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大模型实战】向量数据库实战 - Chroma Milvu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 RAG(检索增强生成)场景中,非结构化数据(文本、图像等)的高效检索是核心需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难以胜任,而向量数据库通过将数据转化为向量、基于相似度快速匹配,成为 RAG 的关键支撑。本文聚焦主流向量数据库 Chroma 与 Milvus,解析其在 RAG 中的实战应用与底层原理。

一、Chroma 实战与底层原理

1. Chroma 简介

  • 定位:轻量级、易于使用的开源向量数据库。
  • 特点:安装便捷、API简洁、支持多种编程语言,适合快速开发和原型验证。

2. Chroma 安装

  • 对于Python开发者,通过pip命令即可轻松安装:
pip install chromadb

3. Chroma 基本操作

3.1 初始化客户端

  • 内存模式(开发阶段快速测试):
import chromadb
from chromadb.config import Settingsclient = chromadb.Client(Settings(persist_directory=None  # 数据不会持久化
))
  • 持久化模式(需指定目录):
client = chromadb.Client(Settings(persist_directory="./chroma_data"  # 数据持久化到该目录
))

3.2 创建集合(类似关系型数据库的表):

collection = client.create_collection(name="my_collection")

3.3 添加数据

  • 需提供文档(documents)、文档ID(ids),向量(embeddings)可选(不提供则用默认嵌入模型生成)。
documents = ["Chroma is a vector database","It is easy to use","Vector databases are useful for AI applications"
]
ids = ["doc1", "doc2", "doc3"]collection.add(documents=documents, ids=ids)

3.4 查询数据

  • 不提供查询向量时,默认嵌入模型为查询文本生成向量。
  • 结果包含相似文档ID、内容及相似度分数。
query = "What is Chroma?"
results = collection.query(query_texts=[query],n_results=2  # 返回最相似的2个结果
)print(results)

4. Chroma 底层原理

4.1 加速技术

  • 批量处理向量数据,减少磁盘I/O操作,提高读写效率。
  • 合理分配内存资源,将频繁访问的向量数据缓存到内存,加快查询响应。

4.2 支持的索引

  • Flat索引:存储原始向量,查询时计算与所有向量的距离,精度高但数据量大时速度慢,适合小规模数据。
  • HNSW(Hierarchical Navigable Small World)索引:基于图的近似最近邻搜索索引,构建多层导航图,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查询速度,适用于中大规模数据。

二、Milvus 实战与底层原理

1. Milvus 简介

  • 定位:高性能、高可用的开源向量数据库,专为海量向量数据的存储、检索和分析设计。
  • 特点:支持多种索引类型,能处理大规模向量数据,扩展性和容错性良好,适用于生产环境。

2. Milvus 安装

2.1 推荐使用Docker Compose,先安装Docker和Docker Compose。

2.2 下载配置文件:

wget https://github.com/milvus-io/milvus/releases/download/v2.3.4/milvus-standalone-docker-compose.yml -O docker-compose.yml

2.3 启动Milvus(服务在本地19530端口运行):

docker-compose up -d

3. Milvus 基本操作

3.1 安装Python SDK:

pip install pymilvus

3.2 连接到Milvus:

from pymilvus import connections, Collection, FieldSchema, CollectionSchema, DataTypeconnections.connect("default", host="localhost", port="19530")

3.3 创建集合

# 定义字段
id_field = FieldSchema(name="id", dtype=DataType.INT64, is_primary=True, auto_id=True)
content_field = FieldSchema(name="content", dtype=DataType.VARCHAR, max_length=512)
vector_field = FieldSchema(name="vector", dtype=DataType.FLOAT_VECTOR, dim=768)  # 向量维度为768# 定义集合schema
schema = CollectionSchema(fields=[id_field, content_field, vector_field], description="My collection")# 创建集合
collection = Collection(name="my_collection", schema=schema)

3.4 创建索引(以IVF_FLAT为例):

index_params = {"index_type": "IVF_FLAT","metric_type": "L2",  # 欧氏距离"params": {"nlist": 128}  # 聚类数量
}collection.create_index(field_name="vector", index_params=index_params)

3.5 插入数据

import random# 生成示例数据
data = [{"content": "Milvus is a vector database", "vector": [random.random() for _ in range(768)]},{"content": "It is high performance", "vector": [random.random() for _ in range(768)]},{"content": "It is suitable for large - scale data", "vector": [random.random() for _ in range(768)]}
]# 转换数据格式
contents = [d["content"] for d in data]
vectors = [d["vector"] for d in data]# 插入数据
mr = collection.insert([contents, vectors])
print("Inserted ids:", mr.primary_keys)

3.6 加载集合并查询

collection.load()# 生成查询向量
query_vector = [random.random() for _ in range(768)]# 查询参数
search_params = {"metric_type": "L2", "params": {"nprobe": 10}}# 执行查询
results = collection.search(data=[query_vector],anns_field="vector",param=search_params,limit=2,  # 返回最相似的2个结果output_fields=["content"]  # 返回content字段
)for result in results[0]:print(f"ID: {result.id}, Distance: {result.distance}, Content: {result.entity.get('content')}")

4. Milvus 底层原理

4.1 加速技术

  • 分布式架构:将数据分布到多个节点并行处理,提高处理和查询效率。
  • 向量量化技术:将高维向量映射到低维空间,减少存储和计算开销。
  • 异步IO、预取等机制优化数据访问,提升系统性能。

4.2 支持的索引

  • IVF_FLAT:先聚类向量为多个簇,查询时在相似簇中搜索,精度较高,性能较好,适用于中大规模数据。
  • IVF_SQ8:在IVF_FLAT基础上对簇内向量标量量化,减少存储和计算开销,精度有一定损失,适合对存储和性能要求高的场景。
  • IVF_PQ:采用乘积量化,大幅减少存储和计算成本,精度较低,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且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
  • HNSW:构建多层导航图,在查询速度和精度间平衡,适用于对查询速度要求高的场景。
  • RNSG:基于神经网络的索引结构,在高维向量场景下表现较好。

三、Chroma v.s. Milvus 对比

1. 易用性

  • Chroma:安装和使用简单,API简洁直观,适合初学者和快速开发。
  • Milvus:安装复杂,配置和操作需更多专业知识。

2. 性能与 scalability

  • Chroma:小规模数据场景性能不错,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并发能力较弱。
  • Milvus:能处理大规模向量数据,支持多种索引,水平扩展能力好,适合生产环境高并发、大数据量场景。

3. 功能丰富度

  • Chroma:注重简洁性,功能相对基础。
  • Milvus:功能丰富,支持多种索引、分区、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满足复杂场景需求。

4. 底层技术差异

  • 加速技术:Chroma依赖批量处理和内存缓存;Milvus采用分布式架构、向量量化等更复杂高效的技术。
  • 索引支持:Milvus支持索引类型更多,适应场景更广;Chroma索引较简单,满足基础检索需求。

四、总结

Chroma和Milvus各有优势。
若需快速开发原型、处理小规模数据或对易用性要求高,选Chroma;
若需处理大规模数据、要求高性能高可用性并用于生产环境,选Milvus。
实际应用中,可依业务需求选择,同时关注两者更新,以更好发挥其作用。

http://www.dtcms.com/a/312335.html

相关文章:

  • GaussDB case when的用法
  • Linux常用命令分类总结
  • 论文阅读笔记:《Dataset Condensation with Distribution Matching》
  • 【C 学习】04.1-数字化基础
  • Web 开发 11
  •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教育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与学习路径动态调整中的深度应用(378)
  • Web 安全之开放重定向攻击(Open Redirect )详解
  • Spring+K8s+AI实战:3全栈开发指南
  • Node.js 操作 MySQL
  • [每周一更]-(第154期):Docker 底层深度剖析:掌控 CPU 与内存资源的艺术
  • Mysql深入学习:慢sql执行
  • 【嵌入式硬件实例】-555定时器IC的负电压发生器
  • 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模拟展开完整报告
  • GB 44496-2024《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对行业从业者的变革性影响
  • MySQL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 关于车位引导及汽车乘梯解决方案的专业性、系统性、可落地性强的综合设计方案与技术实现说明,旨在为现代智慧停车楼提供高效、安全、智能的停车体验。
  • 6.1、Redis多级缓存原理和优化、Redis部分参数优化调整
  • 在 macOS 上通过 Docker 部署DM8 (ARM 架构)
  • 译|用户增长策略如何使用因果机器学习的案例
  • Javaweb————Apache Tomcat目录文件结构讲解
  • java学习 73矩阵置零 54螺旋矩阵 148排序链表
  • pydantic - 更方便地编写 entity 类
  • [LeetCode优选算法专题一双指针——有效三角形的个数]
  • Vue+SpringBoot+langchain4j实战案例:实现AI消息问答 及 Markdown打字机渲染效果
  • CVE-2025-5947 漏洞场景剖析
  • ⭐CVPR2025 FreeUV:无真值 3D 人脸纹理重建框架
  • winntsetup安装驱动和光驱安装F6功能一样----NT5.2.3790源代码分析
  • 嵌入式硬件篇---Openmv
  • 若没有安全可靠性保障,对于工程应用而言,AI或许就是大玩具吗?
  • 13.Redis 的级联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