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DeepSeek-R1背后的技术】系列九:MLA(Multi-Head Latent Attention,多头潜在注意力)

【DeepSeek背后的技术】系列博文:
第1篇:混合专家模型(MoE)
第2篇:大模型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
第3篇: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第4篇:本地部署DeepSeek,断网也能畅聊!
第5篇:DeepSeek-R1微调指南
第6篇:思维链(CoT)
第7篇:冷启动
第8篇:位置编码介绍(绝对位置编码、RoPE、ALiBi、YaRN)
第9篇:MLA(Multi-Head Latent Attention,多头潜在注意力)

目录

  • 1 背景
  • 2 方法
  • 3 集中常见的Attention对比
  • 4 示例代码
  • 5 关键优势
  • 6 应用场景
  • 7 对比与变体

1 背景

多头潜在注意力(Multi-Head Latent Attention,MLA)是一种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旨在提高Transformer模型在处理长序列时的效率和性能。

在传统的Transformer架构中,多头注意力(MHA)机制允许模型同时关注输入的不同部分,每个注意力头都独立地学习输入序列中的不同特征。然而,随着序列长度的增长,键值(Key-Value,KV)缓存的大小也会线性增加,这给模型带来了显著的内存负担。为解决MHA在高计算成本和KV缓存方面的局限性,DeepSeek引入了多头潜在注意力(MLA)。

多头潜在注意力(MLA)采用低秩联合压缩键值技术,优化了键值(KV)矩阵,显著减少了内存消耗并提高了推理效率。

  • 低秩联合压缩键值:MLA通过低秩联合压缩键值(Key-Value),将它们压缩为一个潜在向量(latent vector),从而大幅减少所需的缓存容量。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缓存的数据量,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 优化键值缓存:在推理阶段,MHA需要缓存独立的键(Key)和值(Value)矩阵,这会增加内存和计算开销。而MLA通过低秩矩阵分解技术,显著减小了存储的KV(Key-Value)的维度,从而降低了内存占用。

MLA通过“潜在向量”来表达信息,避免了传统注意力机制中的高维数据存储问题。利用低秩压缩技术,将多个查询向量对应到一组键值向量,实现KV缓存的有效压缩,使得DeepSeek的KV缓存减少了93.3%。

2 方法

MLA 主要步骤如下:

  1. 输入映射到潜在空间

给定输入X(其中 n 是序列长度,d 是特征维度),通过映射函数 f 将其投影到潜在空间:

z

f(⋅) 可为全连接层、卷积层等映射模块,潜在维度 k 是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关键。

  1. 潜在空间中的多头注意力计算

在潜在空间 Z 上进行多头注意力计算。对于第 i 个注意力头,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1

将所有注意力头的输出拼接后再通过线性变换:

公式2

  1. 映射回原始空间

将多头注意力结果从潜在空间映射回原始空间:

公式3
g(⋅) 为非线性变换,如全连接层。

整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框架

进一步优化:

MQA

3 集中常见的Attention对比

Attention对比

4 示例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MultiHeadLatentAttent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put_dim, latent_dim, num_heads):
        super(MultiHeadLatentAttention, self).__init__()
        self.latent_proj = nn.Linear(input_dim, latent_dim)  # 映射到潜在空间
        self.attention = nn.MultiheadAttention(embed_dim=latent_dim, num_heads=num_heads)
        self.output_proj = nn.Linear(latent_dim, input_dim)  # 映射回原始空间

    def forward(self, x):
        # 输入映射到潜在空间
        latent = self.latent_proj(x)
        # 在潜在空间中计算多头注意力
        attn_output, _ = self.attention(latent, latent, latent)
        # 映射回原始空间
        output = self.output_proj(attn_output)
        return output

# 示例输入
batch_size, seq_len, input_dim = 32, 128, 512
x = torch.rand(batch_size, seq_len, input_dim)
mla = MultiHeadLatentAttention(input_dim=512, latent_dim=128, num_heads=8)
output = mla(x)

5 关键优势

  • 计算效率:潜在键值数量远少于原始序列,复杂度从 (O(n^2)) 降至 (O(nm))((m \ll n) 为潜在变量数)。
  • 长序列处理:适合处理长文本、高分辨率图像或视频数据。
  • 全局信息捕捉:潜在键值可学习到数据的全局结构,提升模型泛化能力。

6 应用场景

  • 自然语言处理:长文档翻译、文本摘要。
  • 计算机视觉:图像生成(如ViT变体)、视频理解。
  • 语音处理:长音频序列建模。

7 对比与变体

  • 与传统多头注意力:MLA通过潜在空间压缩减少计算量,而非直接处理所有输入元素。
  • 与Linformer/Performer:类似低秩近似目标,但实现方式不同(如潜在变量生成 vs 核方法或投影矩阵)。
  • 变体扩展:可结合稀疏注意力、层次化结构进一步优化。

相关文章:

  • 深入解析适配器模式:软件架构中的接口协调大师
  • printf和 vprintf的区别
  • MongoDB学习
  • CASS11快捷键设置
  • 国内三大知名开源批发订货系统对比
  • 【React】React 基础(2)
  • 深度解读DeepSeek:从原理到模型
  • Cursor不能白嫖还不安全:Cline + DeepSeek V3,最强国产双开源解决方案
  • C语言内存函数
  • 【MATLAB例程】RSSI/PLE定位与卡尔曼滤波NLOS抑制算法,附完整代码
  • 智能自动化新纪元:AI与UiPath RPA的协同应用场景与技术实践
  • vscode软件中引入vant组件
  • leetcode hot100-34 合并K个升序链表
  • 什么是Firehose?它的作用是什么?
  • 蓝桥杯笔记——递归递推
  • FTP 实验(ENSP模拟器实现)
  • 力扣-贪心-53 最大子数组和
  • LeetCode刷题---二分查找---287
  •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未来十年的技术蓝图与发展愿景(95)
  • DeepSeek+Cherry Studio实现本地私有满血版
  • 秦洪看盘|重估叙事主题卷土重来,给A股注入新活力
  • 绍兴柯桥:用一块布托起中国制造的新经纬
  • 商务部: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上海发布大风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出现8-10级大风
  • 巴国家安全委员会授权军方自主决定对印反击措施
  • 吴清:基金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