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N2003与ULN2803的区别
ULN2003,作为高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的一部分,展现出了诸多优越性能。它不仅具有出色的电流增益和耐高压特性,还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强劲的带负载能力。正因如此,ULN2003非常适合用于各类需要高速大功率驱动的系统。
ULN2803与ULN2003在应用上具有相似性,它们都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方式,仅能接收灌入电流。然而,ULN2003 和 ULN2803 均为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主要区别在于通道数量不同。或者说主要区别在于驱动能力:ULN2803(8个通道)能够驱动8位管脚,而ULN2003(7个通道)则只能驱动7个管脚。
COM脚在ULN2803(2003)驱动继电器时扮演着重要的保护角色。通过将COM脚与继电器的VCC端相连,可以利用ULN2803(2003)内部的反向二极管来保护继电器,从而消除继电器闭合时产生的感应电压。
ULN2803的内部结构采用达林顿设计,专为驱动继电器而优化。此外,芯片内部还集成了消除线圈反电动势的二极管。其输出端可承受200mA的IC电流,饱和压降VCE约为1V,耐压BVCEO约为36V。用户可以根据这些参数估算外部负载的需求。
ULN2803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具有大电流驱动能力,可直接驱动继电器、固体继电器(SSR)等外接控制器件,也可驱动低压灯泡。而ULN2803的驱动负载电流高达500mA,驱动电压更是高达50V,满足更高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