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STP
MSTP技术
一 STP与RSTP的局限性
所有VLAN共享一颗生成树
无法实现不同VLAN在多条Trunk链路上的负载分担
二层链路负载均衡
次优二层路径
不同 VLAN 流量被迫走 “非物理最优” 路径
二 MSTP的基本概念及优势
1. MSTP的定义
MSTP(多生成树协议),基于实例计算出多颗生成树,实例间实现负载分担。
MSTP标准协议为IEEE802.1s
MST域
拥有相同MST配置标识的网桥构成的集合。
以下三个参数完全一致说明在同一域中
- 域名
- 配置修订号
- VLAN与实例映射关系
实例0:CST(公共生成树)、IST(内部生成树)、CIST(公共和内部生成树)、总根(CIST的根桥)和域根(IST域根和MSTI域根)
最开始防环:IST内部生成树
MSTI和MSTI域根
2. MSTP中的端口角色
Master端口(域边界端口)
IST根桥在CIST上的根端口
若有Master端口,说明至少有两个区域
其他端口角色的定义与RSTP相同
三 MSTP工作原理
1. MSTP的BPDU格式
2. CIST的优先级向量
CIST优先级向量:{RootID: ERPC: RRootID: IRPC: DesignateBridgeID: DesignatePortID: RcvPortID}
- RootID:CIST 总根桥的 ID(全网最优桥,决定整体拓扑核心 )。
- ERPC(External Root Path Cost):从当前设备到 CIST 总根的外部路径开销(跨 MST 域时累加的链路成本 )。
- RRootID:当前 MST 域内的域根 ID(IST 或 MSTI 的域根,代表域内拓扑核心 )。
- IRPC(Internal Root Path Cost):从当前设备到本 MST 域根的内部路径开销(域内链路成本累加 )。
- DesignateBridgeID:路径上 “指定桥” 的 ID(生成树中负责转发到根桥的设备 )。
- DesignatePortID:指定桥上 “指定端口” 的 ID(连接下游设备的端口 )。
- RcvPortID:当前设备接收 BPDU 的端口 ID(用于区分同一设备的不同接收端口 )。
比较的原则:最小最优
用于生成树拓扑计算时比较路径 “优劣”,决定端口角色(根端口、指定端口等 )
比较顺序 参数 作用 1 RootID(总根 ID) 全网唯一核心,RootID 越小(桥优先级更高或 MAC 更小 ),路径越优。 2 ERPC(外部开销) 跨 MST 域的链路成本,值越小,路径越短(优先选低成本链路 )。 3 RRootID(域根 ID) MST 域内的核心,RRootID 越小(域内根桥更优 ),路径越优。 4 IRPC(内部开销) 域内链路成本,值越小,域内路径越短(优化域内流量转发 )。 5 DesignateBridgeID 指定桥的 ID,越小代表上游设备越 “靠近” 根桥,路径更优。 6 DesignatePortID 指定端口的 ID,越小代表上游端口角色更优(优先选低 ID 端口 )。 7 RcvPortID 本地接收端口的 ID,越小代表本地端口更优(极端情况下区分同设备不同端口 )。 外部比:总根ID、外部开销、指定桥ID、指定端口ID。
3. MSTI的优先级向量
MSTI优先级向量:{RRootID: IRPC: DesignateBridgeID: DesignatePortID: RcvPortID}
比较原则:最小最优
内部比:域根ID、内部开销、指定桥ID、指定端口ID。
4. MSTP计算
CST/IST的计算和RSTP类似
MSTI的计算仅限于区域内
MSTI计算参数包含在IST BPDU中,和IST的计算同步完成。
CST计算
IST计算
MSTI计算过程
MSTP计算结果分析
5. MSTP的P/A机制
上游桥发送的Proposal BPDU中,P标志位和A标志位都置位。P=1,A=1。
下游收到P标志位和A标志位都置位的Proposal BPDU,在将端
口同步后会回应Agreement BPDU,使得上游的指定端口快速
进入转发状态。
四 MSTP兼容性
MSTP和RSTP互操作
- RSTP桥将MSTP域看做一个桥ID为域根ID的RSTP桥
- 实例0就是标准的RSTP,MSTP使用实例0与STP/RSTP对接。
MSTP工作模式
五 保护机制
- 分类
- BPDU保护(边缘端口保护)
- 根桥保护
- 环路保护
- TC保护
1. BPDU保护
现象
如果一个边缘端口接收到配置信息,将从边缘端口转换为非边缘端口,从而导致生成树重新计算。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BPDU保护。
解决措施
启动了BPDU保护功能后,如果边缘端口收到了配置消息,MSTP就将这些端口关闭
2. 根桥保护
现象
合法根桥收到优先级更高的配置消息,失去根桥的地位,引起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根桥保护。
解决措施
对于设置了根保护功能的端口,一旦该端口收到某实例优先级更
高的配置消息,立即将该实例端口设置为指定端口、侦听状态,不再转发报文。
3. 环路保护
现象
由于链路拥塞或者单向链路故障,端口会收不到上游设备的BPDU报文,此时下游设备重新选择端口角色,会导致环路的产生。
解决措施
配置了环路保护的端口,**当接收不到上游设备发送的BPDU报文时,环路保护生效。**如果该端口参与了STP计算,则不论其角色如何,该端口在所有实例都将处于Discarding状态
4. TC保护
现象
在有伪造的TC-BPDU报文恶意攻击设备时,设备短时间内会收到很多的TC-BPDU报文,频繁的删除操作给设备带来很大负担,给网络的稳定带来很大隐患。
解决措施
设置设备在收到TC-BPDU报文后的10秒内,进行地址表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