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初识make/makefile

本篇简单介绍一下 make和makefile,进行 make和makefile的一个入门。

 1.基本使用

  • make:是一个指令
  • makefile:是一个文件(m大小写都行)

 myproc依赖myproc.c,要通过gcc -o myproc myproc.c这种依赖方法。依赖方法的前面是tab键,不是空格。

  •  make命令扫描makefile文件时,从上往下扫描,默认形成第一个目标文件
//Makefile文件内
myproc:myproc.cgcc -o myproc myproc.c
.PHONY:clean
clean:rm -f myproc  

//clean和myproc交换顺序
.PHONY:clean
clean:rm -f myproc
myproc:myproc.cgcc -o myproc myproc.c 

  •  .PHONY:clean:伪目标,对应的依赖方法和依赖关系总是被执行 

  clean被.PHONY修饰了,指令就能执行多次

myproc没有被.PHONY修饰,指令就只能执行一次

可执行程序不建议用.PHONY修饰,这里不总被执行,就是默认旧代码不做重新编译

  • 修改文件内容:Modify时间和Change时间都会变
  • 修改文件属性:只会改变Change时间
  • 查看或访问文件:更新Access时间,但并不是每看一次就更新一次。

 make怎么知道代码的新旧?对比可执行程序源文件Modify时间

myproc.c内容改变会导致 myproc.c 的Modify时间改变,变得比myproc的Modify时间新,此时make就可以执行,执行后更新myproc的内容,导致myproc的Modify时间又比myproc.c 的新

  • touch 已存在文件:同时更新文件的三个时间

 由此可见,.PHONY的作用本质也就是忽略Modify时间的对比

现在我们只有myproc.c文件。

myproc依赖 myproc.o,没有myproc.o,就先把myproc的依赖方法放到一个类似栈的地方,继续往下扫描;myproc.o依赖myproc.s,没有myproc.s,就先把myproc.o的依赖方法往栈里面放,继续往下扫描;myproc.s依赖myproc.i,没有myproc.i,就先把myproc.s的依赖方法往栈里面放,继续往下扫描

myproc.i依赖myproc.c,有myproc.c,就执行myproc.i的依赖方法,栈里的依赖方法依次出栈并执行

2.进一步推导演变

  • makefile里也可以添加变量
//Makefile文件里
BIN=hello
.PHONY:test                                                                                                                                                            
test:echo $(BIN)

这里的BIN就是一个变量,$()就是把变量转为实际的内容的,echo后面跟的$(BIN)就能打印这个变量BIN的内容,就是打印hello。

 在echo前面加上@,make的时候就不会回显(这里是@的第一个功能)。

我们可以定义很多变量

//Makefile文件
BIN=myproc
CC=gcc
SRC=myproc.c
FLAGS=-o.PHONY:test
test:@echo $(BIN)@echo $(CC)@echo $(SRC)@echo $(FLAGS)  

有了这些变量我们就可以写一个“模板”出来

BIN=myproc
CC=gcc
SRC=myproc.c
FLAGS=-o$(BIN):$(SRC)$(CC) $(FLAGS) $(BIN) $(SRC)

执行make的结果显示如下:

之前还写过一个clean,把这个clean也写成一个“模板” 

BIN=myproc
CC=gcc
SRC=myproc.c
FLAGS=-o
RM=rm -f$(BIN):$(SRC)$(CC) $(FLAGS) $(BIN) $(SRC).PHONY:clean
clean:$(RM) $(BIN)

 执行make clean的结果显示如下:

在一组依赖关系中,目标文件可以用@表示(这里是@的第二个功能),依赖文件列表^表示,如果有多个依赖文件,^表示所有文件,所以前面的写法还可以简化成如下:

$(BIN):$(SRC)$(CC) $(FLAGS) $@ $^

  • 依赖关系只有一个,但依赖方法可以有多种

 我们再添加一个依赖方法,并且设置成不要回显。

BIN=myproc
CC=gcc
SRC=myproc.c
FLAGS=-o
RM=rm -f$(BIN):$(SRC)@$(CC) $(FLAGS) $@ $^ @echo "$(SRC) to $(BIN), linking...".PHONY:clean
clean:@$(RM) $(BIN)@echo "remove $(BIN)..."

此时clean和myproc都有两个依赖方法了,并且不回显,来看一下效果。

我们一般不会直接从源文件(.c文件)编成可执行文件,一般把源文件先编成.o文件,然后把所有的.o文件再连接,编成可执行。

BIN=myproc
CC=gcc
SRC=myproc.c                                                                                                                                                               
OBJ=myproc.o # .o文件
LFLAGS=-o #连接时用到的选项
FLAGS=-c #编译时用到的选项
RM=rm -f$(BIN):$(OBJ) #这里源文件依赖的就是.o文件$(CC) $(LFLAGS) $@ $^ 
%.o:%.c #把所有源文件编译成同名.o文件$(CC) $(FLAGS) $<.PHONY:clean
clean:$(RM) $(BIN) $(OBJ) 

上面的代码中,%.o和%.c,其中%就类似于Makefile里的通配符,把当前路径下的所有的.o文件或者.c文件依次展开。如果我们有100个.c文件,makefile会根据我们写的依赖关系(%.o:%.c),把这组依赖关系和依赖方法形成100份

  我们也可以加上@让make执行不回显

3.扩展一点语法

  • SRC=$(shell ls *.c) 

SRC是Makefile里的变量, shell ls *.c 的意思就是在shell中的ls命令下所有的.c文件,这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把当前目录下所有的.c文件给SCR。

  •  SRC=$(wildcard *.c)

这个和前面是一样的功能,只不过用的是 wildcard 来获取当前目录下的所有.c文件

  • OBJ=$(SRC:.c=.o)

OBJ是变量,我们需要所有源文件的.o文件,SRC:.c=.o 的意思就是把SRC里的.c文件名字不变都换成同名.o文件从而得到所有的同名.o文件,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把换成的所有.o文件给OBJ变量。

有了上面的方法,当我们的源文件很多的时候,就不需要一个一个手写文件名了。

BIN=myproc
CC=gcc
#SRC=$(shell ls *.c)
SRC=$(wildcard *.c)
OBJ=$(SRC:.c=.o) #把SRC里的.c文件换成.o文件
LFLAGS=-o #link连接时用到的选项
FLAGS=-c #编译时用到的选项
RM=rm -f$(BIN):$(OBJ) #这里源文件依赖的就是.o文件@$(CC) $(LFLAGS) $@ $^ @echo "$^ to $@, linking..." #linking连接
%.o:%.c #把所有源文件编译成同名.o文件@$(CC) $(FLAGS) $<@echo "$< to $@, compling..." #compling编译.PHONY:clean
clean:@$(RM) $(BIN) $(OBJ)@echo "remove $(BIN) $(OBJ)..."

比如说现在有3个源文件,如下。

就实现了所有的.c文件先编译成.o文件,然后把所有的.o文件一起链接形成可执行文件。

 清理的时候全部一起清理。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篇见~

http://www.dtcms.com/a/304441.html

相关文章:

  • 【C++算法】80.BFS解决FloodFill算法_岛屿数量
  • 数据结构 排序(2)---选择排序
  • 【WRF工具】服务器中安装编译GrADS
  • 组件调用传值、调用函数
  • 信息技术发展与区块链的崛起:深度解析与未来展望
  • Vulkan入门教程 | 第二部分:创建实例
  • 0基礎網站開發技術教學(一) --(前端篇)--
  • LeetCode 11 - 盛最多水的容器
  • 力扣面试150(43/150)
  • 3D 网上展厅,到底是什么?​
  • Radash.js 现代化JavaScript实用工具库详解 – 轻量级Lodash替代方案
  • 如何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通过conda 安装 MDAnalysis
  • TDengine 中 TDgpt 异常检测的数据密度算法
  • Qt小技巧 QStandardPaths详解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DeepSpeed框架:高效分布式训练的开源利器
  • 车载诊断架构 --- 关于诊断时间参数P4的浅析
  • 【Spring Boot 快速入门】三、分层解耦
  • XGBoost分类预测+特征贡献SHAP分析,通过特征贡献分析增强模型透明度,Matlab代码实现,引入SHAP方法打破黑箱限制,提供全局及局部双重解释视角
  • 机器学习 线性回归算法及案例实现
  • RESTful API开发指南:使用Spring Boot构建企业级接口
  • x86_64汇编
  • 微信小程序私密消息
  • 实习日志111
  • ElementUI表格 el-table实现自动循环滚动
  • Rust:高效错误处理工具 anyhow
  • 大文档免费翻译方法分享
  • AbMole小课堂丨Blasticidin S(杀稻瘟菌素S)在构建稳转株、抗肿瘤、抗植物病害的跨界应用
  • 6、微服务架构常用十种设计模式
  • 随缘玩 一: 代理模式
  • 算法导论核心代码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