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第七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第一节 心智带宽:唯有富足,方能解忧
稀缺心态,让人变笨
在一定的前提下,贫穷确实会使人变笨,这不是因为贫穷让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贫穷造成的稀缺俘获了人的注意力,进而降低了人的心智带宽。所谓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心智带宽一旦降低,人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急于求成,做事缺乏耐心,难以抵挡享乐的诱惑。
心智带宽。
事实上,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进而降低心智带宽,做出不明智的行动。
注意力会被压力挤占
急于求成,焦虑丛生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在做重要之事的同时主动安排娱乐活动,尽量保持日程的闲余——这种方法是科学的、智慧的。
控制自己的压力,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以防被压力击倒。
现代社会虽然缓解了生存压力,却又带来了自控上的压力。抵制诱惑和欲望无一不消耗着我们的心智带宽。
抵制诱惑和欲望:
- 短视频
- 手机各种弹窗
唯有心智富足,方能解忧
物质条件无法觉得我们的命运,真正影响我们的心智带宽是否富足。有了富足的心智带宽,我们就能在任何环境中拥有支撑自己的远见、耐心、行动力和自控力,在变化的环境中解救自己。
远见、耐心、行动力和自控力
- 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 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 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所以保持对欲望的觉知,及时地审视它们,是清理自己心智带宽的好办法。
审视自己的欲望与任务。
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
- 保持情绪觉知,谨慎觉得
不要在最兴奋的时候做决定,要不要在最愤怒的时候做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大喜大悲的时候,我们的心智带宽往往很窄,判断力也很弱。
不要让情绪影响了自己的思维。
- 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第二节 单一视角:你的坏情绪,源于视角单一
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以最方便和最习惯的视角去观察事物。
惯性视角
视角单一的人容易固执、急躁和钻牛角尖,而视角多元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智慧、平和与包容。
丰富自己的视角
成为一台更好的相机
我们一定要保持觉知,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视角偏误,时刻做好向上升级、向下兼容的准备。拥有这种心态,不仅我们自己能越来越完善,还能与其他人都合得来。
视角的多元化。
总有一个更好的视角
有的人面对再好的事情时都盯着一点瑕疵不放,而有的人却能从任何一件糟糕的事情中找到闪关点并放大,忽视其他不足之处。
善于发现事物的闪光点。
大师修炼之路
当我们长期进行一种行为的时候,大脑会慢慢形成一个专门处理这个行为的“绿色通道”,所以当自己面临相似的场景时,大脑会对这种行为进行优先选择,并进一步形成自动化反应。
养成习惯并依赖惯性。
第三节 游戏心态:幸福的人,总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幸福源自主动掌握
困难和压力总能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抓得死死的,让你很难看到其他角度。
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视角身份的转变。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些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
为自己而做
产生内部动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立足于让自己变好。
发自内心的渴望
为玩而做
为自己而做,通常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为玩而做,则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这个世界的模型取决于我们呢看待它的角度
为自己而做可以解放情绪,为玩而做可以解放注意力。当我们的情绪力和注意力都自由时,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前进呢?
情绪力:愿意去做
注意力:集中心神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