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诊断系列(3/6):索引分析——5个SQL揪出“僵尸索引”
🔗 接上一篇《MySQL锁问题排查全攻略》,今天我们来“清理门户”——找出那些从不工作却白白占用资源的“僵尸索引”。
你有没有想过:
- 为什么你的表
ALTER TABLE
越来越慢? - 磁盘空间莫名增长,却找不到原因?
INSERT/UPDATE
性能下降,怀疑是索引拖累?
很可能,你的数据库里藏着一批“僵尸索引”——它们被创建后,从未被查询使用过,却一直在消耗磁盘空间、拖慢写操作。
今天,我就用5个SQL,带你把这些“寄生虫”一个个揪出来!
🧟 什么是“僵尸索引”?
在MySQL中,每创建一个索引,InnoDB就会生成对应的B+树结构,并维护它。这意味着:
- 写放大:每次
INSERT/UPDATE/DELETE
,不仅要改数据页,还要改所有相关索引页。 - 空间占用:一个索引可能占用几MB甚至几GB空间。
- 维护成本:
OPTIMIZE TABLE
、ALTER TABLE
时间变长。
如果一个索引从来没人用它来查询,那它就是纯粹的“负资产”。
🔍 5个SQL,全面扫描索引健康状况
1️⃣ 查找“零使用”索引 —— 最典型的僵尸
SELECTobject_nameAS table_name,index_name,count_starAS usage_count
FROM performance_schema.table_io_waits_summary_by_index_usage
WHERE object_schema = 'your_database'
AND index_name IS NOT NULL AND count_star = 0
AND sum_timer_wait = 0;
✅ 解读:
count_star = 0
:该索引从未被任何查询使用过。- 这类索引可以优先考虑删除。
2️⃣ 找出“最忙”索引 —— 真正的功臣
SELECTobject_nameAS table_name,index_name,(sum_timer_wait / 1000000000000)AS total_wait_sec
FROM performance_schema.table_io_waits_summary_by_index_usage
WHERE object_schema = 'your_database'
AND index_name IS NOT NULL ORDER BY sum_timer_waitDESC
LIMIT 10;
✅ 解读:
- 这些是数据库的“劳模索引”,使用频率最高。
- 重点保护对象,不要轻易改动。
3️⃣ 识别“全表扫描”重灾区 —— 缺少索引的表
SELECTobject_nameAS table_name,(sum_timer_wait / 1000000000000)AS full_scan_wait_sec
FROM performance_schema.table_io_waits_summary_by_index_usage
WHERE object_schema = 'your_database'
AND index_nameISNULL -- 没有使用索引(即全表扫描)
AND sum_timer_wait > 30000000000000 -- 等待时间 > 30秒
ORDER BY sum_timer_wait DESC
LIMIT 5;
🔥 警报:
这些表很可能缺少关键索引,导致频繁全表扫描,是性能瓶颈的源头!
4️⃣ 查看索引大小 —— 空间占用大户
SELECTt.table_name,s.index_name,ROUND(s.stat_value * @@innodb_page_size / 1024 / 1024, 2)AS index_size_mb
FROM mysql.innodb_index_stats s
JOIN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t
ON s.table_name = t.table_name AND s.database_name = t.table_schema
WHERE s.database_name = 'your_database'
AND s.stat_name = 'size'
AND s.index_name IS NOT NULL ORDER BY s.stat_value DESC;
💡 技巧:
结合“零使用”查询,如果一个索引又大又不用,删除它带来的收益会非常显著。
5️⃣ 检查重复/冗余索引 —— “兄弟索引”只需留一个
虽然没有直接SQL,但可以通过分析 SHOW CREATE TABLE
来识别:
SHOW CREATE TABLE your_table;
常见冗余模式:
KEY idx_a (a)
,KEY idx_a_b (a,b)
→idx_a
是冗余的KEY idx_b_a (b,a)
,KEY idx_a_b (a,b)
→ 顺序不同,但可能有重叠作用
✅ 建议:保留更通用的复合索引,删除单列索引。
✅ 删除索引的正确姿势
-
先观察:确认该索引至少7天内未被使用。
-
备份:
CREATE INDEX
语句记下来,万一误删可快速恢复。 -
低峰期操作:使用
DROP INDEX
:ALTER TABLE your_table DROP INDEX idx_name;
-
监控影响:删除后观察写性能是否有提升。
📣 总结
索引不是越多越好,合理的索引才是好索引。
定期执行这5个SQL,可以:
- 🔍 发现并删除“僵尸索引”,释放空间
- ⚡ 识别“全表扫描”表,补充缺失索引
- 📉 降低写操作延迟,提升整体性能
🔗 下期预告:
下一篇《MySQL性能瓶颈定位:缓冲池、临时表与I/O等待》,我们将深入数据库的“心脏”——内存与磁盘,找出性能瓶颈的根源!
📌 点赞 + 关注,解锁更多数据库秘籍!
👉 你的MySQL“瘦身计划”,从今天开始!
PS: 看完是不是觉得要记下好多的SQL,排查步骤又繁琐,不要担心,在 AI 的时代,让大模型来替我们排查分析数据库问题,推荐一款开源好用的MCP Server 工具:SmartDB_MCP ,它不仅能让AI与多种数据库“畅聊无阻”,还能像瑞士军刀一样,提供从SQL优化到数据库健康检测分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github地址 : https://github.com/wenb1n-dev/SmartDB_MCP
博文地址:SmartDB:AI与数据库的“翻译官”,开启无缝交互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