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搜索:大模型商业落地的“第一束光”,照见了什么?

“每一次信息检索方式的跃迁,都会重塑整个互联网商业版图。”
——本文题记

2024年11月,民生证券一份长达25页的深度报告将“AI搜索”推至聚光灯下,直言其是“大模型商业落地的第一束光”。这束光究竟照见了什么?本文尝试用更通俗的语言,拆解这份研报,回答三个核心问题:

  1. 为什么偏偏是搜索,而不是别的场景率先盈利?
  2. 传统搜索的“天花板”到底在哪?
  3. 创业者和普通人如何抓住这波红利?

1 为什么是搜索?——高频、刚需、付费意愿明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模型落地,绕不开“场景三问”:

  • 用户是不是每天都要用?
  • 机器给出的答案是不是比人工更好?
  • 节省下来的时间愿不愿意为之付费?

搜索完美契合:

  • 高频:QuestMobile数据显示,中国网民人均每天打开搜索类App 4.7次,高于短视频的4.1次。
  • 刚需:从写论文、做PPT到看病问诊、给孩子找奥数题,搜索是“决策链”第一站。
  • 付费:无论是品牌广告还是效果广告,搜索一直是互联网最成熟的印钞机。2023年全球搜索广告收入接近1800亿美元。

当大模型把“10条蓝色链接”变成“一句话答案+一张可视化图表”,广告位不再局限于顶部Banner,而是可以嵌在“答案”里:一份财报拆解、一段旅行攻略、甚至一次法律咨询,都能变成可交易的“内容商品”。


2 传统搜索的“三大枷锁”——线性、机械、反人性

传统搜索像一条“单行道”:

  1. 线性:用户输入关键词→引擎返回链接→用户逐个点开→自己拼装答案。
  2. 机械:基于关键词匹配,无法理解“潜台词”。比如你搜“小米14发热”,它并不知道你是想买散热器还是吐槽手机。
  3. 反人性:前三页被广告、SEO和百家号占领,真实答案淹没在信息噪声里。

结果就是“漏斗效应”:

  • 每一次点击,用户流失30%;
  • 每一次跳转,耐心下降50%。

AI搜索的价值,就在于拆掉这条单行道,把“链接列表”变成“答案工厂”。


3 AI搜索的“两把手术刀”——提炼与主动回答

3.1 提炼:从“给链接”到“给结论”

以大热产品Perplexity为例,当你问“2024年Q3新能源车销量Top5”,它不会扔给你一堆网页,而是直接输出:

“比亚迪、特斯拉、理想、埃安、小鹏,合计市占率62.4%,数据来源:乘联会10月报告。”
并附上一张动态折线图,点击可下钻到省份维度。

背后技术拆解:

  • 意图识别:用NLU(自然语言理解)把“Top5”翻译成SQL查询+可视化指令;
  • 知识图谱:把“比亚迪”映射到实体ID,关联销量、产能、电池类型;
  • 多模态生成:文字+图表一次性渲染,减少用户二次加工。

3.2 主动回答:从“被动响应”到“预测需求”

Kimi最新版本有一个细节:当你问“如何做一份BP”,它在回答末尾追加了一句——

“需要我帮你生成投资人可能会问的10个刁钻问题吗?”

这就是“主动回答”:大模型基于上下文预测下一步,把“搜索”变成“对话”。
类比线下场景,就像你去药店买感冒药,店员顺便递给你一盒口罩:“最近流感高发,建议备着。”
对商业化的启示:每一次主动提问,都是一次精准推荐。转化率自然远高于传统Banner。


4 国内外战局:平台化VS垂直化

4.1 海外:三足鼎立

玩家模式差异化
OpenAI ChatGPT Search对话即搜索背靠最强大模型,实时联网
Perplexity无广告纯净体验引用源透明,学术用户最爱
Google AI Overviews搜索即对话依托Chrome入口,规模碾压

4.2 国内:双轮驱动

  • 平台派:360、百度、微信搜一搜,靠“流量+数据”飞轮。
    360AI搜索9月访问量2.46亿,是Perplexity的3倍,秘诀在于“慢思考”模型:复杂问题调用3个大模型循环推理,成本提升40倍,但准确性提高3倍,用户愿意为“深度答案”停留更久。

  • 垂直派:秘塔(法律)、昆仑万维天工(金融)、讯飞晓医(医疗),把搜索切成“行业切片”,做深做透。
    以天工为例,接入了10亿级金融语料,当你问“宁德时代Q3毛利率为何下滑”,它直接拆解为“价格-成本-费用”三因子,并给出券商一致预期对比。


5 创业者的机会清单:从“卖水”到“卖铲子”

  1. 数据标注:高质量行业语料是垂直搜索的护城河。医疗、法律、工业三大场景缺口最大。
  2. 提示词工程:把“搜索需求”翻译成“SQL+API调用”。比如“帮我找2023年后半年欧洲光伏政策”=>(site:europa.eu + filetype:pdf + after:2023-07-01)。
  3. 插件生态:类似Chrome扩展,AI搜索需要“答案增强组件”。例如一键把搜索结果导出为Notion数据库。
  4. 硬件入口:耳机、眼镜、手表都是“搜索新终端”。科大讯飞iFLYBUDS Pro2把会议纪要实时转写成思维导图,本质是让搜索“长”在耳边。

6 普通人的生存策略:成为“提示词富人”

未来搜索的竞争力,是“提问能力”的比拼。

  • 结构化提问:用“背景+需求+格式”模板。
    错误示范:“怎么写简历?”
    正确示范:“我是一名3年经验Java工程师,想跳槽AI infra方向,请帮我生成一份1页英文简历,突出高并发项目经验。”
  • 迭代式追问:把AI当“研究助理”。先问“有哪些模型压缩方法?”→再问“其中哪些适合端侧部署?”→最后问“请给出TensorRT的量化示例代码”。
  • 结果验证:大模型会“一本正经地胡说”。交叉验证三步走——查源头(是否来自arXiv/官方文档)、查数据(是否引用权威统计)、查逻辑(计算过程是否自洽)。

7 结语:搜索的终局,是“消失的搜索”

当AI搜索足够智能,我们甚至不再需要“搜索框”。
你戴着AR眼镜走进超市,商品信息实时叠加;你对着耳机说“帮我约下周去北京的高铁票”,它自动完成比价、选座、支付。
那时,搜索不再是“找信息”,而是“直接解决问题”。
这束光,才刚刚开始。

互动话题:你在用哪款AI搜索?它帮你省下了多少时间?欢迎留言区聊聊。

http://www.dtcms.com/a/335328.html

相关文章:

  • 车灯的技术和未来方向
  • Python列表与元组:数据存储的艺术
  • 【科研绘图系列】R语言在DOM再矿化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中的应用
  • 力扣(接雨水)——基于最高柱分割的双指针
  • LLaVA
  • 胶质母细胞瘤对化疗的敏感性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β选择性调控
  • MySQL 的 DDL / DML / DQL / DCL 做一次系统梳理:概念区别→常用语法→特点与注意点→实战小例子→常见面试/坑点速记
  • 解构下一-代 AI 智能体:超越 LLM,深度解析三大核心支柱——上下文、认知与行动
  • 基础数据结构
  • Linux——进程管理和计划任务管理
  • Python中*args和**kwargs
  •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视频教育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文档+部署讲解)
  • Flow-GRPO:通过在线 RL 训练 Flow matching 模型
  • 概率论基础教程第3章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二)
  • 如何解决C盘存储空间被占的问题,请看本文
  • C语言零基础第18讲:自定义类型—结构体
  • 9.从零开始写LINUX内核——设置中断描述符表
  • duiLib 实现鼠标拖动标题栏时,窗口跟着拖动
  • 深入了解 swap:作用、局限与分区建立
  • Linux sar命令详细使用指南
  • Effective C++ 条款45:运用成员函数模板接受所有兼容类型
  • Day2--滑动窗口与双指针--2090. 半径为 k 的子数组平均值,2379. 得到 K 个黑块的最少涂色次数,2841. 几乎唯一子数组的最大和
  • Linux软件编程:线程间通信
  • 【FreeRTOS】队列集
  • MySQL 插入数据提示字段超出范围?一招解决 DECIMAL 类型踩坑
  • 第三十七天(js前端数据加密和混淆)
  • Fixture Caliper 工具
  • GRPO(Group Relative Policy Optimization)公式速览
  • Scala面试题及详细答案100道(11-20)-- 函数式编程基础
  • 嵌入式软件架构设计之九: 双机通信之通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