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LAN 电气制图(六):结构盒与设备管理器核心概念(基础知识选看)
EPLAN 电气设计基础知识详解:结构盒与设备管理核心概念
一、结构盒(Structure Box):电气元件的空间逻辑载体
1. 结构盒的本质与定位
结构盒是 EPLAN 中用于标识元件安装位置的逻辑容器,非实际设备或黑盒,仅用于原理图中划分功能区域或物理位置(如 “柜内”“柜外”)。其核心作用是:
空间归类:将同一位置(如控制柜外)的元件纳入同一结构盒,便于后期维护与布局规划;
层级管理:与高层代号、位置代号配合,形成 “功能 - 位置 - 设备” 的三维结构体系。
2. 结构盒的创建与属性设置
插入流程
路径:【插入】→【盒子连接点 / 连接板 / 安装板】→【结构盒】;
操作:拖动鼠标绘制矩形框,双击可打开属性窗口。
关键属性配置
标识符设置:在 “显示设备标识符” 中输入位置代号(如 “+ 柜外”),完整格式为 “= 高层代号 + 位置代号”;
符号与格式:在 “符号数据” 选项卡中选择图形样式,“格式” 选项卡中可调整线宽、颜色及边框样式;
空白区域添加:勾选【选项】→【设置】→【图形的编辑】→“绘制带有空白区域的结构盒”,使元件布局更清晰。
3. 传予设置与层级关联
通过【项目属性】→【结构】→【传予】勾选 “结构盒”,可将结构盒内的设备自动关联到页属性的结构标识符,实现:
设备导航器中按结构盒层级显示元件;
批量修改结构盒属性时,内部元件同步更新。
二、设备(Device):从图形符号到数据实体的升级
1. 设备与元件的本质区别
类别 | 定义 | 核心特征 | 示例 |
元件 | 符号库中的图形标识 | 无部件数据,仅图形表达 | 断路器符号 |
设备 | 元件 + 部件数据的综合体 | 包含型号、参数、厂商等信息 | 西门子 3RV2011 断路器 |
2. 设备导航器:全局管理的核心工具
功能概览
筛选与定位:通过 “筛选器” 按类别(如电机、接触器)快速查找设备,右键 “转到(图形)” 可高亮定位图纸中的元件;
批量编辑:支持设备重命名、属性修改及布局调整,提升设计效率。
新建设备与选型流程
路径:【项目数据】→【设备】→【导航器】→右键【新设备】;
部件选择:在 “部件选择” 窗口中按专业分类(如 “电气工程”→“安全设备”)匹配实际型号(如 SIE.3RV2011);
技巧:优先使用【设备选择】智能筛选功能,系统自动匹配符号与部件功能,避免人为错误。
3. 设备放置与属性优化
三种放置方式
拖拽放置:从导航器直接拖设备到图纸,适合批量操作;
菜单插入:【插入】→【设备】→选择部件后放置;
快捷命令:导航器中右键 “放置” 或 “功能放置”,支持符号图形 / 宏图形两种模式。
属性设置关键点
部件选项卡:确认部件编号与型号一致(如接触器 3RT2015),数据源选择公司标准库或默认库;
设备保护:重要设备可启用保护(【项目数据】→【设备】→【启用设备保护】),防止误删除(显示橙色圆圈标记)。
三、常见操作与避坑指南
1. 设备更换与删除策略
更换设备:导航器中选中两设备→【项目数据】→【设备】→【更换】,同步交换图形符号与功能数据;
删除操作区别:
删除设备:导航器或图纸中删除,数据与图形全量删除;
删除放置:仅删除图纸中的图形符号,导航器保留数据(适合临时隐藏元件)。
2. 结构盒与设备的联动技巧
嵌套管理:结构盒可嵌套(如 “控制柜外 + 柜面”),设备导航器中以树状结构显示;
批量属性修改:选中结构盒→右键 “属性”,可统一调整内部所有设备的位置代号或高层代号。
四、知识总结:结构盒与设备的协同逻辑
结构盒是 “空间骨架”:通过位置代号(+)划分物理区域,不参与电路功能,仅用于布局管理;
设备是 “功能实体”:通过部件数据(型号、参数)实现电气逻辑,需与结构盒配合定位;
设计流程建议:先规划结构盒布局→再在对应区域内放置设备→最后关联部件数据,形成 “位置 - 功能 - 数据” 三位一体的设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