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图文分析系统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旨在明确海洋地质岩心图文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及开发方向,规范项目规划、开发与测试流程,为开发团队提供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验收标准。
1.2项目背景
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岩心样本的孔洞、粒度及裂缝特征是评估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及资源潜力的重要依据。传统分析方法依赖人工目视识别与统计,存在效率低、主观性强、数据一致性差等问题。为提升分析效率与准确性,需开发一套自动化图文分析系统,通过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岩心图像的快速特征提取与量化统计,并支持可视化交互界面,满足科研与工程应用需求。
1.3相关定义
孔洞: 岩心表面或内部因物理或化学作用形成的空洞结构
粒度: 岩心颗粒的尺寸分布特征
裂缝: 岩心表面的线性破裂痕迹
等效直径: 与颗粒具有相同面积的圆的直径
圆度: 描述颗粒接近圆形的程度指标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开发一套基于Python的海洋地质岩心孔洞、粒度、裂缝图文分析系统,实现以下核心功能:
- 支持常见图像格式(JPG/PNG/TIFF)的岩心图片导入与显示。
- 自动识别并统计岩心图像中的孔洞、粒度及裂缝特征。
- 提供交互式UI界面,支持参数调整、结果可视化及数据导出。
- 生成分析报告,包含统计结果、特征分布图及原始图像标注。
2.2 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 10/11 Python版本: Python 3.8+
依赖库:
- OpenCV 4.5+ (图像处理)
- NumPy 1.20+ (数值计算)
- Matplotlib 3.4+ (数据可视化)
- PyQt5 5.15+ (用户界面)
- SciPy 1.6+ (科学计算)
- scikit-image 0.18+ (图像分析)
3. 数据描述
3.1 数据采集
用户通过UI界面上传本地岩心图像,系统自动解析并缓存至临时目录。
3.2 数据格式
输入: RGB彩色图像(JPG/PNG/TIFF格式)
输出:
- 标注图像(PNG格式)
- 统计结果(CSV格式)
- 分析报告(TXT格式)
- 特征分布图(PNG格式)
3.3 数据精度
空间分辨率: 最小可识别特征尺寸为5像素
测量精度: 特征尺寸测量误差≤±2%
统计精度: 特征数量统计误差≤±3%
4. 功能需求
4.1 功能划分
- 图像管理模块: 图像上传、显示与基础操作
- 预处理模块: 图像增强与几何变换
- 特征分析模块: 孔洞检测、粒度计算、裂缝识别
- 结果展示模块: 可视化标注与统计分析
- 报告生成模块: 分析结果导出与报告生成
4.2 功能描述
4.2.1 预处理模块
亮度/对比度调整: 亮度范围[-100,100],对比度范围[0.1,3.0]
滤波降噪:
- 高斯滤波(内核尺寸1-15)
- 中值滤波(内核尺寸1-15)
边缘增强: 使用拉普拉斯算子增强特征边缘
几何变换:
- 旋转(角度精度1°)
- 裁剪(像素级精度)
- 镜像翻转(水平/垂直)
4.2.2 特征分析模块
孔洞检测:
- RGB转灰度图像
- 自适应阈值二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