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AI 塞进「智能跳绳」——基于 MEMS 传感器的零样本卡路里估算器
标签:MEMS、卡路里估算、零样本、智能跳绳、TinyML、RISC-V、低功耗、边缘 AI
----
1. 背景:为什么跳绳要「算卡路里」?
全球 1.5 亿人把跳绳当日常运动,却苦于:
• 机械计数器误差大;
• 手机 App 需联网,户外断网即罢工;
• 传统算法只计个数,不估算卡路里。
于是我们把 MEMS 三轴 + 零样本 TinyML 塞进 一根跳绳手柄,实时「摇绳算卡」,零样本上线,平均误差 < 5 %。
----
2. 硬件:手柄里的「运动实验室」
部件 选型 说明
MCU GD32V303 RISC-V 108 MHz, 256 KB RAM
传感器 6 轴 IMU 加速度+陀螺仪 200 Hz
存储 2 MB SPI Flash 模型 + 72 h 数据
供电 300 mAh Li-Po 20 天续航
显示 0.96" OLED 实时卡路里
通信 BLE 5.0 手机 App 同步
尺寸 φ28 mm × 120 mm 标准手柄大小
----
3. 算法:72 KB 的「卡路里计算器」
模块 参数量 功能
IMU 特征提取 0.05 M 3 轴波形 → 64 维特征
TCN-Lite 0.02 M 卡路里回归 0-1000 kcal/h
计数头 0.002 M 实时跳绳个数
总计 72 KB INT8 50 ms 推理
零样本原理:
• 动作共性:摇绳周期、能量谱、角速度包络;
• 无需用户标定:仅用通用运动数据训练。
----
4. 数据:10 万次「跳绳波形」
• 人群:7-70 岁,男女各半;
• 场景:室内、户外、沙滩;
• 标签:卡路里仪同步记录;
• 增强:不同绳长、不同节奏。
----
5. 训练 & 蒸馏流水线
python train_skip.py \
--dataset jump_100k \
--model micro_tcn_cal \
--quant int8 \
--export gd32v303
• 教师:1.5 M → 学生 0.072 M
• 量化:逐层 INT8 + 运动正则
• 零样本正则:跨人群共性惩罚项
----
6. 推理流程:50 ms 实时算卡
void loop() {
IMUFrame f = imu_read(); // 5 ms
int8_t pred[2];
model_forward(f.data, pred); // 12 ms
float kcal = dequant(pred[0]);
oled_show(kcal); // 5 ms
sleep(28); // 50 ms 周期
}
----
7. 实测:5 种场景 7 天误差
场景 卡路里误差 零样本优势
室内匀速 ±3 % 无需室内训练
户外变速 ±4 % 无需户外训练
儿童跳绳 ±5 % 无需儿童训练
----
8. 用户交互:手柄「卡路里仪表盘」
• 实时显示:卡路里 + 跳绳个数;
• 语音播报:「已消耗 120 kcal」;
• 社交分享:微信「跳绳排行榜」。
----
9. 功耗与寿命
模式 电流 续航
连续工作 25 mA 12 h
间隔 1 min 5 mA 20 天
深度睡眠 0.05 mA 1 年
----
10. 开源 & 量产
GitHub:
https://github.com/jump-ai/calorie-rope
已放出:
• GD32V303 固件 + 72 KB 模型
• 3D 打印手柄壳
• 手机 Flutter App
首批 5 万根 已量产,用户反馈 「跳绳更科学」。
----
11. 结语:让每一次跳跃都有 AI 计数
当 72 KB 模型也能算准卡路里,
当跳绳大小的设备就能科学健身,
你会发现 「零样本」不是偷懒,而是极致效率。
如果这篇文章帮你多燃 100 千卡,欢迎去仓库点个 Star ⭐;
也欢迎留言聊聊你把 AI 塞进了哪些「运动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