataFusion 开发的
- 算子转换:需要将 Spark 生成的物理执行计划转换为 Rust DataFusion 的向量化执行计划,通过 JNI 方式传递给底层的 DataFusion 执行
- 兼容性处理:对于不支持的算子,需要处理行列转换带来的性能开销,Blaze 实现了基于规则的策略来决策部分算子是否需要翻译
5.1.3 最佳实践与优化建议
Blaze 的使用最佳实践和优化建议包括:
- 算子选择:优先选择 Blaze 支持的算子,以获得最佳性能
- 数据格式:优先使用 Parquet 格式,因为 Blaze 对 Parquet 的支持最为完善
- 内存管理:合理配置堆外内存和堆内内存的比例,避免 OOM 问题
- 调试与监控:利用 Blaze 提供的指标统计功能,监控执行性能和资源使用情况
5.2 Apache Gluten 部署与使用
Apache Gluten 的部署和使用相对简单,对用户透明性更高:
5.2.1 部署流程
Gluten 的部署流程非常简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依赖添加:
在 Spark 的配置文件中添加 Gluten 插件依赖
示例配置:
spark.jars.packages=org.apache.gluten:gluten-spark3.5_2.12:1.1.0
spark.plugins=org.apache.gluten.GlutenPlugin
注:需根据 Spark 版本选择适配的 Gluten 包
后端引擎选择:
通过配置选择 Velox 或 ClickHouse 后端:
Velox后端
spark.gluten.sql.enable.native.engine=velox
spark.gluten.sql.velox.execution.mode=auto
ClickHouse后端
spark.gluten.sql.enable.native.engine=ch
spark.gluten.sql.ch.worker.id=ch01
内存配置优化:
调整 Native 与 JVM 内存比例(建议 Native 占 70%):
spark.memory.offHeap.size=20g
spark.gluten.memory.allocator.reserved=2g
spark.gluten.memory.task.ratio=0.7
5.2.2 使用难度
Apache Gluten 的使用难度显著低于 Blaze,主要体现在:
- 零代码修改:用户不需要修改一行代码,只需要在 Spark 的配置文件中添加 Gluten 插件依赖,并根据需求选择后端引擎即可
- 自动转换:Gluten 本质上是基于 Spark 插件接口开发的项目,自动将 Spark 的物理执行计划转换为 Substrait 格式,交由后端引擎执行
- 自动回退:当遇到不支持的算子时,Gluten 会自动回退到 Spark 原生执行,保证任务执行的连续性
5.2.3 最佳实践与优化建议
Gluten 的使用最佳实践和优化建议包括:
性能调优配置:
启用向量化执行加速:
spark.sql.inMemoryColumnarStorage.enabled=true
spark.sql.parquet.filterPushdown=true
spark.gluten.sql.columnar.batchscan.enabled=true
使用列式 Shuffle 减少序列化开销:
spark.shuffle.manager=org.apache.spark.shuffle.sort.ColumnarShuffleManager
spark.gluten.sql.columnar.shuffle.prefer.direct=true
配置动态回退机制:
spark.gluten.sql.fallback.strategy=auto
spark.gluten.sql.fallback.threshold=3
- 生产环境实践:
- 资源隔离:在 YARN/K8s 中为 Native 进程预留资源
- 监控告警:集成 Prometheus 监控 Native 内存使用
- 版本兼容性:根据 Spark 版本选择合适的 Gluten 版本
- 问题排查:
- Native OOM 错误:检查内存配置比例,增加 spark.gluten.memory.task.ratio 值
- 算子回退频繁:查看日志中的 Fallback occurred 警告,更新 Gluten 版本或改写 SQL
- 性能未达预期:确认是否启用 Columnar Shuffle,检查数据倾斜情况
5.3 部署与使用对比分析
将 Blaze 和 Apache Gluten 的部署与使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 相同点:
- 都需要在 Spark 配置中添加插件依赖
- 都需要进行内存配置优化
- 都提供了回退机制,确保任务执行的连续性
- 差异点:
- 部署复杂度:Blaze 的部署需要编译 Native 库和配置 Rust 环境,相对复杂;Gluten 的部署只需要添加依赖和配置参数,相对简单
- 代码修改:Blaze 可能需要对某些算子进行特殊处理;Gluten 用户不需要修改一行代码,完全透明
- 学习成本:Blaze 需要了解 Rust 和 DataFusion;Gluten 需要了解 Substrait 和 Velox/ClickHouse,但整体学习成本较低
- 调试难度:Blaze 的调试可能涉及 JNI 和 Rust 代码,较为复杂;Gluten 提供了更完善的监控和调试工具,调试相对容易
- 配置灵活性:Blaze 提供了更多底层配置选项,灵活性更高;Gluten 的配置相对标准化,灵活性较低但更容易上手
六、应用场景与选型建议
6.1 适用场景分析
Blaze 和 Apache Gluten 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6.1.1 Blaze 适用场景
Blaze 特别适合以下场景:
- Rust 技术栈环境:
- 团队熟悉 Rust 语言,希望利用 Rust 的高性能和内存安全特性
- 已经在使用 DataFusion 或计划引入 Rust 技术栈的组织
- 特定计算密集型任务:
- 数据挖掘任务:Blaze 在常见数据挖掘任务(包括词频统计、PageRank、k-means、期望最大化和 k - 最近邻)上比 Spark 快 10 倍
- 复杂分析查询:在 TPC-DS 测试中,单个查询最高能达到 10 倍的性能提升
- 内存敏感型应用:Blaze 在内存使用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 PageRank、KMeans 和 GMM 等算法上的内存消耗比 Spark 低 10 倍
- 快手生态系统:
- 已经在使用快手生态系统(如 Paimon)的用户
- 计划与阿里云 Celeborn 集成的场景
6.1.2 Apache Gluten 适用场景
Apache Gluten 更适合以下场景:
- Intel CPU 环境:
- 运行在 Intel 架构服务器上的 Spark 集群
- 希望充分利用 Intel CPU 特性(如 AVX 指令集)的场景
- 多样化计算需求:
- 混合工作负载:同时处理批处理和流处理任务
- 需要支持多种数据湖格式(如 DeltaLake、Iceberg、Hudi)的场景
- 计划扩展到流计算的组织
- 生产稳定性要求高:
- 大规模生产环境,美团等公司已在私有云环境中使用 Gluten 处理超过 10 万个任务
- 对任务稳定性和兼容性要求高的场景,Gluten 的自动回退机制保障了任务的连续性
- 多语言生态系统:
- 需要与多种语言和工具集成的大数据平台
- 计划使用 Flink 等其他计算框架的组织
6.2 选型决策框架
在 Blaze 和 Apache Gluten 之间进行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决策框架:
6.2.1 技术栈适配度
技术栈适配度是首要考虑因素:
- 开发语言匹配:
- 如果团队熟悉 Rust 语言,并且希望引入或已经在使用 Rust 技术栈,Blaze 可能更容易上手和进行二次开发
- 如果团队熟悉 C++ 和 Java 生态系统,Gluten 在技术理解和集成上可能更具优势
- 现有架构兼容性:
- 如果现有架构中已经使用 DataFusion 或计划引入 Rust 技术栈,Blaze 是更好的选择
- 如果现有架构基于 C++ 和 Java,并且希望利用 Intel CPU 的特性,Gluten 可能更适合
6.2.2 性能需求与优化目标
性能需求和优化目标是关键决策因素:
- 计算密集型任务:
- 对于数据挖掘任务,Blaze 在常见数据挖掘任务上比 Spark 快 10 倍
- 对于 TPC-H 和 TPC-DS 等基准测试,Gluten 在 TPC-H 测试中比原生 Spark 快 3.3 倍,在 TPC-DS 测试中比原生 Spark 快 2.7 倍
- 资源优化目标:
- 如果主要目标是减少内存使用,Blaze 在内存使用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 如果主要目标是降低 CPU 使用率和提高能效比,Gluten 在 Intel 平台上的表现更为突出
6.2.3 生态系统与集成需求
生态系统和集成需求也会影响选择:
- 数据格式支持:
- 如果主要使用 Parquet 格式,Blaze 已经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 如果需要支持多种数据湖格式,Gluten 支持 DeltaLake、Iceberg 和 Hudi 等多种格式
- Shuffle 服务集成:
- 如果计划使用 Celeborn 或 Uniffle 作为 Shuffle 服务,Blaze 已经提供了支持
- 如果关注 Shuffle 优化和存算分离,Gluten 与 Apache Celeborn 的集成提供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6.2.4 团队资源与运维能力
团队资源和运维能力是长期成功的关键:
- 技术能力:
- Blaze 需要团队对 Rust 和 DataFusion 有一定的了解
- Gluten 的部署和使用相对简单,对团队的技术要求较低
- 运维资源:
- Blaze 社区相对较小,技术支持可能有限
- Gluten 作为 Apache 项目,社区活跃度高,技术支持更为充分
6.3 综合选型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综合选型建议:
6.3.1 优先选择 Blaze 的情况
建议优先选择 Blaze 的情况包括:
- 团队技术栈:
- 团队熟悉 Rust 语言
- 已经在使用或计划引入 Rust 技术栈
- 希望利用 Rust 的内存安全和高性能特性
- 应用场景:
- 主要处理数据挖掘任务和复杂分析查询
- 对内存使用效率有较高要求
- 已经在使用或计划使用快手生态系统组件(如 Paimon)
- 部署环境:
- 有能力和资源进行较为复杂的部署和维护
- 需要高度定制化和灵活性的解决方案
6.3.2 优先选择 Apache Gluten 的情况
建议优先选择 Apache Gluten 的情况包括:
- 团队技术栈:
- 团队熟悉 Java 和 C++ 生态系统
- 希望最小化学习成本和技术栈变更
- 需要稳定的社区支持和完善的文档
- 应用场景:
- 主要处理 ETL 和数据分析任务
- 需要支持多种数据湖格式和流计算
- 对任务稳定性和兼容性要求高
- 部署环境:
- 运行在 Intel CPU 平台上
- 需要简单部署和维护
- 大规模生产环境,对资源管理和监控有较高要求
6.3.3 混合使用策略
在某些情况下,混合使用 Blaze 和 Apache Gluten 可能是最佳选择:
- 任务特定优化:
- 对计算密集型和内存敏感型任务使用 Blaze
- 对通用 ETL 和数据分析任务使用 Gluten
- 分阶段迁移:
- 先在部分任务上使用 Blaze 或 Gluten 进行测试和验证
- 根据测试结果逐步扩展到其他任务
- 技术探索:
- 同时评估两种技术,根据团队反馈和性能结果决定最终选择
- 关注两种技术的发展动态,随时调整技术路线
6.4 最终建议
综合本研究的分析和结论,对考虑采用 Blaze 或 Apache Gluten 的企业提出以下最终建议:
- 技术选型:
- 根据团队技术栈、应用场景和部署环境,选择最适合的技术
- 避免一刀切,可考虑混合使用策略,根据任务特点选择最优技术
- 实施路径:
- 采用分阶段评估和实施策略,从试点到全面推广
- 建立明确的评估指标和成功标准
- 确保有回滚计划,降低实施风险
- 长期规划:
- 将技术选择与企业整体技术战略对齐
- 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保持技术灵活性
- 投资团队技能培养,提升技术能力
Blaze 和 Apache Gluten 代表了 Spark 性能优化的重要方向,通过将部分计算任务下推到 Native 引擎执行,能够充分发挥现代硬件的性能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区的成熟,它们将在大数据处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技术,并积极参与技术演进,获取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