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CO】成本控制范围
控制范围是 CO 模块中的组织单位,用于收集成本和收入,出具内部管理报表。公司代码、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内部订单等对象都必须分配给唯一的控制范围。
SAP的成本管理(CO)涵盖了费用控制、产品和生产成本控制以及利润分析三个方面。首先,费用控制涉及成本要素、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的管理,其特点包括活动预算、计划目标、实际执行和差异分析。其次,产品和生产成本控制关注于产品(按组、层次或订单)、项目和实际成本的核算,其特性在于计划、目标、实际执行、差异分析、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和工序管理。最后,利润分析则聚焦于成本目标、盈利分析和利润中心的评估,强调计划、实际执行、差异分析、费用、获利段、边际效益、销售数量和统计价值的考量。
此外,SAP还提供了获利能力分析(CO PA)功能,允许自定义分析维度以按不同维度分析盈利状况。费用成本管理(CO OM)涵盖成本中心会计和内部订单,可按部门或项目归集费用,并分析费用的计划与实际的差异。生产成本控制(CO PC)则涉及生产成本计划和成本对象控制,包括产品的成本构成、生产成本计划与实际的差异以及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
成本和收入要素会计(CO CEL)负责记录公司发生的费用明细。而利润中心会计则从利润中心的角度出发,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成本控制范围的配置
成本控制范围的配置涉及多个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创建成本控制范围
- 路径:SPRO > 控制 > 一般控制 > 组织结构 > 维护成本控制范围。
- 配置步骤:
- 分配控制:选择控制范围与公司代码的关系(一对一或一对多)。
- 货币类型:设置公司代码货币、控制范围货币或集团货币。
- 会计科目表:确保同一控制范围内的公司代码使用相同的会计科目表。
- 会计年度变式:确保公司代码的会计年度变式一致。
2. 激活成本控制范围组件
- 路径:SPRO > 控制> 一般控制 > 组织结构 > 激活成本控制范围组件。
- 配置步骤:
- 激活成本中心会计、内部订单、利润中心会计等组件。
- 配置成本中心标准层次,确保所有成本中心包含在层次结构中。一般成本中心标准层次和控制范围代码相同。
成本中心标准层次:
在创建成本中心主数据前需要配置成本中心标准层次,必须为控制范围定义唯一的标准层次,成本控制范围中的所有成本中心都必须包含在标准层次中;如果在成本控制范围维护过程中层次结不存在,则系统将在该处自动创建最高节点。
3. 分配公司代码
- 路径:SPRO > 企业结构 > 分配 > 控制 > 分配公司代码给成本控制范围。
- 配置步骤:
- 将公司代码分配到成本控制范围,确保分配的公司代码符合货币和会计科目表要求。
- 同一控制范围下的公司代码,必须有相同的会计科目表和会计年度变式;
4. 维护编号范围
- 路径:SPRO > 控制 > 一般控制 > 组织结构 > 维护成本控制凭证的编号范围。
- 配置步骤:
- 为成本控制凭证定义编号范围,确保凭证编号的唯一性和可管理性。
- CO 中的元素,相当于财务凭证中的凭证类型,CO 凭证中根据每一个业务场景对应的元素,系统确定对应的号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