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方案
一、基于地理位置的访问控制(核心方案)
原理:通过内置GeoIP数据库或第三方IP库识别访问源国家/地区,动态拦截非目标区域IP。
配置步骤:
-
启用GeoIP模块
-
登录管理控制台 → 安全策略 → 地理位置策略 → 加载MaxMind GeoIP2数据库(需手动导入或配置自动更新)。
-
-
创建黑名单规则
-
新建策略:动作选“拒绝” → 源区域选“外国”(支持按大洲/国家细化,如屏蔽北美+东南亚)。
-
绑定对象:应用于需防护的服务器IP或端口(如HTTP 80/443)。
-
-
白名单例外
-
添加允许的国外IP(如海外分公司)至“信任列表”,优先级高于黑名单6。
-
二、防火墙规则联动(强化封锁)
场景:应对绕过地理封锁的代理/VPN流量。
操作流程:
-
深度包检测(DPI)
-
在入侵防御(IPS) 模块中启用“代理工具识别”特征库(如检测Shadowsocks/VPN指纹)。
-
-
端口/IP组合封禁
# 示例:屏蔽常见代理端口(需CLI配置) firewall rule add deny src-zone any protocol tcp dst-port 1080,3128,8080
-
联动威胁情报
-
订阅Spamhaus或AbuseIPDB黑名单,自动拦截高风险IP(需配置API同步)。
-
三、IP黑名单批量管理(高效运维)
适用:需精准封锁特定国家IP段。
步骤:
-
获取国家IP段
-
从IPDeny下载国家
.zone
文件(如cn.zone
为中国IP)。
-
-
脚本化导入
# 兼容脚本(需SSH登录) wget http://www.ipdeny.com/ipblocks/data/countries/us.zone # 以美国为例 while read ip; dofirewall blacklist add ip $ip comment "Block_US_IP" done < us.zone
-
自动化更新
-
配置cron任务每周同步IP列表5。
-
四、域名解析层封禁(补充方案)
适用:Web类业务,需屏蔽国外域名访问。
配置:
-
DNS解析策略:在域名服务商处设置分线路解析,将境外访问解析到
127.0.0.1
或无效IP6。记录类型:A 主机记录:www 境外线路 → 记录值:127.0.0.1 国内线路 → 记录值:真实服务器IP
五、补充防护建议
-
规避误封
-
国内多线BGP服务器IP加入白名单,避免CDN节点被拦截6。
-
-
性能优化
-
启用硬件加速处理GeoIP规则(高端型号支持ASIC芯片加速)4。
-
-
合规审计
-
留存封锁日志180天以上,符合《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要求3。
-
方案选型对比
方法 | 优势 | 局限 | 适用场景 |
---|---|---|---|
地理位置策略 | 动态更新,管理便捷 | 依赖数据库准确性 | 实时拦截大部分国外访问 |
IP黑名单批量导入 | 精准控制国家IP段 | 手动更新耗时 | 需长期封锁固定国家 |
域名解析封禁 | 零服务器负载 | 仅限Web业务,IP直连可绕过 | 辅助性封锁 |
常见故障排查
-
问题:国内用户被误封
解决:检查GeoIP数据库版本(更新至最新),确认用户IP是否归属跨境运营商(如PCCW)。 -
问题:代理流量突破封锁
解决:启用IPS的“匿名代理识别”策略,并限制单个IP并发连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