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ndroid】使用 Intent 传递对象的两种序列化方式

【Android】使用 Intent 传递对象的两种序列化方式

Android 中我们经常使用 Intent 在不同的组件之间传递数据,比如从一个 Activity 跳转到另一个 Activity 时传递参数。对于简单的数据(如 intString 等),使用 putExtra 非常方便。但如果我们要传递 自定义对象,就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方式。

方式一:Serializable

1. 定义对象类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age;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 name;this.age = age;}// Getter / Setter 省略
}

2. 发送方 Activity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User user = new User("张三", 20);
intent.putExtra("user", user);
startActivity(intent);

3. 接收方 Activity

User user = (User) getIntent().getSerializableExtra("user");

这里调用了 getSerializableExtra() 方法来获取通过参数传递过来的序列化对象,接着再将它向下转型成 Person 对象,这样我们就成功实现了使用 Intent 来传递对象的功能了。

原理:通过 Java 的 ObjectOutputStream 将对象转为字节流,反序列化时用 ObjectInputStream 重建对象。

优点

  • 实现简单,只需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

缺点

  • 性能较差。
  • 不适合频繁传输或大对象。
  • 不能控制序列化过程,不安全。

方式二:Parcelable

Android 官方推荐使用 Parcelable,因为它序列化/反序列化速度更快,内存使用更高效。

1. 定义对象类

import android.os.Parcel;
import android.os.Parcelable;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Parcelable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age;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 name;this.age = age;}protected User(Parcel in) {name = in.readString();age = in.readInt();}public static final Creator<User> CREATOR = new Creator<User>() {@Overridepublic User createFromParcel(Parcel in) {return new User(in);}@Overridepublic User[] newArray(int size) {return new User[size];}};@Overridepublic void writeToParcel(Parcel dest, int flags) {dest.writeString(name);dest.writeInt(age);}@Overridepublic int describeContents() {return 0;}// Getter / Setter 可选
}

Parcelable 的实现方式要复杂一些,首先让 User 类实现了 Parcelable 接口,这样就必须重写 describeContents()writeToParcel() 这两个方法,其中 describeContents() 方法直接返回0就可以了,而 writeToParcel() 方法中我们需要调用 Parcel 的 writeXxx() 方法,将 Person 类中的字段一一写出。注意,字符串型数据就调用 writestring() 方法,整型数据就调用 writeInt() 方法,以此类推。

关键注意事项

  • createFromParcel() 方法中,字段读取顺序( readString()readInt() )必须严格匹配 writeToParcel() 方法中的字段写入顺序。

  • newArray() 方法只需简单创建对应大小的数组。

2. 发送方 Activity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User user = new User("李四", 25);
intent.putExtra("user", user);
startActivity(intent);

3. 接收方 Activity

User user = getIntent().getParcelableExtra("user");

原理:通过 Parcel 内存容器直接操作二进制数据,避免反射开销。

优点

  • 性能优于 Serializable,可自定义序列化过程。

缺点

  • 编写代码繁琐,对于嵌套对象或集合,需要额外实现嵌套类的 Parcelable

两种方式对比

SerializableParcelable
实现复杂度简单(只需 implements)较高(手动写入字段)
序列化速度快(无反射)
GC/内存开销大(使用反射)小(结构紧凑)
是否可控不可控精确控制
嵌套支持自动递归序列化手动嵌套写入/读取
集合支持支持所有实现 Serializable 的集合需使用专门 API,如 writeTypedList

虽然 Serializable 使用简单,但在 Android 中,Parcelable 是更推荐的选择,尤其是在性能敏感或大对象频繁传输的场景。对于有嵌套对象或集合的类:

  • Serializable 可以省心地一键传输;
  • Parcelable 则更灵活、更高效,但需要写更多代码。
http://www.dtcms.com/a/311596.html

相关文章:

  • RPG增容2.尝试使用MMC根据游戏难度自定义更改怪物属性(三)
  • 推荐系统学习笔记(六)自监督学习
  • 【语音技术】意图与语料
  • gcc-arm-none-eabi安装后,找不到libgcc.a的拉置
  • 边缘计算优化!陌讯轻量化模型实现路面裂缝误检率↓78%
  • 【大模型LLM】大模型训练加速 - 深度混合精度训练(Mixed Precision Training)原理详解
  • 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 Leetcode 11 java
  • Agentic RAG:自主检索增强生成的范式演进与技术突破
  • ADB 查看 CPU 信息、查看内存信息、查看硬盘信息
  • 计算学习理论(PAC学习、有限假设空间、VC维、Rademacher复杂度、稳定性)
  • PHP 与 MySQL 详解实战入门(2)
  • Linux中使用Qwen模型:Qwen Code CLI工具
  • stm32F407 实现有感BLDC 六步换相 cubemx配置及源代码(二)
  • JavaScript将String转为base64 笔记250802
  • 人工智能篇之计算机视觉
  • golang——viper库学习记录
  • 牛客 - 旋转数组的最小数字
  • 题单【模拟与高精度】
  • 先学Python还是c++?
  • 工具自动生成Makefile
  • 机器学习——K 折交叉验证(K-Fold Cross Validation),实战案例:寻找逻辑回归最佳惩罚因子C
  • 深入理解C++中的vector容器
  • VS2019安装HoloLens 没有设备选项
  • 大模型(五)MOSS-TTSD学习
  • 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II
  • 算法: 字符串part02: 151.翻转字符串里的单词 + 右旋字符串 + KMP算法28. 实现 strStr()
  • Redis数据库存储键值对的底层原理
  • 信创应用服务器TongWeb安装教程、前后端分离应用部署全流程
  • Web API安全防护全攻略:防刷、防爬与防泄漏实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