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三省】(C语言基础)通过指针引用多维数组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SDN 时时三省
2.指向多维数组元素的指针变量
( 1 )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变量
例题:
有一个3×4的二维数组,要求用指向元素的指针变量输出二维数组各元素的值。
解题思路:
二维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都是整型的,它相当于整型变量,可以用int型指针变量指向它。二维数组中的各元素在内存中是按行顺序存放的,即存放完序号为0的行中的全部元素后,接着存放序号为1的行中的全部元素,依此类推。因此可以用一个指向整型元素的指针变量,依次指向各个元素。
编写程序:
运行结果:
程序分析:
p是一个int*型(指向整型数据)的指针变量,它可以指向一般的整型变量,也可以指向整型的数组元素。每次使p值加1,使p指向下一元素。第6行if语句的作用是使输出4个数据后换行。例题是顺序输出数组中各元素之值,比较简单。如果要输出某个指定的数值元素(例如a [ 1 ] [ 2 ]),则应事先计算该元素在数组中的相对位置(即相对于数组起始位置的相对位移量)。计算a [ i ] [ j ]在数组中的相对位置的计算公式为
i *m + j
其中,m为二维数组的列数(二维数组大小为n×m)。例如,对上述3×4的二维数组,它的2行3列元素a [ 2 ] [ 3 ]对a [ 0 ] [ 0 ]的相对位移量为2×4 + 3 = 11元素。如果一个元素占4个字节,则a [ 2 ] [ 3 ]对a [ 0 ] [ 0 ]的地址差为11×4 = 44字节。若开始时指针变量p指向a [ 0 ] [ 0 ],a [ ] [ ]的地址为“&a [ 0 ] [ 0 ] + ( i * m + j )”或“p + ( i * m + j )”。a [ 2 ] [ 3 ]的地址是( p + 2 * 4 + 3 ),即( p + 11 )。a [ 2 ] [ 3 ]的值为* ( p + 11 )。
下面来说明上述“& a [ 0 ] [ 0 ] + ( i * m + j )”中的i * m + j的含义。
a [i][j]元素之前有i行元素(每行有m个元素),在a[i][j]所在行,a[i][j]的前面还有j个元素,因a [ i ][j]之前共有i*m + j个元素。
C语言规定数组下标从0开始,对计算上述相对位置比较方便,只要知道i和j的值,就可以直接用i*m + j公式计算出a [ i ] [j]相对于数组开头的相对位置。如果规定下标从1开始(如FORTRAN语言),则为计算a [ i ][ j ]的相对位置所用的公式就要改为
( i-1 )×m + ( j-1 )
这就使表达式复杂,而且不直观。
( 2 )指向由m个元素组成的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
上例的指针变量p是用“int * p;”定义的,它是指向整型数据的,p +1所指向的元素是P所指向的列元素的下一元素(按在内存中存储的下一个整型元素)。
可以改用另一方法,使p不是指向整型变量,而是指向一个包含m个元素的一维数组。这时,如果p先指向a [ 0 ](即p = & a [ 0 ]),则p +1不是指向a [ 0 ] [ 1 ],而是指向a[ 1 ],p的增值以一维数组的长度为单位。
例题2:
输出二维数组任一行任一列元素的值。
解题思路:
假设仍然用例题1程序中的二维数组,例题1中定义的指针变量是指向变量(或数组元素)的,现在改用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
编写程序:
运行结果:
程序分析:
程序第4行中“int ( * p ) [ 4 ]”表示定义p为一个指针变量,它指向包含4个整型元素的一维数组。注意,* p两侧的括号不可缺少,如果写成* p [ 4 ],由于方括号门运算级别高,因此p先与[ 4 ]结合,p [ 4 ]是定义数组的形式,然后再与前面的*结合,* p [ 4]就是指针数组。有的人感到“(* p)[ 4 ]”这种形式不好理解。可以对下面二者做比较:
①int a [ 4 ] ;
②int ( * p ) [ 4 ] ;
第②种形式表示( * p )有4个元素,每个元素为整型。也就是p所指的对象是有4个整型元素的数组,即p是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应该记住,此时p只能指向一个包含4个元素的一维数组,不能指向一维数组中的某一元素。p的值是该一维数组的起始地址。虽然这个地址(指纯地址)与该一维数组首元素的地址相同,但它们的基类型是不同的。不要混淆。
请分析以下小程序:
注意第5行不应写成“p=a;”,因为这样写表示p的值是&a[0],指向首元素a[0]。“p=&a;”表示p指向一维数组(行),(*p)[3]是p所指向的行中序号为3的元素。
由于例2中的指针变量p指向二维数组的0行,因此p + i是二维数组a的i行的起始地址(由于p是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因此p加1,就指向下一行)。请分析* ( p + 2 ) + 3是什么?由于p = a,因此* ( p + 2 )就是a [2],* ( p + 2 ) + 3就是a [ 2 ] + 3,而a [ 2 ]的值是a数组中2行0列元素a [ 2 ] [ 0 ]的地址(即& a [ 2 ] [ 0 ]),因此* ( p + 2 ) + 3就是a数组2行3列元素的地址,这是指向列元素的指针,由此不难理解:* ( * ( p + 2 ) + 3 )是a [ 2 ] [ 3 ]的值。
* ( p + 2 )是a数组2行0列元素的地址,而p + 2是a数组2行起始地址,二者的值相同,* ( p + 2 ) + 3能否写成( p + 2 ) + 3呢?显然不行。不能作简单的数值替换。( p + 2 ) + 3就成了( p + 5 )了,是a数组5行的起始地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