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热题——组合

组合

题目描述

给定两个整数 n 和 k,返回范围 [1, n] 中所有可能的 k 个数的组合。

你可以按 任何顺序 返回答案。

示例 1:
输入:n = 4, k = 2 输出: [ [2,4], [3,4], [2,3], [1,2], [1,3], [1,4] ]

示例 2:
输入:n = 1, k = 1 输出:[ [1] ]

提示:
1 <= n <= 20
1 <= k <= n

思路构建

本题直接的解法当然是利用for循环暴力搜索,例如 k=2时,用两个for循环就能得到结果,如下所示:

int n = 4;
for (int i = 1; i <= n; i++) {for (int j = i + 1; j <= n; j++) {cout << i << " " << j << endl;}
}

但一旦当k变得很大时就必须嵌套很多for循环,这显然是不显示的,而回溯法就用递归来解决嵌套层数的问题。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将递归过程转化为一个树结构,如下所示: 

每次从集合中选取元素,可选择的范围随着选择的进行而收缩,调整可选择的范围。
图中可以发现n相当于树的宽度,k相当于树的深度。
图中每次搜索到了叶子节点,我们就找到了一个结果。

解题步骤

按照回溯三部曲的模板套路来进行:

1.递归函数的返回值以及参数
定义两个全局变量,一个用来存放符合条件单一结果,一个用来存放符合条件结果的集合。

vector<vector<int>> result; // 存放符合条件结果的集合
vector<int> path; // 用来存放符合条件结果

然后还需要一个参数,为int型变量startIndex,这个参数用来记录本层递归的中,集合从哪里开始遍历(集合就是[1,...,n] )。

startIndex 可以防止出现重复的组合。

vector<vector<int>> result; // 存放符合条件结果的集合
vector<int> path; // 用来存放符合条件单一结果
void backtracking(int n, int k, int startIndex)

2.回溯函数终止条件
path这个数组的大小如果达到k,说明我们找到了一个子集大小为k的组合了,在图中path存的就是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此时用result二维数组,把path保存起来,并终止本层递归。

if (path.size() == k) {result.push_back(path);return;
}

3.单层搜索的过程
回溯法的搜索过程就是一个树型结构的遍历过程,可以看出for循环用来横向遍历,递归的过程是纵向遍历。

for循环每次从startIndex开始遍历,然后用path保存取到的节点i。

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n; i++) { // 控制树的横向遍历path.push_back(i); // 处理节点backtracking(n, k, i + 1); // 递归:控制树的纵向遍历,注意下一层搜索要从i+1开始path.pop_back(); // 回溯,撤销处理的节点
}

可以看出backtracking(递归函数)通过不断调用自己一直往深处遍历,总会遇到叶子节点,遇到了叶子节点就要返回。

backtracking的下面部分就是回溯的操作了,撤销本次处理的结果。

执行过程示例

为了方便理解递归过程,以 n=4, k=2 为例,一步步拆解递归流程

第一层递归(startIndex=1,需选第 1 个元素)

for (i=1; i<=4; i++) {i=1:path.push_back(1) → path = [1]递归调用 backtracking(4, 2, 2)  // 下一层从 2 开始,选第 2 个元素(递归返回后)path.pop_back() → path = []i=2:path.push_back(2) → path = [2]递归调用 backtracking(4, 2, 3)(返回后)path.pop_back() → path = []i=3:path.push_back(3) → path = [3]递归调用 backtracking(4, 2, 4)(返回后)path.pop_back() → path = []i=4:path.push_back(4) → path = [4]递归调用 backtracking(4, 2, 5)(返回后)path.pop_back() → path = []
}

第二层递归(startIndex=2,需选第 2 个元素)

// 此时 path = [1],需选第 2 个元素,startIndex=2
for (i=2; i<=4; i++) {i=2:path.push_back(2) → path = [1,2](长度=k=2,加入结果集)递归终止,返回上层path.pop_back() → path = [1]i=3:path.push_back(3) → path = [1,3](加入结果集)返回上层,path.pop_back() → path = [1]i=4:path.push_back(4) → path = [1,4](加入结果集)返回上层,path.pop_back() → path = [1]
}

通过上述流程,最终会生成所有符合条件的组合:[1,2], [1,3], [1,4], [2,3], [2,4], [3,4]。

C++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rivate:vector<vector<int>> result; // 存放符合条件结果的集合vector<int> path; // 用来存放符合条件结果void backtracking(int n, int k, int startIndex) {if (path.size() == k) {result.push_back(path);return;}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n; i++) {path.push_back(i); // 处理节点backtracking(n, k, i + 1); // 递归path.pop_back(); // 回溯,撤销处理的节点}}
public:vector<vector<int>> combine(int n, int k) {backtracking(n, k, 1);return result;}
};

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 O(n * 2^n)
空间复杂度: O(n)

剪枝优化

原代码的 for 循环遍历范围是 i = startIndex 到 i <= n,但部分循环是无效的(剩余元素不足以选够 k 个),可通过剪枝减少不必要的迭代。

剪枝原理
假设当前 path 中已有 m 个元素(m = path.size()),还需要选择 k - m 个元素。 剩余可选元素从 i 到 n,共 n - i + 1 个元素。 为了能选够 k - m 个元素,需满足:n - i + 1 >= k - m → 变形得 i <= n - (k - m) + 1。

若 i 超过这个值,即使选择 i,剩余元素也不够,无需继续循环。

来举一个例子,n = 4,k = 4的话,那么第一层for循环的时候,从元素2开始的遍历都没有意义了,如下图所示: 

所以,可以剪枝的地方就在递归中每一层的for循环所选择的起始位置。

如果for循环选择的起始位置之后的元素个数 已经不足 我们需要的元素个数了,那么就没有必要搜索了。

优化过程

  • 已经选择的元素个数:path.size();

  • 还需要的元素个数为: k - path.size();

  • 在集合n中至多要从该起始位置 : n - (k - path.size()) + 1,开始遍历

为什么有个+1呢,因为包括起始位置,我们要是一个左闭的集合。

举个例子,n = 4,k = 3, 目前已经选取的元素为0(path.size为0),n - (k - 0) + 1 即 4 - ( 3 - 0) + 1 = 2。

所以优化之后的for循环是

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n - (k - path.size()) + 1; i++) // i为本次搜索的起始位置
http://www.dtcms.com/a/311287.html

相关文章:

  • 【10】VisionMaster入门到精通——脚本打印日志到本地(获取条码和二维码信息)
  • React ahooks——副作用类hooks之useThrottleEffect
  • 易华路副总经理兼交付管理中心部门经理于江平受邀PMO大会主持人
  • Cursor 与 VS Code 与 GitHub Copilot 的全面比较
  • 高性能MCP服务器架构设计:并发、缓存与监控
  • 【MySQL集群架构与实践5】使用Docker实现水平分片
  • 在医疗设备高精度需求下,猎板印制线路板的定制化服务与实践
  • 开源在线客服系统Chatwoot配置文件
  • 西门子 G120 变频器全解析:从认知到参数设置
  • 进阶向:自动化天气查询工具(API调用)
  • 江协科技STM32 13-1 PWR电源控制
  • 【DL学习笔记】DL入门指南
  • 攀爬识别场景误报率↓77%:陌讯动态特征融合算法实战解析
  • C++ 模板初阶
  • Oracle 11g RAC集群部署手册(二)
  • OAuth 2.0 详解:现代授权的核心协议
  • 《机器学习数学基础》补充资料:泰勒定理与余项
  • webpack面试题及详细答案80题(61-80)
  • linux-process-control
  • Linux自主实现shell
  • Maven - 并行安全无重复打包构建原理揭秘
  • 探索 Python 的 `lambda` 函数:简洁的利器与其限制
  • LangGraph认知篇-Command函数
  • 深度学习(鱼书)day09--与学习相关的技巧(前三节)
  • sqli-labs:Less-18关卡详细解析
  • 拉格朗日插值法
  • 防火墙配置实验2(DHCP,用户认证,安全策略)
  • 防火墙相关技术内容
  • 【Python3教程】Python3高级篇之网络编程
  • Conda和pip的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