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DuckDB 高效导入 IPv6 地址数据的实践与性能对比

使用 DuckDB 高效导入 IPv6 地址:从逐行插入到批量加载的性能对比

背景

在进行 IPv6 网络探测实验时,需要将一份包含超过 1 亿行 IPv6 地址的 .txt 文件导入本地数据库。初期采用了常规的 Python 逐行插入方法,但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极低。随后尝试使用 DuckDB 的原生批量导入机制,数据导入时间从数十小时缩短至数分钟,性能提升显著。

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提供推荐的高效加载方式,并解释其性能差异原因。


方法一:Python 逐行插入(低效)

最初使用如下方式逐行读取 .txt 文件并写入 DuckDB:

from tqdm import tqdmdef slow_load_hitlist(filepath, conn, source='hitlist'):with open(filepath, 'r') as f:for line in tqdm(f, desc="导入 IPv6 地址(逐行)"):ip = line.strip()if ':' in ip:conn.execute("""INSERT OR IGNORE INTO ip_addresses (ip, source)VALUES (?, ?);""", (ip, source))

特点

  • 每次执行 conn.execute() 会触发一轮 SQL 编译与执行;
  • DuckDB 的查询优化与批处理特性无法被利用;
  • 实测处理速度约为 300 行/秒,处理一亿行约需 92 小时;
  • 对于大规模导入任务,不具备实用性。

方法二:DuckDB 批量导入(推荐)

DuckDB 支持直接通过 SQL 语句读取 CSV 文件并以向量化方式批量处理数据,以下为推荐实现方式:

Step 1:读取文件为临时表

con.execute(f"""
CREATE OR REPLACE TEMP TABLE temp_hitlist AS
SELECT * FROM read_csv_auto('{filepath}',delim='\n',columns={{'ip': 'VARCHAR'}},header=False
);
""")

该语句将文本文件加载为临时表 temp_hitlist,每行作为一条 VARCHAR 类型的 ip 字段。

Step 2:插入主表并过滤非法格式

con.execute("""
INSERT INTO ip_addresses (ip)
SELECT DISTINCT ip FROM temp_hitlist
WHERE strpos(ip, ':') > 0;
""")

此语句对数据进行筛选(过滤掉不符合 IPv6 格式的地址),并去重后插入主表。


对比分析

项目Python 逐行插入DuckDB 批量导入
实现方式Python 循环,每行一条 SQLSQL 批处理,读取整个文件为表
DuckDB 引擎利用否,主要工作由 Python 主导是,执行计划由 DuckDB 优化器主导
数据处理速度约 300 行/秒约 5,000,000 行/秒(视磁盘/CPU 而定)
预计处理时间(1 亿行)超过 90 小时几分钟内完成
错误处理机制Python 端需自行 try/except 实现DuckDB 支持容错参数(如跳过非法行)
代码简洁性与可维护性操作冗长、调试困难SQL 简洁、逻辑清晰

性能提升原理分析

1. 执行模型差异

  • 逐行插入:每条数据需单独构建 SQL 语句 → 编译 → 执行 → 写入日志,过程冗余;
  • 批量导入:文件整体加载为表,DuckDB 可在内存中完成解析、筛选、插入的整个管道操作。

2. 内核优化差异

DuckDB 的执行引擎具备以下优势:

  • 列式存储:适合大批量数据压缩与读取;
  • 向量化执行:批量处理数据,提升 CPU 利用率;
  • 零配置导入接口:read_csv_auto() 可自动识别格式,减少预处理负担;
  • 全表优化:DuckDB 优化器可整体处理 DISTINCT、WHERE 等操作,无需手动优化循环逻辑。

推荐使用场景与实践建议

该方案适用于如下场景:

  • 本地或边缘设备中需高效处理大规模文本数据(如 IP 地址、日志、指标);
  • 使用 DuckDB 作为分析引擎进行数据预处理、清洗或探索;
  • 对数据导入效率有明确要求,且不希望引入复杂 ETL 框架。

实践建议:

  • 使用 read_csv_auto() 可快速部署,若数据字段复杂可显式指定列名与类型;
  • 插入操作建议在筛选后进行(如 WHERE strpos(ip, ':') > 0)避免无效数据写入;
  • 可结合 read_parquet() 读取压缩格式,进一步降低 I/O 成本;
  • 所有中间表建议使用 TEMP TABLE 保持数据处理流程可复用且不污染主表空间。

总结

通过本次对比实验可得出结论:

DuckDB 原生批量导入机制在面对大规模结构化数据时具备显著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其列式存储与向量化执行引擎,实现数量级的性能提升。

在 IPv6 地址探测等大规模网络测量场景中,应优先采用批量 SQL 方案,避免传统逐行插入方法带来的性能瓶颈。

http://www.dtcms.com/a/282080.html

相关文章:

  • 创客匠人拆解:知识变现系统如何破解 “增长困局”?
  • GENERALIST REWARD MODELS: FOUND INSIDE LARGELANGUAGE MODELS
  • 从 CSV文件的加载、分区和处理 来理解 Spark RDD
  • 设计模式—初识设计模式
  • 【kubernetes】--安全认证机制
  • Linux4:线程
  • 前端技术之---应用国际化(vue-i18n)
  • UE5多人MOBA+GAS 24、创建属性UI(一)
  • ubuntu24 c++ 自定义目录编译opencv4.12
  • Ubuntu GRUB菜单密码重置教程
  • 电脑安装 Win10 提示无法在当前分区上安装Windows的解决办法
  • WPF+CEF 执行JS报错
  • 从零开始的云计算生活——番外3,LVS+KeepAlived+Nginx高可用实现方案
  • [1-01-01].第43节:常用类 - 比较器类 Comparator接口
  • 【DataWhale】快乐学习大模型 | 202507,Task02笔记
  • Grok 系列大模型:xAI 的智能宇宙探秘
  • web前端用MVP模式搭建项目
  • DNS防护实战:用ipset自动拦截异常解析与群联AI云防护集成
  • 用PyTorch手写透视变换
  • 【unitrix】 6.4 类型化数特征(t_number.rs)
  • Rust 基础大纲
  • AI产品经理面试宝典第27天:AI+农业精准养殖与智能决策相关面试题解答指导
  • 疗愈之手的智慧觉醒:Deepoc具身智能如何重塑按摩机器人的触觉神经
  • mongoDB集群
  • Jmeter+ant+jenkins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
  • 汽车功能安全-相关项集成和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合格性测试)-12
  • LabVIEW液压机智能监控
  • 【游戏引擎之路】登神长阶(十九):3D物理引擎——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 WSL2更新后Ubuntu 24.04打不开(终端卡住,没有输出)
  •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的工作流程、安全威胁与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