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图解希尔排序C语言实现

1 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D.L.Shell于1959年提出来的一种排序算法,在这之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基本都是O(n²),希尔排序算法是突破这个时间复杂度的第一批算法之一。

1.1 基本概念与原理

希尔排序通过将原始列表分割成若干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小,最终对整个列表进行一次插入排序。
核心思想
‌1.增量序列‌:选择一个增量序列(gap sequence),将数组分成若干子序列
‌2.子序列排序‌:对每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
‌3.逐步缩小增量‌: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增量为1
‌4.最终排序‌:当增量为1时,对整个数组进行最后一次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它利用了插入排序在"部分有序"数组上表现良好的特性。通过前期的大增量排序,使得数组逐渐趋于有序,减少了后期小增量排序时的数据移动次数。

1.2 算法执行过程

1.增量序列选择
希尔排序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增量序列的选择。常见的增量序列有:
Shell原始序列:n/2, n/4, …, 1
Hibbard序列:1, 3, 7, …, 2^k - 1
Sedgewick序列:1, 5, 19, 41, 109,…
2. 具体执行步骤
以数组[8, 3, 9, 1, 5, 7, 2, 6]为例,使用Shell原始序列(n/2, n/4,…):
‌初始数组‌:[8, 3, 9, 1, 5, 7, 2, 6] (n=8)
‌第一轮(gap=4,分成4组序列)‌
子序列1:[8,5] → [5,8]
子序列2:[3,7] → [3,7]
子序列3:[9,2] → [2,9]
子序列4:[1,6] → [1,6]
‌结果‌:[5, 3, 2, 1, 8, 7, 9, 6]
‌第二轮(gap=2,分成2组序列)‌
子序列1:[5,2,8,9] → [2,5,8,9]
子序列2:[3,1,7,6] → [1,3,6,7]
‌结果‌:[2, 1, 5, 3, 8, 6, 9, 7]
‌第三轮(gap=1,分成1组序列)‌
对整个数组进行插入排序
‌最终结果‌:[1, 2, 3, 5, 6, 7, 8, 9]

1.3 算法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
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分析较为复杂,因为它依赖于增量序列的选择:
‌最坏情况‌:O(n²) - 当增量序列不佳时
‌平均情况‌
Shell原始序列:O(n^(3/2))
Hibbard序列:O(n^(3/2))
Sedgewick序列:O(n^(4/3))
‌最好情况‌:O(nlogn) - 当数组已经部分有序时
空间复杂度
希尔排序是原地排序算法,空间复杂度为O(1)。
稳定性
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因为相同的元素可能在各自的插入排序中移动。

1.4 C语言实现希尔排序

#include <stdio.h>#define SORT_DATA_TYPE int/*** @brief 打印数据** @param arr 数组* @param n 数组元素个数*/
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int i;for (i = 0; i < n; i++){printf("%d ", arr[i]);}printf("\n");
}/*** @brief 希尔排序** @param arr 待排序的数组* @param n 数组元素个数*/
void shell_sort(int arr[], int n)
{SORT_DATA_TYPE temp;int gap;int i, j;/* 初始增量gap为数组长度的一半,逐步缩小 */for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从第gap个元素开始,逐个对其所在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 */for (i = gap; i < n; i++){temp = arr[i];/* 对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 */for (j = i; j >= gap; j -= gap){if (arr[j - gap] > temp){arr[j] = arr[j - gap];}else{break;}}arr[j] = temp;print_array(arr, n); /* 查看每次排序结构,调试使用 */}printf("result :"); /* 查看每次排序结构,调试使用 */print_array(arr, n);}
}int main()
{SORT_DATA_TYPE arr[] = {4, 3, 2, 1};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f("old arr : ");print_array(arr, n);shell_sort(arr, n);printf("new arr : ");print_array(arr, n);return 0;
}


不同类型的数组直接将SORT_DATA_TYPE全部替换为需要的类型,然后删除多余的宏定义即可支持任意类型数组的希尔排序。

1.5 简单测试

通过使用数组[4,3,2,1]演示希尔排序的执行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使用如下图片演示这一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dtcms.com/a/335640.html

相关文章:

  • 分治-归并-315.计算右侧小于当前元素的个数-力扣(LeetCode)
  • Java基础 8.17
  • Debug马拉松:崩溃Bug的终极挑战
  • 一起Oracle 19c bug 导致的业务系统超时问题分析
  • JUC常用线程辅助类详解
  • Blender模拟结构光3D Scanner(二)投影仪内参数匹配
  • 积鼎科技CFD VirtualFlow:引领国产多相流仿真技术,赋能工业智造
  • (一)React企业级后台(Axios/localstorage封装/动态侧边栏)
  • 【React 性能】性能优化第一课:搞懂 `React.memo`, `useCallback`, `useMemo`
  • 重学React(六):脱围机制二
  • Spark03-RDD02-常用的Action算子
  • WebSocket DevTools 开发调试工具完全指南 – 实时监控、消息拦截、性能分析一站式解决方案
  • 【Java后端】Spring Boot 集成 MyBatis 全攻略
  •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
  • Java零基础笔记20(Java高级技术:单元测试、反射、注解、动态代理)
  • Oracle Undo Tablespace 使用率暴涨案例分析
  • 前端vue3+后端spring boot导出数据
  • 《香农之息》(终章·镜渊)
  • 从零到一:打包并发布你的第一个MCP AI工具服务
  • Qt | 四种方式实现多线程导出数据功能
  • RAG学习(二)
  • 零墨云A4mini打印机设置电脑通过局域网络进行打印
  • scikit-learn/sklearn学习|多任务套索回归MultiTaskLasso解读
  • 如何利用gemini-cli快速了解一个项目以及学习新的组件?
  • 业务员手机报价软件免费领取——仙盟创梦IDE
  • Kotlin集合概述
  • 【LeetCode】13. 罗马数字转整数
  • 不止于“渲染图”:从Adobe Stager到Three.js的交互式Web3D工作流
  • 安卓开发者自学鸿蒙开发4自定义组件
  • C#中List、Path、字符串操作等常用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