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记录贴】STM32 I2C 控制 OLED 卡死?根源在 SR1 与 SR2 的读取操作

问题描述

最近在复用以前STM32F407控制OLED的代码,移植到STM32F103 上,使用硬件 I2C 通信方式。按照常规流程,先发送 OLED 的从机地址,OLED 有正常应答,但当发送第一个控制命令(0xAE)前的控制字节(0x00)时,程序卡在了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TXE))这一行,始终等待不到 TXE 标志置位。

更让人疑惑的是,同样的 OLED 模块,用 ESP32 通过 U8G2 库控制时完全正常,说明 OLED 硬件本身没问题,问题大概率出在 STM32 的 I2C 配置或通信逻辑上。

解决过程

尝试解决

一开始,我以为是控制字节发送错误,反复确认后发现发送的是正确的 0x00(命令控制字节),排除了这个可能。

接着怀疑是 I2C 地址错误,用示波器抓取波形,确认从机地址发送正确且 OLED 有应答,这一步也没问题。

然后检查 I2C 初始化配置,时钟频率、ACK 使能等参数都设置正确,GPIO 也配置成了复用开漏输出模式,硬件使用 ESP32说明也没问题。

最后把目光聚焦在 I2C 状态标志的处理上。代码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static void iic1_send_byte(uint8_t addr, uint8_t data)
{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BUSY));// 起始信号I2C_GenerateSTART(I2C1, ENABLE);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SB));// 发送从机地址sI2C_Send7bitAddress(I2C1, 0x78, I2C_Direction_Transmitter);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ADDR));// 发送模式I2C_SendData(I2C1, addr);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TXE));I2C_SendData(I2C1, data); 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TXE));// 发送停止信号I2C_GenerateSTOP(I2C1, ENABLE);
}

正确的解决方法

在反复查阅 STM32 参考手册并尝试多种方法后,发现问题出在ADDR标志的清除方式上。STM32 的 I2C 硬件设计规定,ADDR标志必须通过先读取 SR1 寄存器,再读取 SR2 寄存器的方式才能清除。

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static void iic1_send_byte(uint8_t addr, uint8_t data)
{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BUSY));// 起始信号I2C_GenerateSTART(I2C1, ENABLE);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SB));// 发送从机地址sI2C_Send7bitAddress(I2C1, 0x78, I2C_Direction_Transmitter);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ADDR));//! 清除I2C_FLAG_ADDR标志// ----------------------------------------------I2C_ReadRegister(I2C1, I2C_Register_SR1);I2C_ReadRegister(I2C1, I2C_Register_SR2);// ----------------------------------------------// 发送模式I2C_SendData(I2C1, addr);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TXE));I2C_SendData(I2C1, data); while(!I2C_GetFlagStatus(I2C1, I2C_FLAG_TXE));// 发送停止信号I2C_GenerateSTOP(I2C1, ENABLE);
}

增加读取 SR2 寄存器的操作后,程序不再卡死,TXE 标志能正常置位,控制命令也顺利发送给了 OLED,问题终于解决。

思考:为什么不这么做可以

解决问题后,我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网上很多 STM32 控制 OLED 的教程代码里,都没有显式地同时读取 SR1 和 SR2 寄存器,代码却能正常工作,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使用 HAL 库封装了底层操作

现在很多教程采用 HAL 库进行开发,HAL 库的 I2C 相关函数(如HAL_I2C_Master_Transmit)内部已经封装了ADDR标志的清除逻辑,包括先读 SR1 再读 SR2 的操作。用户在调用这些库函数时,不需要关心底层寄存器的操作,所以教程代码里看不到相关读取操作,但实际上底层已经处理了。

2. 采用软件 I2C 方式

其实在CSDN中大部分教程也是软件I2C,为了简化操作,采用软件模拟 I2C 时序的方式控制 OLED。软件 I2C 通过直接操作 GPIO 引脚来模拟 I2C 通信,不涉及 STM32 的 I2C 硬件外设,自然不需要处理 SR1 和 SR2 寄存器。

3. 不规范代码的偶然工作

极少数情况下,一些不规范的代码(比如只读取 SR1 寄存器,甚至不读取任何寄存器)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偶然工作。这可能是因为 I2C 总线速率极低,或者使用的 STM32 型号存在硬件特性,使得ADDR标志在未正确清除的情况下,状态机也能进入数据发送阶段。但这种情况很不稳定,换个环境或芯片型号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总的来说,直接操作 STM32 I2C 硬件外设时,严格按照参考手册的要求,通过先读 SR1 再读 SR2 的方式清除ADDR标志,才是规范且可靠的做法。

http://www.dtcms.com/a/329549.html

相关文章:

  • ELK开启安全策略
  • @系统管理 - Ansible 补丁管理方案(Windows Linux)
  • 从零开始:用PyTorch实现线性回归模型
  • MySQL的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
  • 01数据结构-Prim算法
  • 一场名为“默契”的清洁革命
  • Github学生认证
  • 从钢板内部应力视角,重新认识护栏板矫平机
  • Lombok插件介绍及安装(Eclipse)
  • Linux操作系统应用编程——文件IO
  • LCP 17. 速算机器人
  • 车载软件架构 --- MCU刷写擦除相关疑问?
  • 无法将顶级控件添加到控件
  • EM系列储能网关4G升级:开箱即用的4G上云体验
  • 【97页PPT】智慧工厂数字化智能化车间规划与建设(附下载方式)
  • elasticsearch mapping和template解析(自动分词)!
  • 2.Cursor高阶技巧使用
  • JMeter 测试 WebSocket 接口的详细教程
  • window如何安装sqlite3数据库
  • Python实战教程:PDF文档自动化编辑与图表绘制全攻略
  • 在前端js中使用jsPDF或react-to-pdf生成pdf文件时,不使用默认下载,而是存储到服务器
  • 数据类型 set
  • 顺序表 —— OJ题
  • AJAX:让你的网页“静悄悄”变聪明,体验丝滑升级
  • 15.卷积神经网络
  • 图像分割-动手学计算机视觉9
  • ZED 2i相机调试
  • 以鼠标位置为中心进行滚动缩放
  • CSS counter-reset 与 counter-increment:用 CSS 实现自动编号的黑科技
  • 【日常学习】202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