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小议56 - 说教
说教是否有用?说教是否有效?
现在看来收效甚微,有时还有副作用,特别是对多数经历了高等教育的新一代知识青年
《谦逊的问讯》:提问的艺术与领导沟通策略-CSDN博客
1. 从说教者自身讲
- 即使是真心对待,即使是所谓的对事不对人,即使是无心之举满是爱与关怀,即使你自认为是满满的大局观、满满的对未来的担忧,说教也被认为是:
* 对人和事的不认可
* 对人和事的控制
* 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 你觉得是沟通,很可能是不自知的说教 -- 都是为XXX好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施于人
- 还记得我们的叛逆期吗?
- 说教者自身就对吗?好为人师而不自知
2. 从被说教者讲
- 我没错,为什么要听你说教,要自由,不要被控制
- 作为受过教育、有想法、有个性的人,我做的没错
- 可能达不到所谓标准,并不证明我有错,你有道理,我也没错
- 即使错了,改了就好,何必说教
- 错不错关你什么事,为什么要对我说教
- 你的说教也许是好心,但我不接受,也不需要装个虚心接受样子
- 人需要被认同、被承认,做人和做事同样的重要
3. 自我理解
- 说教不如规则、制度,是零容忍还是允许犯错,规则、制度说了算,是契约也是彼些承诺
也许不近人情,但成效快速,大浪淘沙,适应的留下来
- 说教不如训练和好的习惯的养成,水道渠成,一切自然,当然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
承诺、责任、职业道德、自律
- 有戒、有律,约事行为、惩罚触碰红线者
- 不要说教,也不要被说教,不指责的共享、沟通
- 适时的引导,谦虚的问讯;不主动,共享不设防
其实,关于质量,总是说要关注质量、要提高质量意识、要从自身做起把质量做到位。。。。。。结果呢?
一切的说教都不如发生一次事故,都不如被用户骂一顿,只是这样的成本太高昂,血淋淋的生死教训
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一次就够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你讲一万句不如他们自己摔一跤