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AG智能问答为什么需要进行Rerank?

在构建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智能问答系统时,很多人都会用到“向量数据库 + 检索 + 生成”这样的经典架构。这个流程通常叫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其中,rerank 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目录

1.Rerank 的定义

2. 为什么需要 Rerank?

3.Rerank模型

BGE-Rerank

Cohere Rerank

两者对比

1.Rerank 的定义

字面意思,rerank 就是“重新排序”。在智能问答的场景里,它通常指:

  1. 用户输入一个问题(Query)。

  2. 系统先在向量数据库里找到一堆可能相关的文档片段(Top-K,比如 20 条)。

  3. Rerank 模型对这些候选片段进行更精细的打分和排序。

  4. 最终只把最相关的 N 条(比如 3-5 条)交给 LLM 去生成答案。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

向量检索 = 粗筛
Rerank = 精筛

2. 为什么需要 Rerank?

单靠向量检索,其实有几个问题:

  • 语义漂移:向量检索是基于语义相似度的,可能找来一堆“看起来相关”的内容,但实际回答问题时没那么重要。

  • 噪音干扰:返回的内容越多,LLM 越容易被误导,生成答案时就可能出现“幻觉”。

  • 准确性不够:很多时候,用户问题只有少数几条文档真正能回答,其他都是干扰项。

这时 rerank 就能起作用,它会基于更复杂的模型(比如 cross-encoder),去理解“问题”和“候选文档”的深层语义关系,把最有价值的片段排到最前面。提升RAG召回的质量。

因此,总结起来,rerank 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1. 提升相关性
    只把真正和问题高度相关的片段交给大模型,避免无效信息干扰。

  2. 减少幻觉
    当输入给 LLM 的上下文更精准时,它更容易生成可靠答案,而不是胡编乱造。

  3. 提高效率
    向量检索可以放宽(比如 Top-50),保证不漏掉潜在答案;
    rerank 之后只保留最优的 Top-5,这样既保证了召回率,又减轻了 LLM 的负担。

3.Rerank模型

BGE-Rerank和Cohere Rerank是两种广泛使用的重排序模型,它们在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搜索引擎优化和问答系统中表现优异。

BGE-Rerank

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AAI)开源发布。 基于Transformer的Cross-Encoder结构,直接计算查询(Query)与文档(Document)的交互相关性得分。

训练数据:支持多语言(主要中英),提供bge-reranker-base和bge-reranker-large两个版本,后者在精度上更优。

部署方式:可本地部署。适合对成本敏感或需要私有化部署的场景。

在BGE-Rerank模型中,相关性分数scores是一个未归一化的对数几率(logits)值,范围没有固定的上限或下限(不像某些模型限制在0-1)。不过BGE-Rerank的分数通常落在以下范围: 高相关性:3.0~10.0 中等相关性:0.0~3.0 低相关性/不相关:负数(如-5.0以下)

Cohere Rerank

由Cohere公司提供的闭源,云端商业API服务。 基于专有的深度学习模型,支持多语言(如rerank-multilingual-v3.0)。

训练数据:优化了语义匹配,特别适用于混合检索(如结合BM25和向量检索)后的结果优化。

使用方式:通过API调用,集成到LangChain、LlamaIndex等框架中。

优势: • 简单易用,适合快速集成到现有系统。 • 在英文和多语言任务中表现优异。Cohere Rerank的API返回的是归一化后的相关性分数(如0-1),更易解释。

两者对比
特性BGE-RerankCohere Rerank
开源/闭源开源,可本地部署闭源,云端 API
语言优势中文/多语种优秀英文优秀,中文一般
部署成本需要 GPU/本地推理零部署,直接调用
费用模式免费按调用计费
可定制化可微调不可控,黑箱
计算成本高(需自己优化 batch 推理)高(但 Cohere 代价在 API)
http://www.dtcms.com/a/348421.html

相关文章:

  • 春秋云镜 Flarum
  • UCIE Specification详解(二)
  • Linux学习-TCP网络协议
  • 基于springboot的高校后勤保修服务系统/基于android的高校后勤保修服务系统app
  • openFeign用的什么协议,dubbo用的什么协议
  • 【重学MySQL】八十七. 触发器管理全攻略:SHOW TRIGGERS与DROP TRIGGER实战详解
  • k8s下的网络通信之calico与调度
  • MySQL官方C/C++ 接口入门
  • 从栈到堆:深入理解C语言静态与动态链表的创建与管理
  • 利旧小天才儿童电话手表实现“一键寻车”功能
  • 线程整理文档
  • 使用UE5开发《红色警戒3》类战略养成游戏的硬件配置指南
  • 【Spring Cloud 微服务】3.智能路由器——深入理解与配置负载均衡
  • MySQL的更新语句执行过程涉及了哪些文件的写入,衍生了redo、undo、二进制日志在什么时候进行写入
  • 从 JUnit 深入理解 Java 注解与反射机制
  • HarmonyOS NEXT系列之元服务框架ASCF
  • 波兰密码破译机bomba:二战密码战的隐形功臣
  • 深入OpenHarmony OTA硬核升级
  • ComfyUI ZLUDA AMD conda 使用遇到的问题
  • stm32温控大棚测控系统(CO2+温湿度+光照)+仿真
  • Docker 容器(一)
  • 【ansible】5.在受管主机部署文件和Jinja2模板
  • 信誉代币的发行和管理机制是怎样的?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研究与Go语言实现
  • overleaf关于给参考文献添加DOI链接的问题
  • B站视频字幕提取工具
  • 当GitHub“断网”:从应急到终极方案,手把手搭建永不宕机的代码协作体系
  • 鸿蒙 ArkTS 开发:Number、Boolean、String 三种核心基本数据类型详解(附实战案例)
  • 从 Unity UGUI 到 Unreal UMG 的无缝迁移:UMG 基础与 UI 控件布局
  • Java的数字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